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
摘 要:歷史是初中教學工作中的基礎課程之一,是一門理論性課程,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具有較強的枯燥性、乏味性、單一性、系統(tǒng)性。通常情況下,學生學習起來會感到十分的枯燥無味,在整個歷史教學活動中,學生極易出現(xiàn)開小差、心不在焉等現(xiàn)象,嚴重降低學生學習質量,導致歷史教學活動難以順利開展。為充分調動學生對歷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特將歷史圖片運用到歷史教學活動之中,推動歷史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
關鍵詞:歷史圖片;初中歷史;應用探析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14-077-01
前言
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以文字的形式將歷史知識與技能向學生展現(xiàn)出來,因歷史知識與技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學習與認知過程存在一定的困難,且教學內容單一、籠統(tǒng),學生對歷史課程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嚴重降低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歷史課程教學質量,制約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通過將圖片引入歷史教學活動中,能夠豐富歷史教學內容,使學生對一系列歷史事件有一個直觀的認知與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一、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與價值
(一)豐富教學內容
根據(jù)歷史教學內容,將相應的歷史圖片穿插到歷史教學活動之中,使文字信息與圖片信息能夠協(xié)調統(tǒng)一、相輔相成,共同向學生傳遞信息,使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與技能有個更加直觀的理解與認知,豐富歷史教學內容,使歷史教學活動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
(二)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歷史圖片能夠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開發(fā)學生思維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欣賞歷史教學圖片時,細心觀察,開動大腦,一邊欣賞圖片一邊聯(lián)想與之有關的文字信息,將圖片信息與文字信息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便于學生理解與認知,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觀察能力,深入挖掘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發(fā)展力。
(三)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將歷史圖片穿插到歷史教學活動之中,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將學生的思維意識引入歷史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能緊跟教師教學思路,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通過借助歷史圖片對歷史知識進行講解,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歷史知識的內涵,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力與理解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
二、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精選歷史圖片
教師在運用歷史圖片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時,首先應認真閱讀歷史教學內容,根據(jù)教學內容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搜索與之有關的歷史圖片,從海量歷史圖片資源中尋找出應用價值較高的歷史圖片,確保所應用的歷史圖片與歷史教學內容具有一致性、統(tǒng)一性、協(xié)調性與互補性。在尋找歷史教學圖片時,切忌使用與歷史教學內容似是而非的歷史圖片,防止歷史圖片對學生產生誤導作用。除此之外,教師在詩選歷史教學圖片時,不可將大量相似的內容全部疊加到一起,需要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料進行逐一對應,確保教學內容與教學資料具有針對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正確抓住教學重點,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與目的性。
(二)正確引導讀圖
為提升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確保學生能夠讀懂歷史圖片所承載的歷史意義與社會價值,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活動時,應充分做好學生的教學引導工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正確掌握歷史學習方法,擁有一個完整的歷史學習過程。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歷史地圖,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歷史地圖,從地圖上直觀的了解到某個時空背景下,各個地域發(fā)展概況,尋找歷史事件所發(fā)生的時間線索與空間線索,準確掌握歷史發(fā)展脈絡,對各個社會發(fā)展時期的歷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與理解;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歷史事件圖,使學生能夠通過觀察歷史事件圖,從中提出歷史事件發(fā)展背景、事件發(fā)生的導火索、事件對當時社會的影響等具有隱含性的歷史信息;其三,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歷史漫畫,使歷史教學活動具有較強的生動性、想象性,發(fā)散學生思維,為枯燥的教學活動增添一份樂趣。為此,教師在歷史教學活動中,不但要充分利用各類歷史圖片,還應做好學生的教學引導工作,打開學生思路,提高學生對歷史圖片的重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多渠道應用圖
教師在運用歷史圖片開展歷史教學工作時,應充分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渠道運用歷史圖片開展相應的教學工作,使教學課堂具有靈動性、多樣性、豐富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歷史教學環(huán)境,提升歷史教學質量。例如,在開展《第二次鴉片戰(zhàn)》教學活動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火燒圓明園”等圖片在大屏幕上展現(xiàn)出來,將英法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的各種罪行直觀的展現(xiàn)出來,使學生能夠對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具有一個直觀的認知與理解,充分認識到“閉關鎖國”的劣根性,激發(fā)學生愛國熱情,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國富民強的重要性。
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將歷史圖片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能夠豐富歷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對歷史課程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歷史教學活動之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與發(fā)展性,提升學生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同時做好學生情感教育工作,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樹立學生人文主義精神,端正學生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推動歷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曹華.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6(04):197.
[2]陸梅桂.淺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24):254-255.
[3]覃善璞.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2(2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