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緒放
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是識字,也是教學難點,更是提升他們習作和閱讀能力的根本,并且嚴重影響著小學語文的教學質(zhì)量,由此可見,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怎樣教好語文低年級的識字課,怎樣教給學生使用正確、高效、快速的識字方法,給學生們打好牢固的基礎(chǔ),是小學語文老師的教學目標,更是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實踐,探索出了些對于提升識字質(zhì)量方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讓識字進入生活,進行大語文教學
小學生不僅僅是在課本中認識學習新字,更要將其融入在日常生活里。小學語文老師要讓學生們走出書本,走進生活中去認字,看書、讀報等都是學習新字的好方式。舉個小例子:老師或者家長幫助孩子把已經(jīng)認識的字制作成卡片,再在課堂上由教師組織大家來交流和討論,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而且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大大地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
二、在游戲中學習
弗洛伊德的認為:兒童是通過游戲獲得快樂體驗的。游戲是孩子們最大的樂趣。如果在識字教學中能夠滿足學生的游戲心理,那么就能保證他們持久而且穩(wěn)定的注意力,更加有利于開展教學活動。有一個好創(chuàng)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找生字”、“認生字”“組生字”等趣味識字方式展開教學,可以讓學生以一種做游戲的心態(tài)下默化潛移地感受漢字文化熏陶,便于加深對生字的理解和掌握,使其保持持久記憶,收到良好教學的成果。
三、以讀促趣,自主識字
識字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更是難點之一。老師應(yīng)摒棄單一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設(shè)計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提升其識字能力,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為其獨立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基礎(chǔ)。
1.口語教學與識字教學相結(jié)合
識字教學應(yīng)該堅持在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用說話來鞏固識字,始終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把生字詞的教學與課文理解、朗讀相結(jié)合。比如,古詩《春曉》中“聞”、“啼”等生字時,老師可以一邊板書,一邊引導學生學習“聞”字,學生有的說是聞氣味的意思,有的說是看的意思,個別學生理解它為“聽”的意思,老師隨即點撥,對此學生回答加以肯定。通過學生討論,將口語和識字相結(jié)合加強生字的學習和記憶。
2.初步感知字音
老師把教材里閱讀識字的內(nèi)容,通過生動有趣的兒歌、故事等形式,聲情并茂地講給學生聽,激發(fā)他們對識字的興趣,初步感知生字的讀音。
3.師生合作初讀
先由學生嘗試自讀,找出生字,鼓勵大家互教互學。再由老師范讀,定準讀音。范讀時語速要放慢,遇到生字時語氣要加重。同時學生認真聽、認真看,并做標記,再借助注音進行自讀,自查自己有哪些學會了,還有哪些沒學會。老師再重點講解生字詞,讓學生們一起記一記、讀一讀,增加記憶,增強信心。
四、通過筆順口令法識字
小學漢字教學工作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對漢字的形、聲、義等特點正確掌握和理解,并且要求書寫筆順必須正確無誤。對此,可采取筆順口令教學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更能掌握正確的書寫筆順。只要老師用心編寫,每個漢字都可以編出相應(yīng)流暢的筆順口令。學生在口令的指引下記憶書寫漢字,能夠更輕松地把生字銘記在心,在牢固掌握漢字的同時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識字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無論何時,都必須應(yīng)該根據(jù)他們的年齡特點,把他們的對識字的興趣放在首要位置。教學過程中,不斷變化、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經(jīng)常鞏固,時常鼓勵,相信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工作一定會登上新臺階、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