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孝河 殷永霞
摘 要:榆林地區(qū)屬于全國春玉米優(yōu)生區(qū)之一,玉米作為全市的傳統(tǒng)作物,常年的播種面積140萬畝左右,平均單產350多公斤,總產50萬噸上下。為了應對玉米產業(yè)迅猛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對榆林市靖邊縣各地玉米種植情況進行了廣泛調查后發(fā)現,本地玉米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單產穩(wěn)步提高,新技術新品種的優(yōu)勢已被廣大農戶所接受。因此,提高玉米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優(yōu)化玉米品種結構和提高玉米轉化能力,加強玉米新品種和水旱地玉米雙壟溝全覆膜技術的應用,將成為榆林地區(qū)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關鍵詞:玉米; 榆林; 現狀; 趨勢
在世界谷物總產量中,玉米居第2位,僅次于小麥,而我國是玉米生產大國,總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與小麥稻谷一起構成我國谷物的三大作物。新中國成立50 年來,我國玉米生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玉米單產和總產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玉米雜交種的普及率達95%左右,達到發(fā)達國家的水平。
一、榆林市的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現狀
1.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現狀
(1)種植區(qū)域逐步擴大、面積穩(wěn)中有增。近幾來,隨著種植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玉米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特別是地膜覆蓋技術在玉米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玉米種植區(qū)域逐步擴大,種植范圍已由長城沿線主產區(qū)的川水地,擴大到旱壩地、風沙草灘及下濕鹽堿地、旱澗地、旱臺地等,種植面積已連續(xù)多年突破百萬畝大關。
(2)單產穩(wěn)定,整體生產水平較高。據統(tǒng)計 2012全市玉米播種面積148萬畝,玉米總產量52.3萬噸,平均畝產350多公斤。其中寧條梁鎮(zhèn)、海則灘鄉(xiāng)實施的2萬畝玉米高產創(chuàng)建項目示范田,平均畝產983.7公斤。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曾經在靖邊縣、榆陽區(qū)實施的三塊百畝(321畝)玉米示范方田,經全國玉米權威專家現場測產,平均畝產突破1100公斤,其中靖邊黃家峁村112畝鄭單958,平均畝產達1234.3公斤,創(chuàng)百畝連片全國單產最高記錄。
2.發(fā)展優(yōu)勢
(1)土地資源充裕。全市常年耕地面積956萬畝,其中:水澆地111.3萬畝,壩地37.2萬畝,梯田262.3萬畝,“三田”合計410.8萬畝。適宜種植玉米的川、水、灘、旱澗地等不同類型農耕地達200多萬畝。是全省最大的春玉米生產區(qū),穩(wěn)定發(fā)展玉米生產有足夠的土地保障。
(2)氣候條件適宜。榆林屬溫帶干旱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時數長,輻射總量大,雨熱同季適宜于玉米生長;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利于干物質積累單產水平高;海拔高,環(huán)境無污染,產品質量好、經濟價值高。
(3)品種資源豐富。榆林是國家級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全市常年制種面積10多萬畝,總產量6000萬斤。來自山東、江蘇、河北、山西、內蒙、安徽等10多個省區(qū)的玉米制種企業(yè),在我市建立了雜交玉米制種基地,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玉米高產新品種,也為大面積獲得高產提供了良種保障。
