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亮
(包頭市蒙醫(yī)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內蒙古 包頭 14040)
貧血時臨床中常見的疾病,主要是因體內血紅細胞大幅度減少所致,患者的臨床癥狀為血紅細胞低于正常值,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耳鳴、體虛及失眠多夢等,嚴重還可能出現(xiàn)心力衰竭、昏厥及消化功能減退癥狀[1]。在貧血中,臨床中常見的貧血類型為缺鐵性貧血與地中海貧血,為了有效治療貧血癥狀,臨床中常采取血液檢驗的方法。本次研究中就具體探討了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貧血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按貧血類型將其分成地中海貧血組與缺鐵性貧血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經基因檢測及血清鐵蛋白檢測確診。其中,地中海貧血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12~61歲,平均年齡(42.5±3.1)歲;缺鐵性貧血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10~59歲,平均年齡(41.9±3.3)歲。同時選取同期到本院接受體檢的健康人群4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5例,女15例。三組研究對象在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清晨空腹階段,采集患者2 mL的靜脈血液進行血液檢驗。獲得血液后將采集標本放到血常規(guī)檢驗專用管中進行存儲,將血液混勻后再次開展血液檢驗。血液檢驗主要是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對患者血液進行檢驗分析,具體包括紅細胞分布密度(RDW)、紅細胞平均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指標水平。
比較三組患者血液中RDW、MCV、MCH、MCHC指標水平,同時對比兩組貧血患者血液檢驗靈敏性、特異性。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貧血患者RDW高于對照組,MCV、MCH、MCHC均低于對照組,且兩組貧血患者各項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研究對象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比較(±s)
表1 三組研究對象血液檢驗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缺鐵性貧血組,◇P<0.05。
組別 RDW(%) MCV(fL) MCH(pg) MCHC(g/L)地中海貧血組(n=42) 15.36±4.17*◇ 64.42±8.59*◇ 21.26±3.26*◇ 262.36±12.27*◇缺鐵性貧血組(n=42) 20.27±4.03* 73.36±8.91* 26.62±3.57* 292.37±12.67*對照組(n=40) 12.29±3.84 90.96±10.29 37.76±4.03 335.59±14.49
地中海貧血組患者靈敏度與特異度分別為95.16%、68.85%,缺鐵性貧血組靈敏度與特異度分別為96.15%、70.3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貧血是常見的慢性病,疾病無特異性,這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貧血疾病中,常見的貧血類型為地中海貧血與缺鐵性貧血,其中缺鐵性貧血質主要為患者血液中卟啉、珠蛋白及鐵下降明顯,使得體內缺鐵嚴重,進而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2]。地中海貧血主要為血液中珠蛋白生成過程遭受阻礙引發(fā)貧血,且多為遺傳性貧血類型[3]。地中海與缺鐵性貧血因為疾病無典型性,因此對貧血疾病需要進行有效的鑒別診斷,以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提高疾病診療效果。
當前,臨床中推廣血液檢驗鑒別診斷貧血疾病。本次研究結果針對血液檢驗鑒別診斷貧血病價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地中海貧血組與缺鐵性貧血組RDW、MCV、MCH、MCHC指標差異顯著,且組間指標也有顯著差異。然而,在貧血檢驗靈敏性與特異性是兩組并無顯著差異,這充分表明血液檢驗對貧血鑒別診斷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應用血液檢驗鑒別診斷貧血疾病經濟且操作簡單,可行性高,這為貧血診療提供有利參考,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