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晨瑋
摘 要:幼兒教育要打破傳統(tǒng)教育觀念,在幼兒一日活動教育中,實踐六大解放。讓幼兒盡興的“玩”,盡情的學習、游戲、生活,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描繪出自己眼中的美好。
關鍵詞:幼兒 六大解放 成長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228-01
早在多年以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著名的六大解放理論,六大解放充分考慮了孩子的年齡性格特點,提出了科學性而又針對性的教育方法,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在幼兒園教育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因此在幼兒一日活動中也貫徹著這位偉大教育家的主張。
1 解放孩子大腦使之能想
陶行知認為要解放幼兒的頭腦,好奇好學好問是孩子的特點,世界上有太多幼兒不懂不了解的知識,孩子嘗試著、通過學習、提問不斷的了解、接近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他們總是在不經(jīng)意中提出一些稀奇古怪、有時甚至讓成人詫異的問題如:“小草為什么是綠的?”“蝸牛的嘴到底在哪兒?”“天為什么是藍的?”……作為教師,要讓孩子真切地感到你對他們提問的重視、由衷的贊賞和鼓勵,并與他們一起尋找答案。例如,小班科學活動《沉與浮》中給孩子準備些蔬菜、水果,讓孩子猜猜哪些蔬菜和水果在水里會沉下去,哪些會浮上來。有的認為重的會沉,輕的會浮。教師鼓勵孩子多問為什么讓創(chuàng)造始于問題,繼而思考,找到解決方法。教師要激起孩子的思考欲望,同時在方法上加以引導,讓孩子愿意想,也能想,在想的過程和結果里獲得滿足感,把孩子的頭腦從迷信、成見、曲解、幻想中解放出來。
2 解放孩子的頭腦,引導孩子更科學、直觀的了解這個世界
陶行知認為,一切知識都需要親身學習,通過自己操作、動手來感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教和文字遠不及自己動手來的印象深刻。凡是幼兒教師的都知道區(qū)域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材料進行自主學習的活動,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得到發(fā)展。例如,一次剪紙區(qū)域活動。大家有的照著老師的示意圖剪;有的自己喜歡怎樣剪就怎樣剪。一會會兩個孩子把錚錚頭發(fā)給剪了。教師大聲訓斥,他們認錯了。
放學時教師向家長講述事情經(jīng)過,雖然家長當時沒說什么,但從他們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不悅。教師也很難受。有人建議把“剪紙區(qū)”撤了,但想小朋友對“剪紙區(qū)”的喜愛,又可以促進孩子的動手等能力方面的發(fā)展,最后還是留下小朋友喜歡的“剪紙區(qū)”。隨后我們加強安全教育,家長緊密溝通,達到安全教育的家園一致性??傊?,教師應該首先相信幼兒,相信幼兒的能力,放手幼兒大膽操作,除了引導幼兒注意相關事項,我們應將控制降到最低,這都是因為解放了他們的手,因為“手和腦在一塊兒干,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開始;也是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
3 解放孩子眼睛使之能看
陶行知認為要解放小孩的眼睛,讓小孩學會看,學會觀察。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世界多樣,孩子通過視覺的觀察了解世界。通過觀察,孩子了解了事物的形、色、特性等,從而在大腦中形成了豐富的模型,這也是孩子進行創(chuàng)造的基礎。比如,說表演區(qū)內投放了一些樂器讓幼兒學習復習打擊樂《楊柳青》,我在區(qū)域內貼上《楊柳青》的打擊樂圖譜,圖譜用簡單的符號表示每一種打擊樂器,如:用符號﹋表示串鈴,○表示圓舞板等。在備注中表明這些符號的意思,也可以平時活動中告訴幼兒,這樣形成固定表示方式,幼兒在表演區(qū)就可以自己觀察演奏圖譜自己學習。若是在表演區(qū)內投放新的樂器或新的打擊樂圖譜,幼兒可以通過自己觀察并調動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來學習新的學習內容。
教師應引導幼兒學習觀察,了解圖譜的節(jié)奏型以及節(jié)奏數(shù)量,在與同伴一起進行看圖譜打擊樂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4 解放孩子的嘴使之能說能問
陶先生說:“解放小孩的嘴。小孩有問題要準許他們問。從問題的解答里,可以增進他們的知識,小孩子得到言論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
中班小朋友特別會說,在一起總有講不完的話。甚至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場面一片混亂。往往都是在老師的大聲“?!敝懈氯欢?。雖然安靜了,但是教師為了維護教育秩序剝奪幼兒話語權,不利于幼兒思維能力與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我們決定要給給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在幼兒園中,我們利用課后的時間,小朋友們可以在廁所里觀察自己尿尿的顏色了解自己身體對水的需求;當孩子小便喝水結束之后能夠有一小段休息時間,幼兒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也解放了孩子的嘴巴,讓他們有機會來講。多釋放一些時間給孩子,孩子天性得到釋放。
5 解放孩子空間使之發(fā)展
孩子不應該被禁錮在狹小的空間——幼兒園里甚至班級里,他們有權利多角度的了解這個世界。大自然大社會就是活教材。如,區(qū)域活動看上去似乎只是幼兒園教室內的活動,但是作為老師要充分運用空間,運用大自然的資源。將區(qū)域活動延伸到大自然,或將大自然帶到班級。如在秋天時,請孩子們利用游戲的時間,撿起了幼兒園中的廣玉蘭樹葉,投放在美工區(qū),利用毛筆、顏料在上面進行色塊、紋樣的裝飾,一條條靈動的葉子小魚躍然桌上;春天,請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利用小眼睛觀察、小耳朵仔細聆聽,尋找大自然中春姑娘的足跡,春天萬物復蘇,通過數(shù)一數(shù)桃花的花瓣,聞一聞油菜花的芬芳,幼兒園進一步的了解了大自然,了解了這個最美的季節(jié)。
6 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盡興的“玩”
陶行知認為應該給兒童個體學習活動的自由時間。教師應根據(jù)班級活動及幼兒的具體情況或者是充分利用課間、餐前餐后、睡前、點心前后等彈性時間靈活安排,滿足孩子交流、學習、動手的需要,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或者自主活動,充分發(fā)揮這些瑣碎時間的價值。
綜上所述,倡導素質教育要不斷探索幼兒如何能夠成長的更好,更快。課程游戲化的推進是解放孩子的一個方面。為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的環(huán)境,放手去想、去說、去做,才能不斷完善其認知,全面了解世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