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些化學概念不僅具有絕對性,而且具有相對性。對化學用語所蘊含的意義的理解一直是多數(shù)初中生感到困難的難點,課本教材對元素符號的意義給出兩條,對化學式的意義給出四條,但有些類似符號卻出現(xiàn)了三條意義,這讓學生倍感困惑。本文主要探討關于如何解決初中生對元素符號的意義,以及化學式的意義理解上的疑惑,借用兩個only和both英語單詞構(gòu)建了一個清晰簡潔容易理解的概念模型,試圖幫助學生輕松突破此難點。
關鍵詞:元素符號 化學式 意義 only both 概念模型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138-01
概念是進行判斷和推理的基礎,是學科教學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教學效果直接決定學生能否對該學科進行正確而深入的理解[1]?;瘜W用語的概念理解和其所能代表的意義,一直讓新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初中生倍感困惑。初中化學常見的化學用語包括:元素符號、微粒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這些化學用語代表的含義各不相同,其中有些化學用語具備的含義不止一條,同一個化學用語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意義。例如化學方程式,具有宏觀的意義表示物質(zhì)之間的反應,也表示微觀上的微粒個數(shù)比,從質(zhì)量角度還可以表示該反應中各物質(zhì)之間唯一確定的質(zhì)量比。本文針對元素符號的意義以及化學式的意義如何幫助學生輕松有效的去理解和記憶,筆者進行了思考并構(gòu)建了一個概念模型。
1 教材上有關元素符號的意義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材對元素概念的教學在第三單元的課題3,教材第61頁對氧元素的符號“O”給出了兩條意義:(1)一個氧原子。(2)氧元素。
學生能很容易理解氫元素符號“H”也有兩個意義:(1)氫元素。(2)一個氫原子。但我們往往又會告訴學生金屬的元素符號有三個意義,例如鐵的符號“Fe”有三個意義:(1)鐵元素。(2)一個鐵原子。(3)金屬鐵這種物質(zhì)。稀有氣體的元素符號也有三個意義,例如:氦的符號“He”有三個意義:(1)氦元素。(2)一個氦原子。(3)氦氣這種物質(zhì)。這是因為金屬和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gòu)成發(fā)物質(zhì),原子符號可以表示該物質(zhì)。通常在教學上,我們會這樣處理,首先讓孩子記住元素符號都有兩條必然具備的意義:元素,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然后補充對于有些能夠直接由原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元素符號會額外具有第三種意義:表示物質(zhì)。
2 教材上有關化學式的意義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教材對化學式概念的教學在第四單元的課題4,教材83頁對水的化學式“H2O”給出過四種意義:(1)表示水這種物質(zhì)。(2)表示一個水分子。(3)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4)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gòu)成。
在化學式的意義教學上,我們往往會按照課本給出學生梳理化學式四條意義的模版:兩條宏觀意義;兩條微觀意義。兩條宏觀意義是:該物質(zhì),該物質(zhì)的元素組成。兩條微觀意義是:一個該物質(zhì)的分子,一個該分子的構(gòu)成。通常情況下,此時不會過多的再去討論“Fe”和“He”作為化學式所具備的意義,“Fe”和“He”其實也是化學式,因為它們也是表示物質(zhì)的化學符號,但是它們并不存在分子結(jié)構(gòu),無法套用化學式四條意義的模版,許多學生在這里出現(xiàn)了對化學式理解的困擾。教材在此頁只通過書下標注解釋了離子所構(gòu)成物質(zhì)的化學式,但對于由原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并沒有作其他說明。
3 巧用only和both兩個單詞建構(gòu)概念模型,梳理元素符號及化學式的意義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上,其實并沒有明確寫出元素符號的意義和化學式的意義到底有多少條。很多學生學到這里會感到非常疑惑,對化學式的意義和元素符號的意義理解起來非常模糊,到底應該是幾種意義?什么時候意義的條數(shù)會發(fā)生變化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經(jīng)過思考,借用兩個only和both英語單詞構(gòu)建了一個清晰簡潔的概念模型,旨在幫助學生突破這個難點。
概念模型的解釋:當一個化學符號只能表示元素符號(即only)不能表示物質(zhì)的時候,它只有元素符號的兩個基本意義:該元素和一個該原子(例如“H”和“O”)。當一個符號只能表示物質(zhì)的化學式(即又一個only)卻不能表示元素時,它符合化學式四條意義的模版:兩條宏觀意義和兩條微觀意義(例如:“H2O”和“CO”)。而當一個化學符號又能表示元素又能表示物質(zhì)(即both)之時,它具有三條意義:該元素;一個該原子;該物質(zhì)(例如:“Fe”和“He”)。其實為什么“both”情況的意義條數(shù)恰好介于兩個“only”之間也是好理解的,當一個元素符號又是化學式的時候,必然會比兩條意義多一條:表示物質(zhì)。當一個化學式也是一個元素符號的時候,也必然會少一條關于分子構(gòu)成的意義。這個概念模型具備相對性的特點,并不教條和死板。筆者在本學期的新授課教學中實踐了這個概念模型,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感到更加清晰和輕松。
參考文獻:
[1] 唐隆健.化學概念教學應關注其演變性和相對性[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8):1-3.
作者簡介:方詣(1987-),男,江蘇南京人,學歷:理學碩士,職稱:中學一級,研究化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