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慧
摘要: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但教育懲戒又是一把雙刃劍,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因此,不能不加限制地使用,還需要大家不斷地探索、完善,從而讓懲戒成為一種教育藝術(shù)。
關鍵詞:學校教育;懲戒;科學
適當?shù)膽徒浔旧砭褪且环N教育手段。教育的一個基本功能是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而懲戒在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方面具有難以替代的價值和功能。 實踐證明,教育懲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和諧發(fā)展。在倡導表揚、獎勵、賞識教育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但在實際操作中,又不能操之過急,應做到穩(wěn)步推進,務求實效,切實消除教育懲戒的負效應。
1 教育懲戒的必要性
針對教育懲戒的必要性,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強調(diào):“合理的懲罰制度不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堅強的性格,能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和人才,能培養(yǎng)學生抵制引誘和戰(zhàn)勝引誘的能力……適當?shù)膽土P,不僅是一個教育者的權(quán)利,也是一個教育者的義務”。正如馬卡連科所說,教育懲戒是良性的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教育懲戒權(quán)的必要性可概括如下:
1.1促進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遵紀守法是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學生只有先學會遵守各種校紀校規(guī),走上社會之后,才能遵守各種法律規(guī)范,適應各種工作制度?,F(xiàn)階段,我們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提倡尊重學生,維護學生權(quán)益,決不意味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的遷就忍讓。因此,對違反紀律的學生要進行必要的懲罰,是促使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良好習慣的客觀要求。
1.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一般而言,“責任”包涵兩個層次的意義:一是指做好分內(nèi)的事情,如履行職責、完成崗位責任等;二是指如果沒有做好分內(nèi)的事,應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義務??梢姡粋€有責任感的人,必須學會承擔沒有做好分內(nèi)之事的不利后果,接受懲罰。今天,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家人的百般寵愛,剝奪了他們承擔責任的機會,使他們普遍缺乏責任心。此時,學校的教育懲戒更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合理的懲罰比一味地贊賞更能使學生學會負責,懲罰的體驗是深刻的,甚至刻骨銘心,從而使孩子們吸取教訓,踏實做好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1.3有利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簡單而言,人格是指一個人在成長發(fā)育過程中所形成的、區(qū)別于他人的、一貫的行為傾向和反應模式,即一個人各種心理特征的總和。所謂“人格不同,猶如其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特點。但健全人格擁有一些共性,擁有健全人格的個體都能夠正確認識自我,具備調(diào)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教育懲戒有利于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學生因違反紀律接受懲罰,接受懲戒的經(jīng)歷讓他們有機會正視自我、改進自我,懲罰的痛苦感受也考驗了他們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讓他們真實地了解生活中既有鮮花、掌聲,也有痛苦、失敗,有利于他們超越自我,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2 教育懲戒的科學性
教育懲戒雖然是一種特別的教育,但懲戒手段需慎重,要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度,不能超越“紅線”,不能將其等同于允許針對學生的暴力。在教育懲戒方法上,要講究藝術(shù)、技巧,要因人施懲,不能方式簡單、單一,不加區(qū)別地“一刀切”。在教育懲戒態(tài)度上,要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孩子,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好就不懲戒,學生成績差就多懲戒,不能讓學生感到老師“偏心眼”“厚此薄彼”。
2.1變無情懲戒為有情操作。
教育的藝術(shù)是愛的藝術(shù),在以愛為基礎的前提下,教育需要適當?shù)膽徒?。但教育中的懲戒并不是無情和殘酷的,實施教育懲戒的前提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要打下深厚的感情基礎,使受教育者深刻地感受到來自教育者的無私關愛。這就需要每一名教育者以一顆誠摯的愛心去溫暖、感染學生,而且能被孩子覺察和接受,能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這樣,老師的情、理也就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使之能按老師的教育意圖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真正幫助孩子身心健康地快樂成長,為實施教育懲戒打好感情基礎。
2.2教育懲戒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要通過家校溝通,讓家長明白,懲戒是相對獎勵而言的,能讓學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能做,兩者缺一不可。家長應該理解老師合理范圍內(nèi)的懲戒,是為了讓學生在未來能更好地適應和管理社會,必須幫助學生學會面對失敗和懲戒,讓學生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失敗、懲戒。
2.3教育懲戒要把握好時機和場合。
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生,平時都處在相對的心理平衡狀態(tài)。當原有的心理平衡被打破的時候,正是他們最容易接受教育的時候,也就是教育的最佳時機。一個犯了錯誤的學生,在周圍一片批評聲中,原有的滿不在乎的心理平衡被打破,就是教育的最佳時機。但如果老師實施懲戒沒有標準,或者行為太過激進,過于草率就可能適得其反。特別是不能搞秋后算賬,不能揪著學生過去的問題不放,這會讓學生認為老師的教育是故意找茬、跟他過不去,從而產(chǎn)生對立情緒。要讓他明白,懲戒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懂得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并非僅僅為了“教訓”和“報復”。此外,教育懲戒要與激勵等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用,才能相得益彰。
3 小結(jié)
教育懲戒權(quán)是教師擁有的合法權(quán)力,教育懲戒權(quán)的運用有利于促進學生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感,并塑造孩子們健全的人格。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快制定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 進一步明確教師教育懲戒的合法性,清晰界定教育懲戒權(quán)的范疇,并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將教育懲戒納入良性發(fā)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梁東榮;教師懲戒權(quán)存在的合理性及實施初探[J];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08期
【2】李秀娟;“教育懲戒”研究述評[J];當代教育科學;2005年13期
基金項目:
河南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科學懲罰與中職學生德育的關系研究;項目批準號:ZJB17150;項目類別:規(guī)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