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波,徐尊龍,付銀鷹
(安徽省安慶市球類運動訓練中心,安徽 安慶 246003)
競技手球比賽以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攻防轉換頻繁是對抗性體育項目,雙方運動員為獲得更多的射門機會展開激烈的爭奪。手球比賽中的千變?nèi)f化,最后都要落實到射門那一刻。因此,青少年手球訓練中,注重培養(yǎng)運動員準確、多變的中、遠距離射門能力十分必要,對提高球隊的運動水平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中國青少年手球訓練教學大綱》將青少年時期的手球訓練劃分為啟蒙階段(9歲以下)、基礎階段(10~13歲)、全面發(fā)展階段(14~16歲)、重點階段(17~19歲)。本文青少年男子手球隊員的年齡界定在14~17歲。
準確的中、遠距離射門可擴大球隊的有效進攻區(qū)域,迫使對手擴大防區(qū),增加其防守配合的難度。球隊在移動進攻中,把傳球與穿插跑動戰(zhàn)術運用得當,使對手暴露出較多的防守漏洞,可獲得較多的射門得分機會;并為本隊底線隊員在內(nèi)線的進攻減輕防守壓力。準確的中、遠距離射門有利于球隊掌握比賽主動權,保證其靈活、多變的進攻戰(zhàn)術運用。
準確的中、遠距離射門的優(yōu)點是射門距離對方球門較遠,防守隊員貼身防守的壓力較小;隊員的中、遠距離射門命中率高,可調(diào)動對手擴大防區(qū),為本隊在中區(qū)靈活、多變的內(nèi)外線配合創(chuàng)造條件,豐富球隊的進攻戰(zhàn)術內(nèi)容。該項技術對提高青少年手球隊員的射門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對他們的專項技術(移動進攻中的傳接球、運球、持球突破等配合技術)運用能力也提出了高要求。
外圍隊員在掌握、提高中、遠距離射門能力的同時,也必須加強場上的快速退防意識與防守能力的培養(yǎng),以迅速堵截對手發(fā)動的反擊快攻。
2.1.1 固定位置中、遠距離射門練習隊員分3組站立,教練員傳球給每個組的第一人,△5(左手隊員)在7號位接球支撐射門,△3在3號位接球跳起射門,△4在2號位接球支撐射門;待隊員熟練掌握各位置的射門技術后,可設置防守隊員配合守門員封球,以增加持球隊員射門練習的難度,提高其與防守隊員一對一的射門能力。每個隊員射門2~3組,每組射門10~20次(圖1)。
圖1
練習要求:持球隊員根據(jù)守門員的站位選擇射門角度,用指、腕調(diào)節(jié)球的飛行高度和角度,達到一定的射門命中率。3名隊員可選擇他們喜歡用的2~3種射門方法。
2.1.2 不固定位置中、遠距離射門練習
△5(左手隊員)在7號位接球切入射門,移動到3號位接球跳起射門,再移動到2號位接球支撐射門。每個隊員射門2~3組,每組射門12~15次。
練習要求:進攻隊員徒手移動速度快,接球后能迅速調(diào)整身體重心與腳步動作,縮短射門前的準備時間,揮臂射門動作速率快(圖1)。
同樣道理,△4(右手隊員)在2號位直線移動接球射門,也可作大弧線跑動接球,移動3號位射門(或者小弧線移動接球,擺脫②爭取大角度射門),以培養(yǎng)隊員適應不同跑動路線的中、遠距離射門能力。
練習要求:待隊員熟練掌握不同跑動路線的射門方法,逐漸提高射門的技術要求,譬如讓隊員跑動中接球,兩步或者一步跳起射門。設置防守障礙,讓防守隊員在任意線內(nèi)移動與持球隊員形成一對一的態(tài)勢,持球隊員可選擇不同的移動路線與防守隊員錯位射門。
2.1.3 移動中中、遠距離射門練習 隊員在任意球線外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站立,移動接球射門,連續(xù)射中3~5球為一組,完成若干組射門(圖1)。
