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生 黃洲 符平仲 劉懷忠 林瑾
【摘要】 目的:探究評價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用于體檢的意義。方法:選擇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間,在本院接受健康體檢的116例人員選為此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比較所有體檢人員的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結果,分析不同年齡段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情況、不同性別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情況,并對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對冠狀動脈分支的顯示質量進行評估。結果:116例體檢人員中,采用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冠狀動脈正常21例,占18.10%;冠狀動脈病變陽性95例,陽性檢出率為81.90%。其中冠狀動脈病變輕-中度狹窄共70例,重度狹窄15例,單純肌橋病變10例。在不同年齡段分布方面,年齡>40歲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發(fā)生率更高,明顯高于年齡≤40歲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分布方面,男性患者的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寶石能譜CT對冠狀動脈成像的顯示總質量評分為(3.64±0.76)分。結論: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快速以及便捷的臨床成像方法,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可有效對冠心病進行早期篩查,且顯像質量較高,值得在今后體檢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寶石能譜CT; 冠狀動脈成像; 體檢; 冠狀動脈狹窄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gemstone energy dispersiv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hysical examination.Method:A total of 116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15 to December 2017.The distribu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gemstone energy dispersive computed tomography(EDS)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of all people in physical examination.The display quality of coronary artery branching by gemstone energy dispersiv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evaluated.Result:Among 116 medical examiners,21 cases(18.10%) had normal coronary artery.A total of 95 cases(81.90%) were positive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re were 70 cases of mild to moderate stenosis of coronary artery,15 cases of severe stenosis and 10 cases of simple muscle bridge disease.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patients over 40 years ol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age≤40 years old(P<0.05).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in 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P<0.05).The total mass score of sapphire CT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3.64±0.76)scores.Conclusion:As a noninvasive,rapid and convenient clinical imaging method,gemstone energy dispersive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can be used to scree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ffectively,and the qual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maging is high,which is worth of popularizing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Gemstone energy dispersive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Foshan Sans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F(xiàn)oshan 528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8.019
在臨床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陌l(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作為一種常見的多發(fā)性疾病,其發(fā)病群體逐年呈年輕化趨勢。冠心病屬于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在臨床中,存在絕大部分患者的并不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對于無癥狀的心肌缺血,表示冠心病的預后效果不佳[3]。鑒于此,對冠心病應早期診斷,并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以及藥物指導,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對于冠心病的診斷,臨床仍舊以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診斷結果為“金標準”[4]。然而由于冠狀動脈造影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耗費時間較長,所需費用較高,患者以及臨床醫(yī)生難以完全接受[5-6]。鑒于此,臨床應尋找有效、適用性強的檢查方法,以提高冠心病的臨床檢出率。隨著多層螺旋CT檢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無創(chuàng)檢查成為可能[7]。本院經(jīng)引進寶石能譜CT機后,在冠心病的診斷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近年來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已經(jīng)成為對于心臟疾病檢查的一站式方法,其具有廣闊的使用前景,可進一步探究[8]。此次研究中,將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間的在本院體檢人員中的116例作為觀察對象,通過分析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的檢查結果,評價其在體檢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在本院體檢中心接受體檢的人員,隨機抽取116例進行觀察,抽取時間為2015年10月-2017年12月。納入標準:(1)所有體檢人員均伴有竇性心律不齊癥狀;(2)年齡均≤80歲;(3)臨床資料均齊全者。排除標準:(1)合并心律失常、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2)對碘造影劑過敏者;(3)不能自主呼吸者;(4)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此次研究提案已經(jīng)上交至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且經(jīng)過審核批準開展,研究對象均對本次研究流程了解,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掃描前,做好準備工作。由于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容易受受檢者的心率影響,因此需要先對其心率進行檢查。對于心率<70 次/min的受檢者,其檢查過程中可獲得較為良好的顯像質量。對于心率>70 次/min受檢者,應在掃描前30 min,給予酒石酸美托洛爾口服,劑量為25 mg,其目的是將心率控制在70 次/min以下。
