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琴
摘要:初中物理是學生在初中時期剛剛接觸到的一門課程,其起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初中物理知識多數(shù)起源于一些基礎理論,這些基礎的理論經過長期實踐總結而得出某些結論。
關鍵詞:初中;地理;興趣
在學校教育中,地理作為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一門綜合學科,它融合豐富深厚的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于一體,可謂是包羅萬象而又異彩紛呈。怎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怎樣能讓學生愛上地理,這是我們地理教師需要時刻思考的問題?,F(xiàn)階段,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教學也出現(xiàn)了新的轉變,開始漸漸打破以前那種沉悶的課堂環(huán)境,不斷引入新的教學元素。但是,我們在看到這些進步的同時,還要看到其中隱藏的種種弊端。當前,在初中地理的教學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比如,地理教師在講臺上賣力地為學生們講解著課本中的知識,但是在講臺下的學生卻在發(fā)呆或與同學交頭接耳等等?;谝陨犀F(xiàn)實情況可知,許多地方的初中生們對學習地理這一科目沒有太大的興趣,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初中生們的地理成績不理想,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要將初中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自己教學的重點,不斷探究有效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們持續(xù)保有學習的興趣,實現(xiàn)地理學科的有效教學。
一、加強師生溝通,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地理課堂是一個互動性課堂,每節(jié)地理課的順利完成都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配合。在此過程中,初中生對地理課的印象首先在于地理教師,因為在學習地理課之前,學生首先看到的是地理教師,他們很可能會因為地理教師而對地理課形成一個好惡傾向。假如初中生很喜歡地理教師,那么他們很可能就會對接下來的地理教學產生興趣,從而在課堂上以飽滿的情緒來回應教師的教學,順利完成學業(yè);假如初中生們對地理教師的印象不好甚至是厭惡的話,他們很可能會連帶著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不愿意好好聽老師講解。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平時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要注意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好的印象,從而產生聽自己講課的興趣。
首先在教學課堂上,當講到《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課時的內容時,教師不要只顧自己在講臺上按照課本的內容不停地講解,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上不與學生進行對話,這是不可取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爻鲆恍┧伎碱},如“世界上的氣溫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規(guī)律嗎?”等等類似的問題,然后與學生一起展開討論,在共同分析交流中得出問題的答案。其次,一節(jié)地理課結束以后,教師也不要認為自己與學生就沒有什么關系了,在課下的時候,地理教師也要加強與初中生的交流,幫助他們解答不懂的作業(yè)題目,或者只是聽學生們說一說生活中的煩惱等等。在以上兩方面的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對地理教師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感受到教師的魅力,從而對其課堂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聽其講課。
二、聯(lián)系生活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會產生一定的枯燥感,地理學科的學習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初中地理教師都會認為課堂就是課堂,生活就是生活,兩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因此在地理教學課堂上具有一定的嚴肅性是極其正常的。但是初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如果地理教學課堂過分嚴肅、學科性強的話,學生很可能會因為枯燥而漸漸失去興趣,不再想跟隨教師的講解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學習。因此,在具體進行地理教學時,初中地理教師就需要適時地結合學生們的生活實際,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個生動的學習情境,促使其產生學習的興趣。
舉例說明,當初中地理教師進行到《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課時,其中一項教學目標即是了解氣溫的變化和氣溫的平均值,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感受進行講解。教師提問:“同學們感覺一年之中的氣溫都一樣嗎?一天之中從早晨到晚上氣溫有沒有什么變化?”接下來引導學生們回憶自己的生活感受,即“一年中夏天最熱,冬天最冷;一天之中中午較熱,早晨較冷?!比缓?,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們的親身體會來對氣溫的變化等知識進行具體的講解。在此過程中,熟悉的生活體驗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激發(fā)出對課本知識的探究欲。
三、重視學生主體,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xiàn)階段的學生相比于以前的學生,其獨立意識更強,而且具有強烈的表達欲望和表現(xiàn)欲望,與此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也正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的時期,他們已經不再滿足于教師機械的知識灌輸,而是想要自己與同學一起對知識進行一定的探索?;谝陨锨闆r,假如初中地理教師還是固守原有的教學手段而不加以改進的話,必然會打擊到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自己講解之余為學生們出一些自主探究性題目,讓學生自由結組分析,最后自己努力得出答案,充分挖掘其學習興趣。
舉例說明,初中地理教師在進行到《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理解氣溫的變化與規(guī)律,并能夠畫出變化圖。在完成了基本的課堂講解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些課下的探究性作業(yè),比如“為了使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氣溫的分布這一知識內容,請同學們課下的時候,選擇我們這兒的一座山,分組對不同高度山上的氣溫進行測量,并具體畫圖分析?!痹诖诉^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自主探尋真理,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隨著現(xiàn)階段教師們教育理念的不斷轉變,他們逐漸開始更加考慮學生們的感受,希望學生們在興趣的指引下積極配合自己的教學。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地理教師就需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地理學科興趣教學。
參考文獻:
[1]讓學生愛上地理課[J]. 鄭艷紅. 新課程(中) 2015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