練習要求:持球隊員根據(jù)守門員的站位及身體重心變化選擇不同的射門方法和射門角度,提高其在疲勞狀態(tài)的射門命中率,培養(yǎng)隊員的射門責任心。
教練員在組織、實施上述中、遠距離射門訓練時,要從實戰(zhàn)出發(fā)逐漸設置防守障礙,增加持球隊員的射門難度,培養(yǎng)其擺脫防守隊員射門的能力。
2.2.1 突破分球中、遠距離射門練習突分配合射門,持球隊員利用突破技術打亂對方的防守部署,給鄰近的同伴創(chuàng)造瞬間無防守的有利時機,并及時傳球給他射門。
(1)突破分球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一。△4不持球,其他隊員各持一球,△1傳球給△4,快速前移接其回傳球突破,吸引防守移動堵截,再回傳球給前移中接球的△4,△4接球射門,移動中的接→射動作要緊密銜接(圖2)。6名隊員連續(xù)射門15~20次,換一名隊員防守,可依次進行支撐射門、跑動射門和跳起射門技術練習。
練習要求:防守隊員左、右積極移動防守,封擋其射門角度。持球隊員快速突破,用身體和非投擲臂護好球;既有強烈的射門意識,又能及時傳球給同伴。
(2)突破分球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二?!?快速前移接教練員的傳球與△3、△2作連續(xù)突破分球配合,傳球給△1,△1在邊鋒位置接球,視進攻隊員回撤情況,傳球給其中的某個人射門(圖3)。
練習要求:徒手隊員掌握好起動時機,持球隊員突破分球后及時回撤準備二次攻擊,接球→射門的動作銜接緊密。
2.2.2 交叉換位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交叉換位配合射門,鄰近位置2個或2個以上的進攻隊員,在對方防線前交叉跑動,互換位置,導致防守隊員在交換各自防守的對手時產(chǎn)生錯誤,或被壓縮到任意線內(nèi)7~8m處,為同伴創(chuàng)造無防守干擾或者防守干擾較小的中、遠距離射門機會。
(1)3、4號位持球交叉換位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一。4名隊員一組,2人防守,2人進攻,若干只球。△2持球(右手隊員),站在3號位,△3站在4號位快速前移向兩名防守隊員之間斜切,接△2的傳球,帶動對手跟防,△2迅速起動擺脫其防守者,向△3身后交叉跑動,并接其回傳球射門。每組隊員射門15~20次,4名隊員攻防轉換。
(2)5、2、3號位持球交叉換位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二。△4持球,運球突破斜切與△3交叉換位,△3攻擊性接球再與△7交叉換位帶動④跟防,△7上提繞切與△3交叉換位,接△3的傳球射門(圖4)。
練習要求:進攻隊員的交叉跑動要快速突然,具有攻擊性,熟練掌握快速行進間傳接球技術。交叉換位跑動要對防線有沖擊力,迫使防守隊員不停地調(diào)整防守位置,出現(xiàn)交接錯誤。持球隊員跑動中要觀察防守隊員和守門員的站位,突然射門,用指、腕控制球的飛行方向。
2.2.3 掩護中、遠距離射門練習 掩護配合射門,進攻隊員用身體和合理的進攻動作,擋住同伴的防守隊員的移動路線,協(xié)助同伴擺脫防守隊員的盯防,獲得射門機會。
(1)2、3、4號位前掩護配合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一?!?持球,傳球給△4,交叉切入企圖與△4作換位配合,突然變向前移擋?、?,與此同時,△4傳給△2,繞切接△2的回傳球,利用△3的掩護在任意線外射門(圖5)。
