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內(nèi)心所向往的地方,都是詩意的遠方。而我的的詩和遠方,都漂浮在天池塘。那里不僅有絢麗斑斕的花海,有動人心魄的美麗傳說,還是一方靜謐的凈土,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
我心中的天池塘林區(qū),地處云南會澤縣待補鎮(zhèn)南面,海拔3000米。
一、一片馥郁的花海
天池塘林區(qū)的杜杜鵑花,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歲月,信步花間,令人沉醉。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多生于高海拔山區(qū)。該物種全株供藥用,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站在野馬川山頂,目之所及,盡是花的世界,杜鵑的海洋。它們?nèi)湟粓F,五朵一簇,連成一片,恣意盛放,紅得似火,粉得燃霞,白得賽雪。
這一眼望不到邊的杜鵑花,就像一片散發(fā)著芳香的云霞,微風起,云卷云舒間,漾出一縷縷清香,這清香撲鼻而來,讓人迷醉;又像織女巧手織就的錦緞,色彩明麗,鮮艷奪目;迎風招展的杜鵑花,又像一群群妙齡少女,舞動著柔軟的腰肢,熱情洋溢,活力四射。
特別是顏色紅艷艷的杜鵑花,像一團團火焰在風中跳躍,染紅群山,映紅綠水,不由得讓人想起小時候和小伙伴們一起摘杜鵑花吸花蜜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于是,這眼前的花,便不止是花,仿佛是失散多年的朋友,今又重聚,怎能不令人欣喜?
“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有花堪賞直須賞,莫負春光,莫負杜鵑。
二、一個美麗的傳說
天池塘位于會澤縣待補鎮(zhèn)野馬林場天池塘林區(qū),面積約400平方米。民間傳說乃天神下凡清修之地,又因其海拔較高,似隱于天空,故名天池塘。據(jù)《東川府志》記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三月,隕星落于野馬村,入地數(shù)天,復躍出,又慢慢陷入泥下,其物“紅潤光軟”,形成的隕石坑即為天池塘。
天池塘靜臥于幽林深處,四周青山環(huán)抱,樹木森郁。池水清幽,終年不枯不溢,頗為神奇。
站在山上俯瞰天池塘,它的形狀被地勢和水草一分割,頗似太極圖:陰陽兩魚互相糾纏在一起?!肚f子·內(nèi)篇·逍遙游》記載:“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溟。南溟者,天池也。”此天池雖非彼天池,但天地造物,自有其因緣,人生煉化,自有其過程。此地取名天池塘,也算天作之合吧!
關于天池塘,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早年間,野馬人每家辦紅白喜事時缺碗少筷,只要到天池塘誠心焚香跪拜,就能從池里借出碗筷,事后洗凈歸還即可。后有一過路人使壞,從池里借出碗筷后帶走不還,從此就再也沒人能從池里借出碗筷了。此事在村民的心里播下了誠信的種子,時至今日,他們依然用至誠至善的準則來約束自己。
三、一方靜謐的凈土
置身天池塘,猶如方外之人,超然于物外。
風輕輕刮著,蜜蜂“嗡嗡”地忙著,牛羊安閑地咀嚼著,就連那放牛人,也靜靜地躺在山坡上,看遠山如黛村莊如畫,聽微風細語,感白云繾綣。
邀三五好友,賞花,散心。一周的疲憊,竟被微風輕輕拂落?;蚺幕?、拍人,寄情于山水;或靜坐于林中,聽鳥兒歡歌笑語,聽林間松濤陣陣,聽螞蟻和青蟲的對話,聽心跳與風兒和鳴。
天池塘,隱于會澤莽蒼的群山,讓您在靜謐中樂享它安寧的禪意,洗滌塵世熏染的靈魂。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