掃描方法[9]:使用的寶石能譜CT機,GE Discovery CT750HD型號。對比劑選擇碘海醇,370 mgI/mL。掃描時,先對受檢者的胸部進行掃描,以確定其心臟的掃描方位,主要在氣管隆突下方1 cm處,直至其膈下的2 cm處。完成平掃后,設置各項參數(shù),隨后進行增強掃描。在掃描期間,囑咐受檢者屏氣,時間控制在8~12 s,對其掃描獲得的心電信號進行詳細記錄。使用雙筒高壓注射器,由肘靜脈將對比劑注入。注射的流速為每秒5.0 mL,對比劑總使用量一般控制在50~70 mL。重建時,應選擇偽影較少的部位,保證橫軸位時相最清晰,采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對圖像進行重建。掃描后,將獲得的圖像上傳至工作站(ADW4.6)。經(jīng)過軟件處理后,對圖像進行三維重建,主要采用容積再現(xiàn)(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軟件。 掃描結束后,由至少3名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高年資影像學醫(yī)師,對圖像進行診斷以及評價。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3.1 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體檢人員的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結果,分析不同年齡段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情況、不同性別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情況,并對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對冠狀動脈分支的顯示質量進行評估。
1.3.2 評價標準 冠狀動脈狹窄:對狹窄血管的近心端正常血管的直徑以及狹窄血管的直徑進行測量,使用專業(yè)的分析軟件,判定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引用國際通用的直徑法,冠狀動脈狹窄分級標準:管徑狹窄<50%表示輕度狹窄;管徑狹窄≥50%,但<75%,表示中度狹窄;管徑狹窄≥75%,表示重度狹窄;管徑狹窄為100%,表示血管閉塞。
冠狀動脈分段:參照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冠狀動脈分段法,右冠狀動脈(RCA):包括1~4段;左主干(LM)及左前降支(LAD)包括5~10段;左回旋支(LCX),包括11~15段。
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冠狀動脈分支顯示質量評分:采用5分制。其中0分表示圖像存在嚴重偽影,顯示質量糟糕,無法分析冠狀動脈;1分表示血管管壁模糊,部分血管存在錯層偽影,圖像顯示質量差;2分表示圖像質量一般,不存在錯層或者階梯狀偽影;3分表示圖像顯示質量基本滿意,存在輕度邊緣模糊,無偽影;4分表示圖像顯示質量非常滿意,血管充盈且連續(xù),不存在偽影。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男76例,女40例;年齡30~80歲,平均(52.36±10.27)歲。其中支架植入者10例,冠狀搭橋者2例。
2.2 寶石能譜CT檢查結果 116例體檢人員中,冠狀動脈正常21例,占18.10%。冠狀動脈病變陽性95例,陽性檢出率為81.90%。其中冠狀動脈病變輕-中度狹窄共70例,見圖1;重度狹窄15例,見圖2;單純肌橋病變10例,見圖3。
2.3 不同年齡段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情況 以受檢者不同年齡方面對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受檢者年齡>40歲者的冠狀動脈狹窄發(fā)生率明顯更高,與年齡≤40歲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不同性別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情況 在不同性別方面分析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分布發(fā)現(xiàn),男性受檢者的冠狀動脈狹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女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對冠狀動脈分支的顯示質量評分 同一支冠狀動脈的近、中段病變評分高于遠端病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冠心病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近年來,發(fā)現(xiàn)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具有年輕化發(fā)展傾向。冠心病同樣為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此,臨床應加強對該疾病的早診斷、早治療,改善患者預后[10-11]。
對于冠心病的診斷,冠狀動脈造影為公認的“金標準”。然而由于該方法有創(chuàng)操作,且費用較高,臨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12]。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的成像方法,CT冠狀動脈成像可將冠狀動脈各支起源以及空間的位置關系顯示,直觀性較強。可利于冠狀動脈的全方位重建,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以及血管壁的特點均可有效顯示。不僅如此,可清晰對血管周圍的結構顯示,在判斷管腔狹窄程度方面具有積極意義[13-14]。
在診斷冠狀動脈內(nèi)斑塊方面,寶石能譜CT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其探測器采用寶石制作而成,閃爍體的采集速度快,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探測器,可縮短采集時間,提高時間分辨率[15-16]。在判斷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方面,寶石能譜CT同樣具有積極意義,可通過CT測量值,對斑塊的成分進行判斷。寶石能譜CT對于同一支冠狀動脈的近、中段病變圖像顯示質量評分明顯高于遠端病變,說明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可獲得較好的圖像質量[17-20]。
本研究中,將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應用于體檢中,發(fā)現(xiàn)116例體檢人員中,共檢出冠狀動脈病變陽性檢出率為81.90%。不僅臨床冠狀動脈病變異常檢出率高,其可判定其在不同年齡和性別中的分布。對于年齡>40歲體檢者,其冠狀動脈狹窄發(fā)生率為67.37%,明顯高于年齡≤40歲者(P<0.05)。在不同性別方面,男性冠狀動脈狹窄發(fā)生率為68.42%,明顯高于女性(P<0.05)。該結果可有效證明上述觀點,說明在體檢中,使用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可獲得較高的診斷價值,為臨床體檢提供更多信息。
參考文獻
[1]關長旭,宋瑞娟,劉智君,等.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對心肌橋-壁冠狀動脈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6,17(5):433-436.
