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園園
湯是一種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的方式,很多人都有喝湯的習(xí)慣。喝湯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例如各種粥、雪梨銀耳羹、豆?jié){、蔬菜汁液(香蕉胡蘿卜芹菜汁等)、紫菜蛋花湯、西紅柿雞蛋湯、豆腐湯、肉湯(鯽魚湯、菠菜豬肝湯)等都可以。
但是,湯喝不對卻可能對健康產(chǎn)生很多不利的影響。例如以下7種很常見(問題是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喝的是這樣的湯):
湯因為“水多料少”,很多朋友覺得口味太“淡”,就在里面加入更多的鹽,以及味精等含“鈉”的鹽。導(dǎo)致每天的鈉攝入量超標(biāo)(成年人每天鈉的推薦攝入量是1500毫克)。而高鈉膳食不僅損傷胃黏膜、對皮膚不好,而且與高血壓的發(fā)生有直接的關(guān)系。
建議:喝湯以清淡為宜。可以用八角、茴香、桂皮、香葉、香菜等調(diào)味料幫助提味。肉湯其實本來會溶出一些呈味氨基酸、核苷酸等,也很鮮美。
很多朋友喜歡喝肉湯,但是肉選擇不對,可能會帶來脂肪超標(biāo)。例如豬蹄(脂肪含量20%,這還是爪尖,后面的肘子28%)、排骨(35%)、五花肉(30%)、雪花牛肉(脂肪含量大概50%,在西方稱為“大理石紋肉”,在日本稱為“霜降肉”),這類肉都很肥,不適合經(jīng)常做湯。
建議:選擇禽肉(鴿子肉、公雞肉、鴨肉)、魚肉(例如選擇脂肪低于5%的,有鯽魚、鯉魚、鱸魚、鱈魚、鰈魚、鯛魚、大小黃魚、羅非魚等),以及瘦的畜肉。還有一個竅門:湯煮好后,放冰箱冷藏,去除表面浮油層(肉湯)再喝,剩下的部分非常低脂低熱量。喝湯最好不要額外放油。一定要熗鍋的,盡量少放油,品嘗食物自然的清香味也很好。
很多人覺得營養(yǎng)都在湯里,所以棄肉喝湯。還有些人,包括小孩子不愛吃肉,家長覺得只喝湯就行了,不吃肉也無妨。有些哺乳期媽媽認(rèn)為喝湯既通乳又補充營養(yǎng),而吃肉會胖,所以只喝湯不吃肉。其實恰好相反,湯的營養(yǎng)成分大概只有肉的十分之一,只喝湯不吃肉,吃進(jìn)去的營養(yǎng)非常有限。
建議:清淡的湯可以喝,但更要吃肉。
在喝豆?jié){、雪梨銀耳羹這類湯時,很多朋友覺得味道比較淡,喜歡在里面放入冰糖等。很多粥鋪都免費提供糖,隨便加。但是糖也可以轉(zhuǎn)化為脂肪,胰島素行使降血糖任務(wù)時,渠道之一就是變成脂肪儲存。
一旦喜歡上甜食,往往容易導(dǎo)致糖尤其是精制糖的攝入量超標(biāo)。國際上的研究與調(diào)查表明,精制糖攝入過多與超重肥胖、糖尿病、提前衰老、痛風(fēng)、不育等都可能有關(guān)。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再次對糖(精制糖)的攝入量提出警示,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應(yīng)將其每天的游離糖攝入量降至其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進(jìn)一步降低到5%以下或者每天大約25克(6茶匙),會有更多健康益處。
建議:喝湯、粥、羹能不放糖就不放,實在想吃甜味可以選擇加一點蜂蜜,制成濃度不超過2%的湯。蜂蜜中的糖主要是果糖,而果糖是所有的天然糖里面甜度最高的,同樣加一勺,可以帶來更高的甜度。
例如菠菜、甜葉菜、韭菜、竹筍、苦瓜、茭白等少數(shù)蔬菜草酸含量較高,直接做湯會使得其中的草酸(大多數(shù)是溶于水的草酸鹽形式)溶于湯里。而草酸太多會影響礦物質(zhì)的吸收。
建議:水焯一下(幾十秒鐘左右即可)再做湯。
熬多久才算是老火湯,似乎沒有一個時間的規(guī)定,我覺得這屬于一種民間叫法,泛指熬煮時間比較久的湯。但是比較久是多久?也不是說隨便熬煮就可以。我們喝老火湯除了美味還要營養(yǎng),如果兩者兼得就是最好的時間了。
也正好有一些文獻(xiàn)記錄了這方面的研究,例如玉米胡蘿卜雞湯的最優(yōu)時間大概是2個小時;花生眉豆雞爪湯的最優(yōu)時間大概也是2個小時;豆腐魚頭湯的最佳時間是50分鐘至1個小時。需要提醒的是,老火湯里礦物質(zhì)溶出較少,喝湯時還要吃肉渣。
建議:正常人可以適量吃,但是肉本身嘌呤含量比較高,嘌呤易溶于水,湯里溶出來的嘌呤比較多,高尿酸或者痛風(fēng)者一定不要多喝,也不要經(jīng)常喝。
口腔黏膜忍受的最高溫度大約是65攝氏度,而食道黏膜可以忍受的最高溫度大約是45攝氏度。食道黏膜非常嬌嫩。當(dāng)吃燙的食物時,盡管口腔承受下來了,但是對于食管來說是一種達(dá)到甚至超過其耐受溫度的高溫,長此以往就會導(dǎo)致食管黏膜上皮細(xì)胞的反復(fù)損傷與愈合,形成慢性炎癥或潰瘍,嚴(yán)重的可導(dǎo)致黏膜上皮細(xì)胞癌變發(fā)展成食道癌。
建議:“趁熱吃”也得有度,起碼等溫度低于45攝氏度以下(沒有燙的感覺)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