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
8月24日傍晚,一支名為“the Tetorapodz”的樂隊在紅磚美術館園林區(qū)的湖面上表演,搖滾樂打破了場地的靜謐,而其中的鼓手便是本次展覽的主人公日本藝術家加藤泉,他和他的四名藝術家朋友奉獻了這場即興演出。這是加藤泉在中國的首個大型個展,也是對他自己近20年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中首次階段性梳理和總結,展示藝術家過去十年創(chuàng)作的50余件作品。
加藤泉以繪畫為起點,分別在2003年及2012年把樟木雕塑和軟塑膠雕塑納入到創(chuàng)作中。他的作品特征鮮明——人像輪廓普適,時而雌雄同體,四肢纖長,姿態(tài)詭譎。這些仿佛源自異世界的人像,皆由藝術家用手指將油畫顏料涂抹在畫布上而來。作品的呈現(xiàn)方式和藝術家的生長環(huán)境不無關系。加藤泉成長于日本西南部沿海的島根縣,是日本古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飽含濃郁的精靈崇拜傳統(tǒng)。作為日本原始宗教的神道教,屬于泛靈多神信仰,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祗。本次展覽的展廳四周還有加藤泉標志性石雕系列作品,石雕系列始于2016年,旨在描述自我、他人和自然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此次特別與歷史悠久的手工石版畫結合,將神道教的信仰帶入三維空間,即所有東西甚至包括石頭和紙張在內(nèi),都具有靈性。他還為此次展覽全新定制的織物系列《無題》(2018),在紅磚美術館園林區(qū)駐地創(chuàng)作,兩件石雕都因地取材,拾取自北京郊區(qū)當?shù)氐氖牟唤?jīng)雕琢改造,直接以顏料進行繪制。
“在日本,我很少有機會在這么大的美術館進行展覽,這一次我非常有干勁,很積極地做了新的創(chuàng)作,駐地創(chuàng)作的這些嘗試對于我來說都是非常新的挑戰(zhàn),包括展示的方法?!奔犹偃t遜的說,“我雖然不安,最后展示出來非常驚喜,超出了我的預想,非常期待觀眾會怎樣看我的作品?!?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9/26/qkimagesbjqnbjqn201838bjqn20183813-2-l.jpg"/>
加藤泉
1969年出生于日本島根縣,1992年畢業(yè)于武藏野美術大學油畫系,現(xiàn)在東京和香港工作生活。自2000年代起,加藤泉藉其不斷創(chuàng)新的作品在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展覽中贏得了廣泛關注。2007年,他受邀參加了由羅伯特·斯托爾策展的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加藤泉的作品已在眾多國際知名博物館和機構展陳,包括法國梅斯蓬皮杜中心、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德國柏林戴姆勒當代藝術收藏、俄羅斯莫斯科現(xiàn)代美術館、美國紐約日本協(xié)會、香港大館、紅磚美術館(北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