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
【摘 要】科技的力量帶動了教育的發(fā)展,微課契合新課改倡導的“學生主體”理念,往常在課堂上懶散懈怠的狀態(tài),經(jīng)過微課妙趣橫生的感官沖擊逐漸消除,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課堂互動。目前我國在微課的利用方面仍舊缺乏經(jīng)驗的交流與借鑒,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搭建師生之間互通的橋梁,在充分了解學生性格喜好的基礎上,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出發(fā),提煉出引發(fā)課堂討論的內(nèi)容,同時拓展相應的微課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以微課的優(yōu)勢發(fā)揮幫助學生塑造獨立的思考品格,為小學語文增光添彩。
【關鍵詞】微課 小學語文 教學 應用問題
微課簡而言之是一種微型的授課方式,微課是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衍生的教學變革輔助力量,其有效的解決了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占用大量時間也不能完好地闡述知識點的弊端,優(yōu)勢突顯于其占用的課堂時間短,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更加直觀生動,小學語文長篇拖沓的內(nèi)容在微課的導入下,變得通俗易懂,是優(yōu)生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后進生快速跟上課程進展必要施行的一環(huán),可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能夠,提供階梯性的進步空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參與小學語文的探究,應逐漸在推陳出新中構建新型的微課體系,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引導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主體的直觀體現(xiàn),是以微課為輔助下的新課程教育理念,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放任自流,應針對學生的個體自主學習能力,以微課的圖文并茂提出契合學生理解范疇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時“跳一跳摘果子”,循序提高語文思考的能力。例如,在進行《一夜的工作》一文的教學時,如若學生對周總理了解不足,則無法體會他的偉大,以及他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因此,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并結合微課,讓學生自主收集周總理照片及其生活事跡,在課堂上利用微課進行展示,從而加深學生對周總理工作狀態(tài)的了解。再結合課文,提出問題,并用微課展示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分析,自主學習,動腦解決問題。學生在自主收集資料以及自主動腦學習的過程中,便可更好地體會周總理工作時的廢寢忘食,體會到大家對周總理的愛戴,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情境中。同時,教師還可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使其全方位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課堂活力。
二、創(chuàng)設虛擬情境
情境與微課的有機結合,使得語文環(huán)境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擴展了學生認知層面,一些學生對于語文的理解不夠深入,興趣不高,都可以通過情境的搭建來規(guī)避教學中的種種漏洞,應用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樂此不疲參與語文互動。情境教學的構建,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基于學生本身的認知水平導入微課的新鮮元素。讓學生觀看微課時仿若“身臨其境”,學習效率自然高。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利用微課的特點,做到“化虛為實”,為學生創(chuàng)設逼真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并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楓橋夜泊》這首古詩教學中,由于學生閱歷少,對于詩歌意境很難把握,尤其是“江楓漁火對愁眠”這句更是“愁壞了”學生,教師在此就可以設計一段微課,將抽象晦澀的語言文字用生動形象的畫面詮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詩句的意境,理解“對”字的絕妙之處,進而加深對文學作品的體驗和認識。類似這樣的情況不勝枚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微課來達到“化虛為實、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豐富拓展知識
在課文學習結束時,學生一般都會感覺意猶未盡。這時教師就可針對課文的內(nèi)容,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的知識得到拓展,不斷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l生。而微課則是教師能夠最大限度地開發(fā)相應的課程資源,促進學生將課內(nèi)的學習同課外學習有機聯(lián)系起來,并懂得去運用和結合的必不可少的得力助手。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播放視頻《小動物尾巴的妙用》。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就能夠明白小動物尾巴的用處。此時,教師還可以提出“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尾巴的作用”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利用網(wǎng)絡搜尋資料等渠道中,主動了解許多小動物尾巴的用處。像這樣,以微課的形式,將課內(nèi)外的知識結合起來,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容量,擴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和辨析能力。
四、強化閱讀與寫作
閱讀與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很關鍵的一部分,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并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學習方法上,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借用微課快速引導學生理解語文學習的關鍵,在進行學生閱讀學習方面,注重學生閱讀的流暢性,對生字詞以及課文情感的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珍珠鳥》一文中,教師在確保學生對文中的生字詞、情感深刻地理解后,借助微課來引導學生帶著感情閱讀文章,促使學生對文章有深入的理解,促進學生提高閱讀效率。另外,針對寫作而言,教師借用微課教學,向學生傳授一些常用的寫作手法。如開門見山、借古諷今、承上啟下,并利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再加上教師的正確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五、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教學的改革,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與教學的目標出現(xiàn)了差異,所以,要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而微課與時代的發(fā)展相契合,滿足了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總之,微課是現(xiàn)階段教學過程中提倡的新型教學模式,內(nèi)容新穎,短小。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莉娟.微課帶來更生動靈活豐富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06),
[2]杜鶴飛.微課,釋放語文風采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探析[J]散文百家下,2016,(10),
[3]凌穎,王修玲,劉曉娟,等.淺析微課在固始縣第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快樂學習報信息教研周刊,2015,(06),
[4]陳盼.位微不卑課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淺談微課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促進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