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 明
眾所周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教授有句口頭禪“我不知道”,這并不是他的隨意應付,而是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使然。
“我不知道”的來歷始于2004年11月7日。那天,丁肇中應邀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師生做報告,報告內(nèi)容是關于尋找太空中的反物質(zhì)和暗物質(zhì)。一個小時的精彩報告后,按慣例要回答師生的提問。
學生提問:“您覺得人類在太空中能找到暗物質(zhì)和反物質(zhì)嗎?”
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
學生提問:“您覺得您從事的科學實驗有什么經(jīng)濟價值嗎?”
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p>
學生提問:“您能不能談談物理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丁肇中回答:“我不知道,所以沒辦法談?!?/p>
在回答“我不知道”時,丁肇中表情自然誠懇,沒有任何明知不說的矯揉造作。在場師生大感意外,短暫的沉默后有人竊竊私語起來。丁肇中察覺到了大家的反應,微笑著說:“我不知道的事情絕對不能去主觀推斷,而最尖端的科學很難靠判斷來確定是怎么回事?!焙喍潭綄嵉脑捳Z,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從此,丁肇中就有了“我不知道”教授的雅稱。
2014年11月12日是中山大學建校90周年校慶日,學校邀請丁肇中為師生演講,講述自己在實驗物理學方面的心路歷程。在短短20分鐘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丁肇中總是側(cè)耳傾聽,回答問題則言簡意賅,又非常謙虛。
問:“您的研究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意義?”
丁肇中:“我不知道?!?/p>
問:“您怎么看待一些認為意識對物質(zhì)有影響的說法?”
丁肇中:“我不知道?!?/p>
問:“您怎么看弦理論等物理學新理論?”
丁肇中:“我不知道?!?/p>
一名老師問道:“中國的實驗物理在5~10年內(nèi)將是什么走勢?”
丁肇中:“我不知道。雖然我常到中國來,也有許多合作,但我還是住在國外,確實不了解情況。只有生在這里長在這里,對這里的一切都很了解的人才能說出自己的觀點?!?/p>
當有學生問到他關于失敗的實驗經(jīng)歷時,丁肇中微微一笑說:“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失敗的實驗?!?/p>
他說,每當他做實驗時,他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會待在實驗室里,想象可能會出現(xiàn)的錯誤,然后在實驗過程中避免這樣的錯誤?!皧W運會有金銀銅牌,但自然科學界不會承認第二名,因此不存在犯錯的機會?!?/p>
在回答學生“為何要研究宇宙的起源,這對世界、人生有意義嗎?”時,丁肇中再次回答:“我也不知道我的研究有什么用?!?/p>
他舉例說:“20世紀初,科學家們研究量子力學時,并不知道幾十年后這可以應用到激光、通信中?!彼€將基礎研究比作金字塔的基石,在他看來,所有技術的發(fā)展都生根于基礎研究中?!叭绻粋€社會將自己局限于技術轉(zhuǎn)化,那么過了一段時間,當基礎研究無法提供新的知識和現(xiàn)象,就沒什么東西可轉(zhuǎn)化了。”
丁肇中最后說:“雖然我現(xiàn)在也不知道這樣的研究對將來會產(chǎn)生什么意義,但我做這項工作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差別所在?!?/p>
也正是“不知道”激發(fā)的強烈好奇心,使丁肇中不斷探索“不知道”的領域,為人類揭開了許多的“不知道”,并最終成為享譽全球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