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敘述和描寫,是記敘文寫作中最常用的兩種表達方式。敘述著眼于交代、介紹,使讀者明白、了解某個客觀事實,而描寫著眼于刻畫、描摹,重在表現(xiàn)細微之處或側(cè)面局部,使讀者感受客觀對象,喚起想象和情感體驗。
敘述是時間上的流逝,而描寫是時間上的停滯;這個“?!毕聛硎且屇恪懊琛?,而不是催你“過”。部分同學(xué)寫作時缺少“描寫意識”——習(xí)慣于敘述,而不長于細節(jié)描寫,因此作文往往平鋪直敘,干癟乏味。寫作時敘寫結(jié)合、突出細節(jié),文章才會有活力,記敘才能有“傳神”的效果。
【方法導(dǎo)航】
在敘寫中,什么地方需要集中筆墨進行描寫呢?這里有個確定描寫點的問題。描寫作為一種表達方式,總是為表情達意服務(wù)的,所描寫的人、景物等都要緊扣文章主題,不能單純地為描寫而描寫。比如《巴黎圣母院》對卡西莫多肖像的描寫,長達230余字。作家之所以濃墨重彩展示人物身殘貌丑、五官不全的特點,意在實踐自己“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yōu)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的“美丑對照原則”。
確定好描寫點后,怎樣生動形象地描寫呢?
第一,要善于抓住描寫對象突出而有代表性的特征描繪、摹寫。就像老舍所說的,“寫人物時要先定一個特點去描寫人物”。如下面數(shù)段文字:
男子雙眼向上一翻,女孩噘著嘴,撇過頭去。
不久,黑色皮鞋在陽光下熠熠地閃著光芒。男子見狀,從袋中抽出兩元錢,遞過去,臉上盡是鄙薄。她低著頭,站起身來,伸手準備接過錢,此時,錢無意地滑下男子的手。男子揚長而去,俯下身對女孩說:“不好好讀書,就和她一樣刷鞋!”
她蹲在地上,頭低低垂著,伸手捏著那兩元錢。兩滴淚珠劃過臉龐,混著炙熱的泥土,散發(fā)出悶熱的氣息。(選自2007年山東卷佳作《抬頭活著》)
該文能獲得滿分,細節(jié)描寫功不可沒。如“男子雙眼向上一翻,女孩噘著嘴,撇過頭去”,男子的鄙視、孩子的不滿全在這三個動詞里;又如“此時,錢無意地滑下男子的手。男子揚長而去”,作者刻意安排的錢掉到地上這一細節(jié)的力量非常大,瞬間就放大了“他”的性格;而“她蹲在地上……兩滴淚珠劃過臉龐,混著炙熱的泥土,散發(fā)出悶熱的氣息”,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個柔和而又堅強的女孩形象躍然紙上——雖艱難而不退縮,再貧困也要堅持。
第二,要善于通過各種描寫傳達人物的或作者的情感。請看楊絳《干校六記》中對一次送別的描寫:
墨存走到車門口,叫我們回去吧,別等了。彼此遙遙相望,也無話可說。我想,讓他看我們回去還有三人,可以放心釋念,免得火車馳走時,他看到我們眼里,都在不放心他一人離去。我們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車開,先自走了……
這段平淡的文字透露出作者復(fù)雜的心情。當時錢鐘書已是近六十歲的老人了,居然被派遣做先驅(qū)隊隊員,當小青年使用。為了叫一家人放心,免得彼此難過,錢先生叫家人先走。錢先生沒有多少自理能力,日常生活尚需楊絳和女兒照顧,讓他去當先驅(qū)隊員,能讓人放心嗎?楊絳沒有說出來,但讀者自能體會。又如2017年江蘇卷高考滿分作文《轉(zhuǎn)彎口的車》,以主人公女兒的視角來講述母親與外公的往事,“校門口回頭”這一細節(jié)在文章中出現(xiàn)四次,從最初的怕回頭,到原來一回頭就能看見那輛半舊的電動車,到后來慢慢地“不再有芥蒂了”,再到現(xiàn)在想見卻見不到了,考生圍繞該細節(jié)展開的描寫,字里行間充滿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