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賓
摘 要:匾額又稱扁額、扁牘、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匾額是集文學、書法、雕刻、裝飾、建筑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自秦始至明清,一直到近現(xiàn)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聊城市傅斯年陳列館現(xiàn)從社會征集收藏木質(zhì)匾額近60塊,大都是從本地或周邊地區(qū)征集,根據(jù)其性質(zhì)和用途分為官署門第、功德聲望、貞節(jié)賢孝和婚喜壽慶四大類。這些匾額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
關鍵詞:館藏;匾額;解讀
匾額又稱扁額、扁牘、牌額,簡稱為扁、匾或額。東漢許慎所撰的《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匾額:“扁,署也,從戶冊。戶冊者,署門戶之文也?!币簿褪窃陂T戶上題字,以作居室的標記。凡是宮室、殿堂、亭榭、書齋等以大字題于門額上,均稱匾額。古代匾額大多為木質(zhì),也有石質(zhì)雕刻的。不論是木質(zhì)的還是石質(zhì)的,匾額一般為長方形,尺寸以門面大小而定,多為黑地金字、藍地金字、紅地金字,醒目端莊。有的還配以楹聯(lián)或藝術雕刻。
匾額是集文學、書法、雕刻、裝飾、建筑于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自秦始至明清,一直到近現(xiàn)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其文字精煉、書體多樣、寓意深邃、裝飾大氣而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既是歷代統(tǒng)治階級喜愛的藝術品,又被廣大民眾所青睞,雖是陽春白雪,也能雅俗共賞。匾額的材質(zhì)以木制為多,易損毀,所以流傳至今的原物完好者甚少,清乾隆以前尚保存完好的已不多見。專家認為,匾上有名人名家書款并兼有文趣的匾,都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聊城市傅斯年陳列館現(xiàn)從社會征集收藏木質(zhì)匾額近60塊,大都是從本地或周邊地區(qū)征集,根據(jù)其性質(zhì)和用途分為官署門第、功德聲望、貞節(jié)賢孝和婚喜壽慶四大類。其年代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以及民國時期。形式大都是長方形,即橫匾,也有少數(shù)豎匾。絕大多數(shù)的匾有款識。這些匾額有珍貴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F(xiàn)將有代表性的匾額重點介紹如下。
1 “嘉議大夫”匾
該匾上款為“進士及第宏文院修撰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傅以漸為太學生鐘山百立”,下款為“順治十六年歲次乙亥仲秋月吉旦”。該匾是一官府門第匾,是傅以漸為太學生鐘山百所題,順治十六年即1659年。
題匾人傅以漸(1609—1665),字于磐,號星巖,今山東聊城東昌府區(qū)人。清開國狀元,一代名相,知名學者、史學家,近代著名學者傅斯年七世祖。
匾文“嘉議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四品下,元升為正三品,明為正三品初授之階,清廢。
2 “椿萱并茂”匾
該匾上款為“欽命禮部左侍郎督學江西部院加二級記錄二十八次王宗誠為”,下款為“順男邑庠賴秀林孫光榮。父省彩七旬晉一、母陳氏六旬晉一榮壽同立。道光元年辛已歲仲春月吉旦”。字為貼金字(現(xiàn)已大部分脫落),底為紅色(已大部分褪色)。四邊框有花紋。該匾是一祝壽匾,道光元年即1821年。
匾文“椿萱并茂”,原指椿樹和萱草都茂盛,現(xiàn)比喻父母都健康,出自《莊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大椿長壽,古人用以比喻父親?!对娊?jīng)·衛(wèi)風·伯兮》載:“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薄爸X”同“萱”,萱草為忘憂之草,古人用以比喻母親。
3 “大賓”匾
該匾上款為“欽命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加五級記錄十六次費為”,下款為“道光二十八年”。此匾字為貼金字(絕大部分脫落),底為黑色(部分褪色)。該匾是一功德聲望匾,道光二十八年即1848年。
