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麗 李軍 張爽
伴隨著無線網絡的普及、視頻壓縮與傳輸技術的成熟、移動智能終端的日漸流行,互聯(lián)網逐漸進入“微時代”。微信、微博、微視頻等已成為當下“碎片化”的生活空間中人際交流、信息分享、表達自我的主要方式,技術的發(fā)展無疑引領了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并在教育領域不斷地醞釀發(fā)酵,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翻轉課堂等學習方式成為教育發(fā)展的新理念,引發(fā)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與實踐,微課、微型平板工具的開發(fā)使用也成為“微時代”語境下一種新的探索。本文以《氣體裝置的選擇》復習課為例,探討如何利用平板電腦、借助微型工具的開發(fā),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復習。
“初步學習運用簡單的裝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氣體”是課程標準要求初三學生掌握的基本的實驗技能,也是化學中考重點考查的內容之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疾樾问酵Y合開放性或探究性實驗的遷移應用,通過對裝置的分析,達到對有關知識全面理解和靈活運用的檢測目的。
復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復習課定位模糊,知識欠缺系統(tǒng)化
復習目標不明確,經常把復習課上成了習題課;學生對制取氣體裝置選擇的思路和方法提煉不夠,在解決問題時依然會出現(xiàn)“一看就會,一做就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2.復習內容組織不當,學生提高有限
簡單重復再現(xiàn)已有的知識,把復習課上成了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的新課,導致學生提高受限。
3.復習課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參與熱情不高
復習課經常是教師一言堂,學生不能動手實驗,對化學實驗尤其是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掌握得不好;獨立思考時間有限,學生不能有效建構有關制取氣體裝置選擇的知識體系。
4.復習容量小,實效不高
為使知識梳理結構完整,知識點面面俱到,復習課容量不夠;復習節(jié)奏快,對學生接受關注不夠,學生的學習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差異較大,復習實效性不高。
智慧教育解決思路
1.利用智慧課堂教學系統(tǒng),將實驗裝置可視化
借助東師理想一體化教學平臺中的化學工具輕松實現(xiàn)各種化學儀器的任意拖拽、放大、旋轉,自由組裝制取氧氣的裝置;在組裝裝置的過程中,學生能歸納總結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選擇的依據(jù),以及實驗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對知識形成規(guī)律性認識。
2.利用軟件小工具,拓寬實驗內容
利用化學工具,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競賽,組裝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解決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知識復習和學生組裝儀器、總結規(guī)律在有限課時內難以兼得的困難;借助小組的合作、組間競賽,在學生利用小工具組裝裝置、交流、評價過程中,拓寬實驗內容,更好地拓展學生學習的思維;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真正達到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思維的鍛煉。
3.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復習實效性
利用智慧課堂系統(tǒng)進行復習,解決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知識復習和學生組裝儀器、總結規(guī)律在有限課時內難以兼得的困難,大大減少師生的實驗準備、操作時間,提高效率,讓學生更多地思考、討論,總結規(guī)律,同時利用平板電腦教學,答案統(tǒng)計實時傳送,提高復習的實效性。
4.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利用智慧課堂系統(tǒng),在組裝裝置過程中學生可以動手、動腦,在收獲知識、品位成功的過程中體味快樂;在訓練鞏固過程中,共答反饋、機智搶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熱情高漲,能更好地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達到預期的復習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