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兵 張鵬
[關鍵詞]二語教材;詞匯選取;難度等級;本土性
[摘要]詞匯選取是二語教材的重要內(nèi)容。以往研究教材詞匯選取有兩點不足:不夠全面系統(tǒng);缺少定量研究。本文結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從以下6個維度對漢語教材的詞匯選取進行系統(tǒng)考察:詞語的地位與位置;詞語數(shù)量;詞語難度;母語者使用頻率;詞語本土性;文化詞語。考察發(fā)現(xiàn),不同編寫者的漢語教材,國內(nèi)國外同級同類教材,不同合作者的海外用教材,在上述各個維度都有明顯差異;并對差異進行了合理解釋。
[中圖分類號]H1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174 (2018) 04-0025-11
談到第二語言教材的詞匯研究,教師首先想到可能是以下問題:
生詞是怎樣選出來的?生詞的量和難度如何確定?它跟課文話題有什么關系?怎樣解釋效果好?舉什么樣的例句、多少例句比較合適?生詞呈現(xiàn)的上下文和語境應該怎么樣?生詞的重現(xiàn)率多少比較好?詞匯練習如何設計?用什么方式展現(xiàn)、解釋生詞更加高效?
這些問題可以歸為以下六個論題:
(1)詞項(及義項)選取;(2)釋義和舉例;(3)課文呈現(xiàn)(上下文和語境);(4)練習;(5)復現(xiàn)(次數(shù)、間隔);(6)多模態(tài)。
本文只研究(1)??疾旎谥猩酱髮W國際漢語教材研發(fā)與培訓基地的全球漢語教材庫,結合對現(xiàn)有教材的評估,討論以下問題:詞語位置,數(shù)量,難度,常用度,本土性,文化詞。
1.詞語的地位與位置
地位,指教材是否有專門教授的詞語。多數(shù)教材有“生詞表”等,有的還有“重點/補充詞語”等。但也有部分教材,沒有列出專門教授詞語。
位置,指專門教授“詞語”,放在教材每一課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出現(xiàn)。大致情況有:
(1)“生詞表”。大多數(shù)教材采用此種方式。但有教師、學生質(zhì)疑,“生詞表”中的某些詞對學習者并非生詞,而課文中的某些詞語對學習者來說是生詞,在生詞表中卻并未列出。
(2)“詞匯表”。大概為了避免上一點說的問題,就出現(xiàn)這種處理方法。
(3)“重點詞語解釋…‘補充詞語…‘常用口語表達詞語”等板塊。
(4)“生字表”。此類教材像漢語母語者的中小學語文課教材,學習者一般是華裔學生;受母語教學影響,編者認定學習者會聽說漢語詞匯,只是不懂相應漢字的辨識和書寫。
以上是編寫教材。如果考察教材,必須明確考察哪個部分的“詞語”。可能有4種情況。
A.“生字表”“生詞表”“詞匯表”以及相關列表(如補充詞語表)中的詞語。
B.課文中所有詞語??疾煸颍?)有的教材沒有A說的各類列表。2)有的教材,課文中有些詞,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生詞,但生詞表沒有列出;生詞表中某些詞,對多數(shù)學生并非生詞??疾炱渲胁罹啵窃~匯研究的一個內(nèi)容。
C.練習中所有詞語。原因:1)看生詞表、課文詞匯是否在練習中得到有效練習。2)看練習詞匯(不考慮練習指示語)是否超出了生詞表、課文詞匯的范圍。
D.整部教材中的詞語(除了“課”,還包含教材的說明、目錄、附錄等)。
根據(jù)上述幾類,考察對象可能有多種組合,如:A+B,B+C,A+B+C。一般來說,考察最多的是A或者B,其次是A+B或A+B+C。
2.詞語數(shù)量
詞語數(shù)量,指教材中不計重復的詞匯總量,也稱詞種數(shù)。詞種統(tǒng)計有不同的角度。 按每課計。如綜合(精讀)課教材每課生詞量,入門階段一般不超過10個,初級階段不超過30個,中級大約40~ 55個,高級大約50~ 70個。
按年級計。如中國高校全日制,進修班初、中、高級,一般對應漢語言本科一、二、三年級。《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jié)漢字詞匯等級劃分》(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教育部社科司,2010;簡稱《等級劃分》),詞匯12092個,初級2245,中級3211,高級4175,高級附錄1461,可大致對應漢語言本科4個年級。
按課程計算。如果是綜合課教材,可能占所學詞匯的60~ 70%;而其他課程(如口語、聽力、閱讀等)大約占30~ 40%。
2.1 大學教材
初級教材。周小兵、劉婭莉(2012)考察了4部國內(nèi)、4部國外的一年級綜合教材,對其中的課文詞匯進行統(tǒng)計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很大。見表1。
國內(nèi)教材:《漢語教程·一年級》(楊寄洲,2006;簡稱《教程》),《發(fā)展?jié)h語·初級漢語》(榮繼華等,2006;簡稱《發(fā)展》),《階梯漢語·初級讀寫》(翟汛,2007;簡稱《階梯》),《博雅漢語·初級起步篇》(李曉琪,2005;簡稱《博雅》)。
