撰文/溫斌 楊孝武
陳分新, 198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xiàn)任陜西省旬陽縣棕溪鎮(zhèn)王院村黨支部書記。中共十六大、十九大代表,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第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黨代表。2002年被評為陜西省勞動模范,2004年被評為陜西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標兵,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2016年被評為陜西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所在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自1992年擔任王院村黨支部書記以來,陳分新組織村民用了10年時間,開山修路、拉電通水建學校,培植壯大拳頭產業(yè),實現(xiàn)了脫貧。他圍繞抓黨建聚民心、帶隊伍、促發(fā)展工作思路,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總結出“十指聯(lián)動”工作法,零距離服務群眾,村黨支部的“三力”逐年提升,連續(xù)15年被各級黨組織授予“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連續(xù)20年鞏固了“雙無村”。
注重學習,爭做學習的模范。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和基層代表,陳分新深刻地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增強學習,緊跟時代潮流,才能應對工作中的各種難題,否則將成為“曇花一現(xiàn)”的人物。他下定決心,堅持學習,力爭成為學習上的典范。尤其是在當選黨代表之后,他在學習上更是沒有停歇過,經常抽空讀書、看報,認真學習黨的政治理論,學習黨在農村的法律法規(guī)、學習農業(yè)科技知識,并注重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每次外出開會回來,他認真地將會議精神整理成稿,及時地向鎮(zhèn)黨委、向村民匯報宣傳。同時,他多次被聘請到鎮(zhèn)給干部講黨課,給村干部講精細化管理,在授課時,由于他思路清晰,語言流暢,觀點新穎,得到了鎮(zhèn)村干部的一致好評,也因此多次被邀請到鎮(zhèn)外、縣外、市外授課。在指導村民發(fā)展中,村民又親切地把他稱為陳老師,因為他對農時節(jié)令都懂,并且熟悉當前農村種養(yǎng)殖方面的技術,他經常利用農閑時間深入到一家一戶講解農業(yè)生產技術。指導群眾發(fā)展生產,解決群眾遇到生產當中的實際困難。他不僅自己學習,還經常教育引導群眾學習,通過開展講黨課、遠程教育、聘請農業(yè)專家授課等方式,加大農民培訓,提高群眾種植水平,通過系統(tǒng)培訓,村組干部和黨員每人掌握2至3門致富項目新技術,村民每人掌握1至2門致富新技術,在村民中形成了“學技術、比產業(yè)、爭致富”的喜人局面。
一心為民,真情幫扶弱勢群體?!叭鮿萑罕姴皇巧罾щy,就是低能或殘疾原因造成的,如果不去關心,他們將永遠沉浸在困苦和孤獨寂寞中”,這是陳分新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陳分新始終心系群眾,尤其是村上的老弱群體,他經常利用節(jié)假日期間,上門看望慰問,指導他們發(fā)展生產,幫扶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使弱勢群眾在生活上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在精神上受到鼓舞,重燃生活希望。王院村一組雙腿癱瘓的孫廣秀,丈夫去世多年,在生活基本失去自理情況下,既要掙錢養(yǎng)家糊口,又要撫養(yǎng)兩個孩子上學,生活把她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陳分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年爭取一定資金幫扶發(fā)展生產,還在街上幫她租房,照管小兒子上學。貧困戶王明金雙目失明,陳分新從衣、食、住、用、行等一系列問題抓起,義務為他修房、種地,使王明金衣食無憂,安心生活。群眾離不開他,王院村也離不開他。若有黨員去世,陳分新便組織全村黨員召開一次追悼會,總結逝者一生的功過,繼承優(yōu)點,讓黨員的價值得到體現(xiàn),全村黨員的素質得到提高。
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破解村級管理難題。針對村級黨建發(fā)展難、依法治村難、轉變風氣難的“三難”,陳分新探索總結出“十指聯(lián)動”工作法和“網格化”管理模式,破解了村級發(fā)展難題?!澳粗笜淦臁惫こ淌顷惙中隆笆嘎?lián)動工作法”的關鍵,就是通過黨員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讓干部群眾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陳分新從班子建設開始抓起,實行選舉民主化、村務公開化、監(jiān)督透明化,建立了村組干部公開直選、后備干部群眾推薦、黨員發(fā)展群眾把關三項制度,打造了一支群眾信任、作風過硬、戰(zhàn)斗力強的黨員干部隊伍。陳分新借鑒城市社區(qū)管理服務模式,實施“崗位定責、分級服務”的網絡化管理機制,將全村5個村民小組在細化分解成27個服務管理網格,所有村民都納入單元網格中,由居住在該網格內的村組干部或黨員擔任網格長,進村入戶了解民情,傾聽民聲,解決問題,把黨員干部和群眾緊密連接起來?!笆嘎?lián)動”工作法和“網格化”管理讓農村黨員發(fā)揮作用有了平臺,為新時期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注入了活力;較好地貫徹落實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賦予村委會的“三民主、四自我”的權利和義務,通過民主決策的工作原則和自我完善的工作體系,真正體現(xiàn)了村民當家做主,一切村務交給村民代表會議來決策和監(jiān)督,融洽了干群關系,提升了和諧程度,破解了事難做、議難決、決難行的“三難”問題, 實現(xiàn)了民風的根本好轉。
陳分新任職后,組織村民以股份制形式在村外流傳土地1600多畝,建起兩個現(xiàn)代化烤煙生產示范園,每年可實現(xiàn)產值200多萬元。此外,村上還在縣城創(chuàng)辦了王家院子食品有限公司,將村里的特色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形成系列產品,創(chuàng)出綠色品牌,使公司成為王院村連接市場的信息站和產銷一體的供銷社。通過轉變發(fā)展模式,王院村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2016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4000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