匾文“大賓”,古鄉(xiāng)飲酒禮,有大賓、介賓、一賓、二賓、三賓、眾賓等。清制,擇鄉(xiāng)里年高有德之人為大賓。
4 “鴻桉眉齊”匾
該匾上款為“賜進士出身敕授文林郎貴州省用知縣加三級高廷锳為”,下款為“太學生余采之立。父鄉(xiāng)賓錫恩八旬母菜老太君七十榮壽。道光二十六年歲次未午仲秋月榖旦”。字為貼金字,底為紅色。該匾為一祝壽匾,道光二十六年即1846年。
匾文“鴻桉眉齊”即舉案齊眉,指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愛。出自《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舉案齊眉是贊美夫妻美滿婚姻的專用詞,心心相印、相敬如賓、夫唱婦隨。
5 “柳孟芳蹤”匾
該匾上款為“大懿範李母祝老孺人九秩榮壽”,下款為“通邑親友任建槐、高尚德、朱百樂、孔廣見、高曰亭、孟繼端、張方孔頓首拜祝。道光庚子歲花月榖旦”。字為貼金字,底為黑色。該匾為一祝壽匾,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
匾文“柳孟芳蹤”,贊揚匾主人祝老太太持家教子,具有柳母、孟母風范。柳母出自《新唐書·柳仲郢傳》:母韓,即皋女書,善訓子,故仲郢幼嗜學嘗和熊膽丸,使夜咀咽已助勤熊丸教子。說的是大書法家柳公權(quán)的弟弟柳公卓的妻子韓氏,善于教育孩子,經(jīng)常調(diào)制熊膽丸晚上給中郢服用,以保護視力、強健身體、提升智力、解除疲勞、促進學業(yè)。終使柳仲郢成為一代名醫(yī),一生耳聰目明、身體健康。所著《尚書二十四司箴》被大文豪韓愈嘆賞。父子兩代九任節(jié)度使,五任京兆尹,兩任河南尹,青史留名。孟母克勤克儉,含辛茹苦,堅守志節(jié),在中國歷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傳頌著她的故事,文人學士為其立傳作贊,達官顯貴、孟氏后裔為其樹碑修祠。后人把她與“精忠報國”岳飛的母親岳母、三國時期徐庶的母親徐母,列為母親的典范,號稱中國“賢良三母”,而且位居“賢良三母”之首。
6 “杖國同欽”匾
該匾上款為“中華民國八年歲在已未仲冬月中浣榖旦快發(fā)庚兄宗老先生七秩榮慶”,下款為“清鄉(xiāng)貢進士候選州判宗愚弟徐恂鞠躬敬?!薄W譃橘N金字,底為紅色。四邊框有花紋。該匾為一祝壽匾,民國八年即1919年。
關于匾文“杖國同欽”,意即拄杖行于國都,與杖鄉(xiāng)、杖朝等均為古代的一種尊老禮制?!抖Y記·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xiāng),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p>
古代賜杖養(yǎng)老作為一種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吨芏Y·夏官·羅氏》中有“掌獻鳩杖以養(yǎng)老”的記載。羅氏是專司養(yǎng)老獻杖的官。到戰(zhàn)國時期已有了賜杖的明確記載。《呂氏春秋·仲秋記》云:“是月也,養(yǎng)衰老,授幾杖?!边@里的“是月”指仲秋月,即八月(農(nóng)歷)。說明在戰(zhàn)國時期,每年八月向老年人賜鳩杖?!罢X位,序人倫,敬老人重賢,息事端,敦睦鄉(xiāng)里?!睗h代,養(yǎng)老賜杖更被人重視,內(nèi)容也要更加豐富,并具體規(guī)定賜杖的年齡?!逗鬂h書·禮儀志》:“年始七十者,授以王杖……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眰髡f,鳩是一種胃口常開的“不噎之鳥”,賜以木王杖,有祝福高齡老者健康長壽之含義。而今,盛行于古代的木鳩王杖養(yǎng)老制度雖已成為陳跡,但始終是我國尊老、養(yǎng)老制度史上的一段佳話。
綜上所述,匾額中所體現(xiàn)的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僅體現(xiàn)在匾額的外觀形式上,更多體現(xiàn)在匾額的內(nèi)涵上。匾額在歷史上曾作為高雅的文化類饋贈佳品而存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們觀念的巨大變化,贈送匾額的習俗早已不復存在。但先人們?yōu)槲覀兞粝碌倪@些匾額具有的深厚歷史價值、學術價值、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值得我們?nèi)チ私狻⑷テ肺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