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tǒng)外語教學主要以行為主義的強化和認知主義的語言知識傳授為主。其實,學習者具有極大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但教學的動態(tài)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單一的外語教學模式無法對外語教學進行完整的概念化和解釋,因此,外語教學理念的融合就成為必要和必然。本文以“優(yōu)化輸入,分層輸出”的教學模式為切入點,淺析該模式在日語直接法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外語教學模式 輸入 輸出 日語教學 直接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8-0015-01
所謂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huán)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wěn)定結構形式(顧明遠,1990)。模式是相對固定的,但課堂卻總是靈活的。學習理論知識可以幫助新手教師迅速達到特定的教學目的,而課堂的經(jīng)驗卻是要慢慢積累的。那么,沿用多年的直接法教學是否能承擔繼往開來的重任呢?[1]“優(yōu)化輸入,分層輸出”的教學模式作為外語立體化教學的一部分,應該怎樣應用在日語直接法教學中呢?分析外語教學模式與方法,不僅僅是探究理論知識,更有利于從研究中不斷將教學活動有序化。
1 “優(yōu)化輸入,分層輸出”的教學模式
學習理論的不斷發(fā)展,為外語教學和外語立體化教學法提供了更多的理論基礎。在外語立體化教學法的支持下,逐漸形成了多種教學模式。湖南湘潭師院制定了《英語“優(yōu)化輸入,分層輸出”教學模式》[2]。該模式的主要內(nèi)容有:
理論導向:主張把聽說讀寫作為教學目的與作為教學手段相分離,認為聽說讀寫互促互補,但并非聽指培養(yǎng)聽力,說只由說培養(yǎng)。這是優(yōu)化輸入的主要基礎,也為分層輸出提供了可能。
模式結構:①優(yōu)化輸入:a.集中訓練;b.聽讀先于聽說;c.課文劃分精泛。②分層輸出:a.按五步教學法分層;b.按訓練形式分層;c.按運用復雜度輸出。
操作措施:①人人拼讀過關;②克服羞怯心理;③靈活處理教材;④用中漸準。
效果機制:①聽讀先于聽說,保證開口,擴大輸入;②靈活處理精泛;③分層輸出,化解了表達的困難;⑤緊扣記憶過程;⑥揉和了作為訓練手段的聽說讀寫。
2 “優(yōu)化輸入,分層輸出”教學模式在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
我們確定學習目的語后,最先開始的便是對語言的處理,然后通過學習輸入,最后形成外語思維進行輸出[3]。語言的處理、輸入、輸出都必須反映外語學習規(guī)律。只有當輸入愈加優(yōu)化,學生在提取信息即輸出的時候才能更加的快速。因此,想要實現(xiàn)外語教學上多層次的目標,就必須采用立體化的教學模式。
2.1 目標與模式相對應
直接法依據(jù)“先有口語,后有文字”的基本理論而提出,強調(diào)以口語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口語能力為目標的教學原則。采取的“幼兒學語論”即是仿照幼兒學習母語的過程與方法。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直接法利用加大復現(xiàn)率幫助記憶的原則,從而強化大腦皮層痕跡,并刺激學習者進行聯(lián)想。當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成為相對應的關系時,教學就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教學結果就更為樂觀。
2.2 語言與情境相結合
外語課堂上僅使用目標語言即所學語言——日語,教學過程中,嚴禁使用母語。教師借助直觀教具、手勢、戲劇效果以及其他手段來表達語言的意思,直接建立目的語和母語之間的聯(lián)系。只有語言和情境二者結合,才能使輸入的內(nèi)容更加深刻,輸出的內(nèi)容更加自然。
2.3 聽說讀寫,優(yōu)化輸入
學生閱讀詞匯多于聽力、口語、寫作詞匯是輸入與輸出不平衡的具體表現(xiàn)。直接法將口語作為外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將語音學上的新進展應用到教學及教師培訓中;單詞應該在句子中呈現(xiàn)并教給學習者,句子要在有意義的語境中練習[4]。這些都有效的從輸入環(huán)節(jié)針對聽力、閱讀、口語和寫作,采取優(yōu)化策略,使用優(yōu)質(zhì)的材料,達到會根據(jù)不同場合的使用頻率互相轉(zhuǎn)換,促進語言能力的最終形成。
2.4 根據(jù)任務,分層輸出
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就是輸出,而分層輸出保障的就是語言使用的自然性、流暢性。很多速成外語的書籍里大多以任務來建立知識體系。例如《實用日語寫作教程》《翻譯速成300篇》《張口就能說日語》等等。在實際教學中,也應該按任務劃分直接面向輸出端口。從而使我們的外語知識能夠按照任務分層輸出,提高我們的語言能力。另外,外語學習是循序漸進的,只有不斷加大難度,按照語言學習的復雜度分層輸出,才能更好的輸出語言,形成外語語言思維。
3 結語
現(xiàn)代語言教學理論認為,向?qū)W習者提供的語言輸入量越大,越有利于日后形成的語言輸出能力?!皟?yōu)化輸入”對輸入的知識內(nèi)容與形式做出了選擇,保證輸入端口的質(zhì)和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創(chuàng)新輸入渠道,營造實踐氛圍的基礎上,把握好教學材料?!胺謱虞敵觥笔歉纳戚敵銮劳〞匙匀?,從而不斷提高語言能力,教師在學生輸出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合理分層,準確劃分任務和任務難度,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幫助學生輸出。只有在輸出的這一端得到滿意的效果,才是真正的完成教育教學的目標,培養(yǎng)合格的外語人才。
模式是相對固定的,但學習是靈活的。高效的“輸入”和”輸出”永遠是語言學習的最為迫切的目標,作為今后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不斷把理論引向?qū)嵺`,在實踐中不斷檢驗理論,進而推進教育教學工作,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1] 胡才玉.日語教學法——直接教學法探討[J].語言研究,2012(11)
[2] 信傳華.運用“優(yōu)化輸入,分層輸出”模式改善大學英語教學[J],2013(8)
[3] 賈冠杰.外語教學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4] 徐晨.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之直接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2(95)
作者簡介:王若男(1992-),女,漢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