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
【摘要】目的對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情況進行分析。方法統(tǒng)計兩年來尿培養(yǎng)的結(jié)果,對205株病原菌及其藥敏結(jié)果進行分析。結(jié)果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革蘭氏陰性菌共計145株(占70.7%)。主要檢出細菌①大腸埃希菌99株(占48.3%),對頭孢唑啉、哌拉西林和諾氟沙星的耐藥率最高。②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1 5株(占7.3%),對左旋氧氟沙星、頭孢唑啉和諾氟沙星的耐藥性最高。③銅綠假單胞菌9株(占4. 4%)。革蘭氏陽性菌共計33株(16.1%);主要檢出細菌①屎腸球菌11株(占5.4%);②糞腸球菌5株,其均對萬古霉素和呋喃妥因的敏感性最高,兩年來未檢測到耐萬古霉素的腸球菌。結(jié)論通過本次研究使臨床在使用抗生素時充分結(jié)合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結(jié)果,使泌尿系的治療和抗生素的使用做到規(guī)范化。
【關(guān)鍵詞】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藥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 R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 2018) 03-188-02
尿培養(yǎng)是我們診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手段,并且能為臨床提供合理用藥的依據(jù)?,F(xiàn)對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泌尿系感染患者尿液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結(jié)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及門診泌尿系感染患者留取的清潔中段尿及留置導尿管病人的尿液。所有標本均采用無菌方法采集留取,共檢出細菌205例,其中男性291例,女性374例,男:女一4:5,年齡在18歲至90歲之間。
1.2主要試劑
ATB鑒定板條購自于法國梅里埃公司;培養(yǎng)基購自于康泰生物;所有的藥敏紙片購自于康泰生物。
1.3培養(yǎng)與鑒定
細菌培養(yǎng)執(zhí)行《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三版【1】,尿液培養(yǎng)標本接種于羊血瓊脂平板和麥康凱瓊脂平板,置35℃普通孵育箱培養(yǎng),對可疑菌落進行分離鑒定,鑒定系統(tǒng)采用法國梅里埃公司ATB進行細菌鑒定。
1.4藥敏試驗
采用K-B法(Kirby-Bauer),按照美國臨床試驗標準化委員會CLSI(2016版)制訂的規(guī)則和標準執(zhí)行。
1.5標準質(zhì)控菌株
ATCC13883肺炎克雷伯菌
1.6結(jié)果統(tǒng)計
采用WHONET5.6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結(jié)果
2.1感染病原菌
從665例尿液培養(yǎng)中分離獲得205株細菌萁中革蘭氏陰性菌145株,占70.7%,革蘭氏陽性菌33株,占16.1%,其他27株,占10.6%,主要以革蘭氏陰性菌為主.感染菌譜構(gòu)成見表1:
2.2感染率較高的主要細菌排名
前五位分別為①大腸埃希菌②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③屎腸球菌④銅綠假單胞菌⑤糞腸球菌和頭狀葡萄球菌,其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見表2、表3
3.討論
研究顯示在醫(yī)院感染中,泌尿系統(tǒng)感染僅次于呼吸道感染,位居醫(yī)院感染第2位【2】。兩年來我院尿液培養(yǎng)共獲得205株病原菌,其中主要病原菌是革蘭氏陰性菌145株,占總數(shù)的70.7%,其中以大腸埃希菌為主共99株(占48.3%),其次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15株(占7.3%)和銅綠假單胞菌9株(占4.4%);革蘭氏陽性菌共33株(占16.1%),其中以屎腸球菌的為主共1 1株(占5.4%);以上報道與文獻[3]相似。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尿液培養(yǎng)中致病菌以大腸埃希菌為主[3],藥敏結(jié)果顯示大腸埃希菌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和呋喃妥因耐藥性僅小于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頭孢哌酮,舒巴坦是酶抑制劑類藥物,對于大腸埃希菌有較高的抗菌活性,其耐藥性僅只有4.2%和2.2%;大腸埃希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性高于60%,提示該藥在用于治療大腸埃希菌感染時不應作為首選;與文獻報道較一致【3】。排名第2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對于頭孢菌素類和氟喹諾酮類的耐藥率均在30-45%,因此此類藥物不應作為經(jīng)驗用藥。在尿液標本中非發(fā)酵菌的分離率較低,以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氏不動桿菌為主,其分別檢出9株(占4.4%)和3株(占1.5%),兩年中本院從尿中獲得的9株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為0%,這或許與檢出率低有關(guān)。
革蘭氏陽性菌以屎腸球菌為主,研究顯示屎腸球菌對抗生素的耐藥率均高于糞腸球菌,說明將腸球菌屬鑒定到種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4】。藥敏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萬古霉素和呋喃妥因?qū)τ谀c球菌的抗菌活性較高,但是萬古霉素價格高,殺菌活性強較適應于重癥感染;呋喃妥因價格低廉,口服給藥較方便且尿中藥物水平高,可作為尿道感染的首選藥物,與文獻報道一致[5]。
綜上,臨床醫(yī)生在診治泌尿系感染時,應及時送檢進行病原菌培養(yǎng)并參考藥敏試驗,合理使用抗生素。
參考文獻: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2】Brady Pw,Conway PH,Goudie A.Length of intrarenousantibiotic therapy
and treatment ~failure in infants with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J]].Pediatrics,2010,126(2):196-203.
【3】李芳曾曉艷,等.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西北藥學雜志,1004-2407( 2016) 05-0528-04
【4】徐瑾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 12):2698-2700.
【5】劉戀,丁銀環(huán),等.1042例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1673-4130( 2016) 21-29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