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陽 鄧開發(fā)
〔摘 要〕功能齊全、色彩豐富對于老年人來說,現(xiàn)代智能手機有許多應用界面都不符合其思維習慣和操作習慣。目前,針對老人的界面設計,基本限于設置緊急按鈕、添加快捷鍵和放大屏幕字體等。應深入了解老年人更深層次的需要,改進手機應用界面的設計,使其實現(xiàn)更好的互動,更加便捷。
〔關鍵詞〕老年人;操作習慣;界面設計;交互應用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中國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觀念的更新,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隨之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如今的老年人心態(tài)越來越年輕,思想越來越先進,觀念越來越新穎,愿意體驗現(xiàn)代信息生活,享受信息革命帶來的好處。智能手機作為現(xiàn)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個人設備,在老年人中一樣被普遍使用。但隨著信息時代不斷更新,各種界面設計五花八門,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手機時難以克服認知和操作習慣的差距。界面設計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媒介,是解決老年人與智能手機認知鴻溝的重要途徑。本文基于功能手機①界面設計的方法,分析功能手機界面交互設計的特點,并根據(jù)老年人的操作習慣,提出智能手機界面的交互設計原則,為智能手機與老年人的交互提供重要參考。
一、老年人對智能手機交互的困惑
在使用新手機之前,老年人對是否能更好地操作新手機十分缺乏安全感。由于對手機的工作原理不能很好地理解,很多老人在使用新技術的過程中會對產(chǎn)生的錯誤提示表示焦慮。研究表明,老年用戶對于失敗和不了解的情況更敏感,但年輕用戶在測試中顯得不那么敏感。年紀較大的用戶如果使用新界面遇到困難,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解決問題,如果任務復雜,他們會變得更加緊張。智能手機強大而復雜的操作模式、眼花繚亂的界面元素、多樣化的功能、復雜的交互過程,是老年人的使用瓶頸。
智能手機在老年人中的利用率低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他們的年齡帶來的問題:身心衰弱,幾乎不能熟練使用新產(chǎn)品;另一方面,智能手機界面沒有針對老年用戶的特點進行精確設計。大多數(shù)人想到為老年人設計的軟件界面時,他們會認為它只是一個簡單的接口和一個大尺寸的按鈕,其實這對于老年用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二、老年人手機感知注意與記憶特征
1.手機交互界面的感知特征
邁入老年,人體的所有器官功能都有明顯的下降,包括大腦、骨骼、皮膚等生理機能,以及感覺系統(tǒng)。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視覺系統(tǒng)惡化,導致視網(wǎng)膜成像退化。如果透鏡的密度和硬度增加,瞳孔的直徑減小,透鏡的透明度、視網(wǎng)膜感光性能將會下降,減少光受體導致視覺系統(tǒng)中的感光體所接收的信息弱,視覺系統(tǒng)的下降。老年人瞳孔最大擴張量是青少年瞳孔擴大的2/3,所以瞳孔擴張不好。因此,老年人很難看到年輕人能看清的東西,辨別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老年人眼睛的晶狀體發(fā)黃會降低對顏色的感知,通常會過濾短波,這意味著藍色難以進入眼睛。所以許多老年人較難分辨藍色和綠色。
2.手機交互界面的注意特征
當手機界面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時,人們往往會被許多刺激元素吸引,并被這些刺激元素分散注意力。其中一兩個刺激對我們的眼球特別有吸引力。這種刺激區(qū)域被稱為焦點區(qū)域,在焦點區(qū)域的刺激很容易被注意到,而在焦點區(qū)域之外的其他刺激是模糊的,有些甚至被忽略。而老年人的注意力分配和轉(zhuǎn)移方面存在一些困難。當有太多的信息需要接收時,老年人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搜索信息時,他們可能會漏掉重要的信息。設計師應該根據(jù)老年人的特點設計界面和交互方式,并試圖彌補他們的不足。針對老年人的注意特點,提出了兩種設計原則:
(1)減少接口上的信息量,并將信息導入到屏幕的左上角。過多的信息會分散人們的注意力,減少冗余信息,從而避免遺漏重要信息。
(2)增加刺激和背景之間的對比。找到目標、鎖定焦點、減少搜索時間。規(guī)則的形狀可以突出目標,目標和不同背景的顏色也可以突出目標。
3.手機交互界面的記憶特征
對于使用手機的老年人來說,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他們無法記住龐大的信息量及復雜的使用路徑,以至于無法鎖定目標。提高老年人對智能手機界面的記憶能力,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改進:
