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臟病之一,近年來,其高發(fā)病率和高致死率嚴重威脅病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深入研究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迫在眉睫。目前,臨床主要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冠心病,如瑞舒伐他汀等。中藥因價格相對便宜、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較高特點越來越受到關注。虎杖苷又稱虎杖結晶四號或白藜蘆醇苷,是從傳統(tǒng)中藥虎杖提取分離得到的單體[1]。近年來國內(nèi)外關于虎杖苷藥理作用的報道越來越多,相關研究表明,虎杖苷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如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冠心病、心律失常、動脈粥樣硬化等[2-4]?;⒄溶漳軘U張心、肺、腦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減輕自由基反應對病人組織的損傷作用[5]。
大量研究均已證實,核因子-κB(NF-κB)和炎癥因子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6]。NF-κB的主要功能是啟動基因轉錄,炎性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是NF-κB調(diào)節(jié)的轉錄產(chǎn)物之一[7]。NF-κB通過對下游炎性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等基因的轉錄調(diào)控,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故抑制NF-κB的活化和下游炎癥因子表達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療。本研究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120例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討虎杖苷治療冠心病的作用機制,觀察虎杖苷對冠心病病人NF-κB和相關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120例冠心病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冠心病診斷標準:所有病人均經(jīng)冠狀動脈CT檢查或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訂的WHO標準;病人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未完成全程治療或失訪者;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等其他重大疾病病人;合并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病人;由于病情惡化需要調(diào)整治療方案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齡53歲~83歲(71.8歲±3.5歲);病程1.5年~8.0年(4.8年±1.8年)。對照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齡58歲~92歲(70.6歲±3.9歲);病程1.0年~7.0年(4.4年±1.7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冠心病常規(guī)治療,如阿司匹林、美托洛爾等;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虎杖苷(購自南京青澤生物技術公司)治療,每次20 mg,每日1次。
1.3 觀察指標 采用超聲心動圖測量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8],包括心臟指數(shù)(CI)、心排血量(CO)、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等。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血清NF-κB和炎癥因子如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9],所有ELISA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測定時嚴格按試劑盒操作進行。
1.4 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參考相關文獻,顯效: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上升>0.26 mmol/L,或三酰甘油(TG)下降>40%,或總膽固醇(TC)下降>20%;有效:HDL-C上升0.10 mmol/L~0.26 mmol/L,或TG下降20%~39%,或TC下降為10%~20%;無效:HDL-C上升<0.10 mmol/L,或TG下降<20%,或TC下降<10%[10]。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1.67%與76.67%,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前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I、CO、LVEF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LVEDd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試驗組CI、CO、LVE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LVEDd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2.3 兩組NF-κB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NF-κB和炎癥因子MCP-1、TNF-α和IL-6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F-κB和炎癥因子MCP-1、TNF-α和IL-6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NF-κB和炎癥因子水平比較(±s)
近年來國內(nèi)外關于虎杖苷藥理作用的研究報道越來越多,相關研究表明虎杖苷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如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冠心病、心律失常、動脈粥樣硬化等[11]?;⒄溶漳軘U張心、肺、腦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減輕自由基反應對病人組織的損傷作用,還可抑制細胞凋亡等[12]。目前研究顯示,虎杖苷的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13]:①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②抑制自由基產(chǎn)生,減輕病人組織損傷;③抑制細胞凋亡。
大量研究均已證實NF-κB和炎癥因子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14]。NF-κB的主要功能是啟動基因轉錄,炎性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是NF-κB調(diào)節(jié)的轉錄產(chǎn)物之一。NF-κB通過對下游炎性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等基因的轉錄調(diào)控,在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5]。有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病人血漿炎癥介質(zhì)及細胞因子顯著升高,可見炎癥反應與冠心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16]。故抑制NF-κB活化及炎癥反應有助于冠心病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91.67%與76.67%,P<0.05)。兩組治療前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I、CO、LVEF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升高(P<0.05),而LVEDd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試驗組CI、CO、LVEF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LVEDd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NF-κB、MCP-1、TNF-α和IL-6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病人NF-κB、MCP-1、TNF-α和IL-6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虎杖苷治療老年冠心病病人效果確切,可降低NF-κB和炎癥因子MCP-1、TNF-α和IL-6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