(2)7、4、3號位前掩護配合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二。△2持球,傳球給△3,交叉切入企圖與△5作換位配合,突然變向前移擋?、?,與此同時,△5(左手隊員)迅速擺脫防守繞切,接△3的回傳球射門(圖6)。
(3)2號位后掩護配合中、遠距離射門練習三。△4持球(2號位),傳球給△3(3號位),攻擊性接球變向切入,與此同時底線隊員△6(6號位)交叉步上移到②的左側后方,擋?、跈M移頂防的瞬間,△4移動接球利用△6的掩護射門(圖7)。
練習要求:掩護隊員要選擇合理的掩護位置,用正確身體站位擋住同伴的防守隊員。掩護動作要快速隱蔽,不給對手充足的預判時間。完成掩護動作后及時轉身,準備接球“二攻”。2~3名隊員之間的掩護配合要默契,使防守隊員難以破解。
2.2.4 前場中區(qū)中、遠距離超手射門練習 4名隊員一組,兩人防守,兩人進攻,若干只球。兩名防守隊員并排站立在3號位,△2(右手隊員)持球站在距離球門13~15m處,傳球給教練員,快速移動接回傳球向上跳起,超越兩人上舉的手臂(跳起封球的手臂)射門。兩人連續(xù)射門10~15次,攻防轉換,每組隊員練習超手射門2~3組。任意線外2、3、4號位中、遠距離超手射門都要練習。
練習要求:持球隊員射門時要善于運用騰空的時間差、與防守隊員錯位的空間差和位置差,選擇球出手的時機與出手點,擺脫防守隊員的封球。
2.3.1 長傳快攻中、遠距離射門 快攻傳球,分為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長傳快攻有一傳和跑動接球射門組成,比較簡單,不在此細說。短傳快攻,有守門員或場上隊員(在后場)獲得球,失去長傳快攻機會,鄰近的2~3名隊員快速接應—跑動傳球,推進到對方前場任意線附近,趁防守隊員立足未穩(wěn)果斷射門,一般有2~4人組成。
2.3.2 短傳快攻中、遠距離射門 兩人一組短傳快攻射門是基礎,△2與△3在后場任意線內(nèi)站立,相距4~5m,跑動中接守門員的傳球,作快速交叉換位跑動傳球,推進到前場任意線附近,作中、遠距離射門;返回時兩人拉開距離,接教練員的傳球,作快速傳切配合中、遠距離射門,往返射門一趟為一組,間歇30s開始下一組練習,每組隊員完成快速跑動傳球—射門15~20組。
練習要求:隊員快速跑動傳球時,手腳協(xié)調(diào)配合避免走步;傳球隊員要掌握好傳球的提前量,徒手隊員注意側身跑接球,接球—射門動作緊密銜接。待隊員熟練掌握上述換位傳球射門,可循序漸進地練習3~4人參加的快攻射門。及時設置1~2名防守隊員,培養(yǎng)隊員在行進間配合完成中、遠距離射門的能力。
提高青少年男子手球隊在外圍中、遠距離射門能力,能有效擴大本隊攻擊區(qū)域,迫使對手被動地擴大防區(qū),出現(xiàn)更多的防守漏洞;能促進隊員提高其中、遠距離射門的技術與體能,對提高球隊的陣地攻堅能力具有顯著的實用價值。
訓練方法與步驟:定位中、遠距離射門;移動中、遠距離射門;快攻傳球中、遠距離射門。把上述中、遠距離射門、快攻和攻擊性防守內(nèi)容合理搭配訓練,可明顯提高球隊的陣地進攻能力與快速攻防轉換能力。
教練員應根據(jù)青少年運動員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本隊的戰(zhàn)術特點,設計中、遠距離射門的訓練方法;從實戰(zhàn)出發(fā),循序漸進地增加隊員的中、遠距離射門練習難度。隊員準確的中、遠距離射門能力取決于球隊平時嚴格、科學、合理有效的射門訓練。教練員應狠抓隊員的關鍵技術訓練,如中、遠距離射門技術訓練,設定一定的射門練習難度和強度,并提出必要的質量要求,而運動員要積極配合教練員完成訓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