(1)使用圖像記憶,老年人的記憶能力較差,設計師可以將菜單中的圖標形象化,使老年人更容易記住。
(2)突出圖形與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用戶對手機特定功能的理解對其記憶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手機應用的界面交互設計原則
如今老年人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習慣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很多老年人都愿意嘗試新鮮的事物,樂于學習和跟上時代的潮流。正確的引導老年人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學習看微博、寫評論、網(wǎng)上購物、在線就醫(yī),不但能感受到信息時代帶給人們的便利,也能讓他們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智能手機已成為手機市場的主流,功能繁多,具有很好的擴展性和豐富用戶界面。老年人對移動電話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電話、鬧鐘、收音機和緊急電話等單一功能,除了字體大、容量大、按鍵大之外,老年人的智能手機設計也要適應新時代老年人新的生活需求。
1.以老年人為中心的交互設計原則
在設計普通消費者手機交互時,用戶反饋模型是交互界面中考慮的重要對象之一。老年人在操作習慣和心理上有獨特的特點,因此在反饋模型中要注意其獨特的特點。首先,在操作前要有一定的預見性,這樣老年人就不會害怕犯錯,也不會感到沮喪。其次,在與手機互動的過程中,老年人可以有一種親密感,感受到交流的樂趣。第三,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手指關節(jié)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感,因此在與手機互動的過程中,需要讓老人覺得操作具有理想的效果。
2.老年人手機應用交互分析與實現(xiàn)
一般來講,老年人更喜歡簡單的界面和交互,而不是眼花繚亂的交互方式和界面。因此,設計師應該盡量減少接口選項的數(shù)量,首先只提供老年人必備的功能,還必須要有提醒刪除所有其他無用或困難程序的功能。二級界面應該簡單大方,不使用復雜的模式作為背景,整個界面設計應該清晰明了,避免錯誤。集中用戶經(jīng)常使用的功能并將它們放置在一個容易找到的位置,用戶可以避免由于來回切換界面而導致的錯誤。例如,當聯(lián)系人信息進入界面時,用戶可能會有信息,將這些統(tǒng)一地管理操作放在一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用戶操作或操作錯誤后,界面應反饋用戶當前狀態(tài),以便用戶實時掌握手機狀態(tài)。
結(jié)?語
本研究通過老年人的操作習慣來研究智能手機應用的交互設計,分析老年人的操作習慣、認知需求,以提高產(chǎn)品的可用性。讓產(chǎn)品適應用戶的行為,改善人與產(chǎn)品的關系,是設計師最重要的任務。不能低估老年人對智能手機的需求,要提高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機的能力,增加他們的愉悅感,同時減輕老年人操作時的思想負擔。
注 釋:
①功能手機,是一種功能較簡單的手機,運算能力與功能略遜于智能手機,功能比較純粹,主要用來打電話、發(fā)短信、顯示時間等。在功能手機上可以執(zhí)行一些應用程式。然而,它能夠應用的應用程式界面遠比智能手機少,也不能執(zhí)行原生程式(native program),這些程式多半是基于JAVA ME或BREW。主要適合老人和兒童使用。
智能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tǒng),獨立的運行空間,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導航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wǎng)絡來實現(xiàn)無線網(wǎng)絡接入。
參考文獻:
[1]袁蕾.基于感知的老年人智能手機交互界面設計與操作流程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05):92-94.
[2]李林芳.基于目標導向的老年人智能手機界面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3.
[3]彭利萍.老年人智能手機界面設計研究[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02):90-91.
[4]張明明.老人手機的人機交互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15.
[5]曹麗麗.基于老年人認知特征的手機界面研究設計[D].西北大學,2011.
[6]葉冬冬.老年人智能手機場景式界面交互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