3.存在問題。靖邊玉米產業(yè)雖然有了比較好的發(fā)展基礎,但是整體生產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一是發(fā)展水平不均衡。靖邊南北土地類型多,氣候差異大,玉米生產因土地類型差別(水地、旱地)產量懸殊大,受氣候影響如:干旱(春旱、伏旱)、有效積溫不足(無霜期短、春寒)、大風等,產量波動大。二是玉米品種多亂雜。三是玉米生產機械化程度不高,勞動強度大。四是有機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合理,致使土壤質量變差,地力下降,耕層變淺,保水保肥能力差。五是管理粗放。因農民外出打工勞力缺乏,雇工成本高等原因,多數地方田間管理比較粗放,有的甚至很少中耕除草。六是技術推廣不到位。
4.靖邊縣玉米雙壟溝全覆膜栽培技術要點
(1)播前準備。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力中上、土壤理化性狀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坡度在15度以下的地塊。一般畝施農家肥3000~5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二銨20-2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硫酸鋅2~3公斤或玉米專用肥80公斤。有機肥、化肥混合后均勻撒在地表,結合深耕一次施入土壤。每畝用1.5公斤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起壟后用50%乙草胺乳油100克兌水50公斤地面噴施防治雜草。
(2)覆膜。時間在4月中旬—下旬,選用厚度0.008~0.01毫米、寬120厘米的地膜,用25-4小型四輪拖拉機帶動1MLFQ-120小型全自動起壟全覆膜機沿等高線覆膜,畝用量6公斤。田間覆膜完成后,應做好防護管理,嚴禁牲畜入地踐踏、防止大風揭膜,要經常沿壟溝逐行檢查,一旦發(fā)現破損,及時用細土蓋嚴。覆蓋地膜一周左右后,在壟溝內每隔50厘米打一直徑3毫米的滲水孔以便降水入滲。
(3)選用良種。選擇株型緊湊、抗病性強、適應性廣、品質優(yōu)良、增產潛力大的雜交玉米品種。選用鄭單958、陜單609早熟品種。
(4)適期播種。當地表5厘米地溫穩(wěn)定通過IO'C時為玉米適宜播期,一般在4月20日-5月1日播種。采用玉米穴播器將種子破膜穴播在壟溝內,每穴下籽2~3粒,播深5厘米,播量3公斤,播種后防止吊苗、粉籽,并用干細砂土封嚴播種孔。按照土壤肥力狀況和降雨條件確定種植密度,以3500~4000株為宜,帶型1.2米,株距為28-31厘米。
(5)田間管理。苗期管理(出苗~拔節(jié)) :1.破土引苗:玉米播種遇雨后覆土容易形成一個板結的蘑菇帽,導致幼苗難以山土,應及時破土引苗。2.查苗補苗:發(fā)現缺苗斷壟在缺苗相鄰處留雙苗補苗,不在進行補苗移栽。3.間苗、定苗:出苗后3葉1心時,開始除去病、弱、雜苗即可定苗,保留生長整齊一致的壯苗。4.打杈:全覆膜玉米生長旺盛,常常產生大量分蘗,定苗后至拔節(jié)期間,及時掰掉或割除分蘗。
中期管理(拔節(jié)~抽雄):玉米大喇叭口期,即10~12片葉時,追施壯稈攻穗肥,一般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用玉米點播器或追肥槍從兩株距間打孔,深施或將肥料溶解在150~200公斤水中,制成液體肥,用壺每孔內澆灌50毫升左右。
適時收獲,清除殘膜:適期晚收,10月上旬當苞葉干枯、黑層出現、籽粒乳線消失時收獲。秸稈收獲后入窖青貯作飼料,及時清除殘膜,深耕整地。
二、榆林市的玉米產業(yè)發(fā)展趨勢
通過以上對榆林玉米生產現狀的分析,我認為榆林玉米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應該是:玉米種植面積基本穩(wěn)定,平均產量持續(xù)提高,總產量不斷增長;玉米的用途將更加廣泛,加工更精細;飼用玉米的數量將占有更大的比例;玉米在榆林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日趨重要,以專用化、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玉米產業(yè)總體效益和農民收入為目的,以提高玉米質量和降低生產成本為核心,以優(yōu)化玉米品種結構和提高玉米轉化能力為重點。同時,在增強就地轉化能力的基礎上,擴大國內銷區(qū)市場。
參考文獻:
[1]郭慶法,王慶成,汪黎明.2004.中國玉米栽培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2011.春玉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