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瑞忠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大背景下,德育教學逐漸被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挖掘出來,并在課堂上廣泛地推廣和開展起來,初中語文課堂也在其中之列。初中語文教師注重在課堂上開展德育教學,通過具有悠久文化傳統(tǒng)的文章,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讓學生樹立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增強對人民的關注度,潛移默化地開展德育教學,使德育在課堂上的積極效應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讓學生既能掌握充沛的語文技能和知識,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達到一石二鳥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德育 滲透方法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開展道德教育,落實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最佳途徑,也是貫徹新課改理念的主要渠道之一??v觀初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其內(nèi)容涵蓋的面積較廣,而且有很多適合教師用以向?qū)W生滲透德育的內(nèi)容。對此,各位教師應該根據(jù)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需要,就課程教學中的教育因素和道德教育的要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幫助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深厚,同時培養(yǎng)學生產(chǎn)生熱愛漢語言文字的情感,從而積極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去認識和吸收民族文化的精華,進而有機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
一、挖掘德育因素,讓語文學習更靈性
初中語文教師若想切實在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實現(xiàn)德育滲透,首先就需要努力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德育因素,利用教材成為德育滲透的有效載體。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除了需要重視字詞講解、文本分析等內(nèi)容外,更應當利用教材中的內(nèi)容陶冶學生的個人情操,不斷豐富學生的個人感情,讓教材成為德育滲透的工具。比如,在講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的時候,除了將該篇文章的要點、文言文的表達方式等告知學生之外,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范仲淹寫下的千古名句,讓學生認識到擁有博大的胸懷及曠達心緒的重要性。而在講解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這首詩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己朗讀這首詩歌,充分體會詩歌蘊含的優(yōu)美意境,產(chǎn)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進而讓學生體會到個人生活的美好。通過不斷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nèi)容,才使德育工作不斷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二、言傳身教,讓語文學習更靈性
對于教育教學工作來說,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個體的引導功能,既應當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也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在學習上以及生活上同時也要充滿關愛之情,以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以實現(xiàn)言傳身教,從而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性格的熏陶,改變他們不正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鑒于此,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必須要選擇相匹配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品格以及健康正確的“三觀”,同時激發(fā)他們的個體責任感。
例如,在教學《“兩彈”元勛鄧稼先》這一課內(nèi)容時,教師首先向?qū)W生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事跡,使學生能夠?qū)λ母腥耸论E產(chǎn)生初步感知,之后通過對文本內(nèi)容的品讀,感受到鄧稼先不畏艱苦的性格,無私奉獻的精神以及極為濃烈的愛國之情。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崇高的精神,教師還可以列舉其他的愛國科學家的事跡,或者也可以列舉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比如身邊的教師,通過這些真實的能夠觸碰到的事跡,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向?qū)W生傳輸愛國正能量。對于鄧稼先來說,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過于遙遠,學生所體會到的愛國情感難以觸碰;如果是身邊的榜樣力量,自然更容易接納和理解,并且還能夠更好的落實于實踐中。對于榜樣的力量,僅僅依靠課堂的教學難以充分發(fā)揮其功能,而應當落實于教師的以身作則。由此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面的要求,既要嚴以律己,同時也要不斷完善和更新自我知識結(jié)構(gòu),全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
三、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語文學習更靈性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一定要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有了互動,教師就可以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進而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德育教育。教師就可以積極地組織開展多種活動,滲透德育教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課堂上聽,但是這種方法過于死板,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乏味,上課時便容易走神。而教師如果組織開展多種活動,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那么就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在課堂上就會更加的主動。學生在課堂上有了主動性,那么他們就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語文的學習當中,教師也會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最常用的活動形式是在課堂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教師可以在課堂開設知識角。通過對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教師讓學生寫出自己對課文的感悟,以及自己從作者身上學習到了什么,然后將這些感悟?qū)懺谛〖埰?,貼在教室的墻壁上。比如,教師在教學生學習了《陋室銘》后,可以讓學生將學習后的感悟體會寫在彩色的小紙片上,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之后,教師再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知識角上的彩色小紙片,讓學生們看一看并說說都感悟到了什么。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鼓勵學生們進行知識的交流,學生們通過寫這些小紙片,可以對課文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能夠更好地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梢哉f,教師的德育教育也就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總之,每一位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增強教育使命感,不斷拓展語文教育效能,在語文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為學生德育、智育等全面發(fā)展保駕護航,使學生沐浴在陽光雨露之下,獲得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淑亮.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 東西南北:教育,2017(16):00092-00092.
[2]張明俊. 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9).
[3]黃琿. 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 讀寫算:教師版,2017(44):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