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德澤
【摘? ? 要】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就是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關鍵詞】信息技術? 信息素養(yǎng)?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65
筆者現(xiàn)就職于甘肅省永靖縣劉化學校,任八年級信息技術課程,在我的理解當中,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面對這樣的課程,學生如果只面對書本和簡單的電腦程序,就會顯得尤為枯燥。那么,在這種枯燥的環(huán)境中,學習也就大打折扣。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中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理念。教育源自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終歸宿。信息技術課程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資源、題材和范例組織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所以說,怎么樣將信息技術課程與生活化模式相結(jié)合,使我們初中信息技術老師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在這里有幾點感悟。
一、地方特色資源下,創(chuàng)建生機盎然的課堂
根據(jù)永靖縣的地方特色,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重要事件、建筑物、自然景觀、風土人情等,都可以成為我們上課的資源。有了這些熟悉的教學資源的引入,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積極性很高,興趣盎然,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學會操作技能,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在學習POWERPOINT的綜合應用的課堂上,我布置了以地方特色為資源來設計家鄉(xiāng)的宣傳廣告的學習任務,學生們有了以上的基礎,制作了電子作品《可愛的家鄉(xiāng)——劉家峽》,學生的設計情緒非常積極,并且完成的特別有質(zhì)量。并不會顯得太枯燥。
二、電腦游戲資源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就現(xiàn)今社會、現(xiàn)今生活而言,不論是家長亦或是學生,游戲已經(jīng)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個生活因素。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jīng)癡迷于電腦或者手機游戲,同時,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的孩子又在游戲的世界里便顯出了極高的注意力和濃厚的興趣。根據(jù)我對自己所帶的八年級五個班的孩子的觀察和調(diào)查,他們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更多的是喜歡游戲。那么,怎么樣把游戲資源引進信息技術課堂,最終讓孩子們真正的喜歡信息技術課,就變得尤為重要。
為此,我找來了學生愛玩的幾個游戲,比如:QQ堂,傳奇,魔法小英雄等。自己也試著玩了起來,在這些游戲中,我逐漸發(fā)現(xiàn)并認識到,在游戲關卡難度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引發(fā)了學生深度思考和渴望解決問題的欲望,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并激發(fā)了學生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勇氣和信心。這些思想對于我的教學具有很大的啟發(fā)性。于是,我在八年級上冊學習畫圖軟件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嘗試,我把以往用來掌握畫圖工具的多個任務用“游戲闖關”的方式提供給學生,隨著學習難度和參與任務的變化,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發(fā)和提高。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學習模式。而我也真正設想過,我們的信息技術課堂也能像游戲一樣吸引孩子。
三、尊重學生的實際需要,營造和諧向上的課堂
在所有的課堂,甚至是生活中來說,無論學習的是什么本領,當它與興趣產(chǎn)生關聯(lián)的時候是最能提高學習效率的。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我通過各種的途徑來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所想,在我的教學設計中,我也盡我所能的站在學生的角度,使得我的教學設計更加貼近學生。更大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所想所需。并且,在我的課堂上,為了體現(xiàn)民主、輕松、師生平等的氛圍。我盡量不會打斷學生的思維和操作。在課堂上學生之間需要交流,就會留出相應的時間等待。長此以往,我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有了笑聲、掌聲、積極向上的氛圍。
四、融合生活中的細節(jié),改變教師的“權威”和“領袖”的角色
我們傳統(tǒng)觀念下的信息技術課堂,總是會特別顯示教師的“權威”和“領袖”角色??偸撬季S定式,讓學生必須做這件事,必須怎么樣做、怎么樣學,而導致的最終結(jié)果就是,學生不愛學習、不愛想、不愛聽。
其實,我們的信息技術課都是在機房完成的,所以,我們信息技術的教師不必像專業(yè)課老師那樣嚴肅的統(tǒng)治著課堂。信息技術的教師在機房里更應該做一位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更應該成為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朋友。
例如,在機房里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會很習慣地召喚老師解決問題。有時候甚至會拉著老師的衣角告訴我們電腦哪兒出了故障,這個時候更多的是,我們要給予微笑和解決。而這個時候,教師就成了機房里最忙碌的人。每一節(jié)課,都要在五十多個學生中間來回奔波,也正因為這樣,師生之間的交流才體現(xiàn)出了不同的趣味。也正應了一句話:學生信其師,才能信其道。
以上四點,是我在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這幾年里慢慢領會到的一些感悟。我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教學水平也在提高,教學模式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而不論發(fā)生怎么樣的變化,萬變不離其宗。在教學過程中怎么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能力,一直是我們所有學科老師都在深思和研究的方向。在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中,要改變教師的角色定位、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努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信息技術走進生活,讓課堂散發(fā)生活的氣息。我相信,信息技術課堂必將呈現(xiàn)出生機盎然,和諧向上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