國外教材:《中文聽說讀寫》(劉月華、姚道中,2009;簡稱《聽說讀寫》),《步步高中文》(張新生,2005;簡稱《步步高》),《意大利人學漢語·基礎篇》(Federico Masini等,2010;簡稱《意大利》),《循序漸進漢語》(張慧晶等,2009;簡稱《循序》)。
總詞種數(shù)量,國內(nèi)教材遠高于國外教材。總詞種數(shù)的離散程度,國外教材(標準差188)遠低于國內(nèi)教材(標準差613),顯示國外教材編者在選詞數(shù)量上看法趨同。詞種極值差,國外教材446個,國內(nèi)教材高達1483個(《教程》2997減去《博雅》1514)。
中級教材。趙新、李英(2004)考察了《橋梁》(陳灼,1996)《中級漢語精讀教程》(趙新,1999)《標準漢語教程》(王國安,1998)三套中級綜合教材中的生詞量。見表2。
生詞量,三部教材總體相似,每課差別較大:《橋梁》平均每課接近70,最多一課118個,數(shù)量過多;另外兩種教材平均每課生詞量比較合適。
高級教材。《新絲路高級商務漢語綜合教程I、Ⅱ》(李曉琪,2012;簡稱《新絲路》)和《商務漢語綜合教程(第四冊)》(仇鴻偉,2010;簡稱《綜合教程》),都是用于內(nèi)地的高級商務漢語教材,但它們的課文詞匯數(shù)量和生詞數(shù)量卻有較大的區(qū)別。
課文的總詞次和總詞種數(shù),《新絲路》明顯低于《綜合教程》。高級商務漢語的課文,很多來自中國的報刊,容易出現(xiàn)詞匯難度偏高的問題。表3數(shù)據(jù)顯示,《新絲路》在詞匯總量上進行了一定的控制,使之切合學生的漢語水平。
再看兩套教材的生詞及補充詞匯的量。
從表4可以看出,總生詞量《綜合教程》比《新絲路》高22.84%;平均每課生詞量,《綜合漢語》比《新絲路》高31%。在這種情況下,受生詞量多的影響,《綜合漢語》的詞匯難度等級也會比《新絲路》要高。
2.2 中學教材詞匯數(shù)量
先看零起點到中級水平的海內(nèi)外國際學校教材《輕松學中文》(馬亞敏等,2006)。
由表5可知:(1)該系列教材詞種數(shù)達3739個,高于一般中學漢語二語教材。姜蕾(2013)認為中學教材詞種2000~ 3000比較合理。(2)詞匯重現(xiàn)率較高。(3)詞種數(shù)和詞數(shù),前4冊平穩(wěn)遞增;但第5冊猛增,第6冊卻比第5冊少。
中學二語者應學多少個詞?《新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大綱》(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2009)含600個詞,遠低于多數(shù)中學教材。面向國外的《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國家漢辦,2010),三級目標跟初級大致相符,要求掌握900個詞語;面向全日制高校學習者的《等級劃分》(國家漢辦等,2010)初級階段要掌握2245個詞;可作為參考。
下邊考察用于泰國初中生的《創(chuàng)智漢語》(魏紅等,2009)和《體驗漢語》(劉援等,2010)。泰方合作者都是泰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委員會;中方合作者,前者為云南師范大學,后者為國際語言研究與發(fā)展中心。 從上表可知:(1)《體驗》總詞種數(shù)為1813個,比《創(chuàng)智》多481個;平均詞頻則略低于《創(chuàng)智》;除第1、2冊外,其它各冊詞種數(shù)都遠高于《創(chuàng)智》。(2)《創(chuàng)智》各冊詞種數(shù)按一定比例逐冊遞增,循序漸進,較符合初中生認知水平?!扼w驗》分冊間詞種數(shù)遞增不合理:1到2冊,2到3冊,4到5冊,詞種增幅偏快;但4冊、6冊卻分別比3冊、5冊少。
3.詞匯難度
據(jù)《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國家漢辦,1992;簡稱《詞匯大綱》),中國全日制漢語教材詞匯分甲、乙、丙、丁4級,初級學甲、乙級,中級學丙級,高級學丁級。
3.1 大學教材
初級教材。周小兵、劉婭莉( 2012)對國內(nèi)4部初級綜合教材課文詞種難度進行了統(tǒng)計。見表7。
甲、乙級詞,《博雅》達75.1%,《教程》僅56.7%。越級詞(丙、丁級)和超綱詞,《博雅》分別是10.2%和12.4%,而《教程》分別為18.8%和21.1%。詞匯難度前者顯然優(yōu)于后者。
“超綱詞”情況。根據(jù)《詞匯大綱》(1992)以下詞匯對初級學生是“越級詞”“超綱詞:
電腦(丙)、地鐵(?。⑹謾C(超)、上網(wǎng)(超)
這些詞隨著社會發(fā)展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2010年《等級劃分》(國家漢辦等,2010)已調(diào)整為“普及化詞”,即初級詞。上述四部教材中的一些共選超綱詞,有些確實應定為初級詞:
太極拳、電腦、地鐵、手機、打工、超市、發(fā)音、生詞
但教材中的某些超綱詞,難度確實偏高,如《教程》的以下詞語(括號內(nèi)“,”前為詞匯等級;后為漢語母語者使用頻率排位):
一冊:