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的政治課堂所傳授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相關知識,也不只是為了應試教育而學習的,而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對事物的分析水平,進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生活作為教育的基礎,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離不開生活,教育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所以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就是將高中的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的一個過程。作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根據(jù)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掌握的政治知識和生活經驗,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探討出一套適合的教學方案,望能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量的提高與發(fā)展。
關鍵詞:生活;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一、 前言
隨著新課改要求更加推進,高中的政治課堂也隨之進行改變。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就是指在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課文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經驗相整合,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再向學生進行系統(tǒng)講解的過程。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僵硬化教學模式,課堂主要以學生為中心,讓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更加舒適,能夠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 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首先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在為新課程進行提前準備的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提前規(guī)劃,將教學策略提前設計好。也要求學生在進入新課程學習之前,要做好提前的預習。在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要求完全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一味求新,因為在高中政治的系統(tǒng)知識中,有許多的基礎性概念需要學習和牢記,例如商品流通、貨幣的概念、一般等價物是什么,這些基礎性的概念是學生必須學習和理解的,如果無法理解到位,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的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生硬帶入生活實例,而是需要把關聯(lián)的生活實例進行適當?shù)慕忉?,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理解,進而能夠找到與課本中相互關聯(lián)的知識點。高中政治學知識自身就蘊含著生活的一些元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生活實例進行精心挑選,不能馬馬虎虎,這樣才能夠讓教學過程成為高中的政治知識與生活知識的紐帶,進而能夠帶動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在將生活融于課前準備的基礎和前提需要教師對學生有著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進行延伸,將枯燥的高中政治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三、 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課堂的課程導入部分
在進行新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課程導入部分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在一堂課中,精彩的課程導入會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程內容中,激發(fā)學生對未知課程的學習興趣和政治熱情。而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課堂的課程導入部分,是政治教師把政治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將生活中的案例融于整個政治教學的關鍵步驟。把生活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時間作為學習案例帶入課程導入,不僅能夠帶動學生對政治知識內容的學習與掌握,還能夠起到很好的活躍課堂氛圍的積極作用。在將生活帶入課程導入的這個過程中,政治教師不僅能夠創(chuàng)建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與學生進行討論,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課前預習情況,還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對高中政治學知識的新鮮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中政治教師在選擇導入案例時一定要選擇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件,在設計課程導入時也要考慮到是否與整體的知識結構相吻合,在導入方式上要生動、形象、靈活。良好的課程導入能夠使學生在課程的正式內容學習開始前思維就能進入到新知識的情境中去,讓學生對未知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課程導入是教學過程的開端,在整個教學結構中主要的作用是啟發(fā)學生,這個過程不論怎變換,但是都不能脫離知識要點。例如:在高中政治課程第一單元《神奇的貨幣》一課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有關學生們壓歲錢和零花錢的問題,壓歲錢和零花錢都是學生熟知的,然后再深刻一些,就可以問學生,我們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讓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開始這一課的學習,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 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過程中
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將生活融于教學的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將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過程,政治教師要順應新課改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將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體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和探索,提高學生們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帶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發(fā)展,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的學習中來。高中政治教師在展開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組別,讓學生能夠自由地在小組中發(fā)揮才能,展現(xiàn)優(yōu)勢,分組學習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鍛煉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在高中的政治學課本中也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教學案例,但是這些案例相對來說更理想化,無法真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在學習關于樹立正確觀念的課程時,在政治課本中一般出現(xiàn)的事例都是偉人、烈士的英雄事跡,雖然是正確的,但是缺少了時效性,離學生當前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相對比較遙遠,所以在講述英雄事跡的過程中還可以穿插一些與學生們息息相關的事例,這樣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共鳴,促進學生進一步的思考能力,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個過程中政治教師應注意可以適當?shù)匾肷鐣裹c事件,讓學生懂得政治學的重要性,明白生活中同樣融合著政治知識。
五、 將生活融于高中政治學習的教學評價中
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缺少促進學生多方面發(fā)展的評價。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高中的政治課堂成為更加和諧、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在評價的內容選擇上一定是要多方面的,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目的是讓學而生能夠提高學習主動性。
結語:把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是一種符合當前社會需求的有效方法,這種方法將政治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還能夠促進學生政治生活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曉麗.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探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3(8):87.
[2]邱世良.感知生活體驗生活享用生活——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教學三部曲[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10):96-97.
[3]陳萌杉.淺析高中政治科“生活化”教學的實現(xiàn)策略[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2):133-134.
作者簡介:王衛(wèi)東,河北省遷安市,遷安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