[2]高玉杰,王杰,丁國成.寶石能譜CT追蹤凍結技術對改善中等心率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量的作用[J].醫(yī)學綜述,2017,23(21):4356-4360.
[3]管彬,鐘唐力,劉啟榆,等.寶石能譜CT雙低劑量在冠脈CTA成像中的臨床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6,37(12):1399-1402.
[4]苗振偉,張璋,李東,等.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造影評估不同程度冠狀動脈狹窄的動態(tài)體模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6,44(7):869-873.
[5]陳奕男,秦將均,覃群,等.寶石能譜CT冠脈成像在隱匿型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斑塊性質判斷中的價值[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11):2159-2161.
[6]馮澤瑞,謝華磊,王芬,等.寶石能譜CT評價冠脈支架再狹窄的臨床研究[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71-73.
[7]歐敏,周海軍,孫穢.寶石能譜CT和冠狀動脈造影在冠心病診斷中的對比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12):21-24.
[8]張武.寶石能譜CT成像在不同組織來源、病理類型腫瘤及其轉移淋巴結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8):813-815.
[9]孫毅,周海軍,方婷,等.運用128層寶石能譜CT探討斑塊性質與心絞痛類型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7,19(5):697-700.
[10]卜玉蓮,張歡,潘自來,等.能譜CT參數(shù)在評估局部梗死心肌圖像質量中的研究[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6,25(3):279-286.
[11]劉琪,郝菲,竇勇,等.能譜CT在鑒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非鈣化斑塊成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7,15(5):520-522.
[12]賈艷榮,張浩亮,徐彥東,等.低管電壓、低濃度對比劑冠狀動脈CTA檢查的可行性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6,26(9):1573-1577.
[13]陳嬌,管彬,王晉秋,等.寶石CT常規(guī)模式與能譜模式冠狀動脈成像質量對比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7,33(24):3738-3740.
[14]何霖,萬正國,尹喜,等.低濃度低劑量對比劑寶石能譜CT肺動脈成像的初步研究[J].放射學實踐,2016,31(1):59-63.
[15]鄧明,王良,張進華,等.寶石能譜CT多參數(shù)成像在鑒別前列腺癌與前列腺增生結節(jié)中的價值[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6,35(1):118-122.
[16] Fuchs T A,Stehli J,Dougoud S,et al.Coronary artery calcium quantification from contrast enhanced CT using 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and material decomposition[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4,30(7):1399-1405.
[17] Song I,Yi J G,Park J H,et al.Virtual Non-Contrast CT Using Dual-Energy Spectral CT: Feasibility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ing[J].Korean J Radiol,2016,17(3):321-329.
[18]李彬,鄒毅,鄒三明,等.GE128層寶石能譜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與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狀動脈狹窄的對比分析[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5,43(2):45-49.
[19]付建軍,杜凡,趙冬青,等.寶石能譜CT冠狀動脈成像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5,36(6):367-370.
[20]管彬,鐘唐力,劉啟榆,等.寶石能譜CT雙低劑量在冠脈CTA成像中的臨床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6,37(12):1399-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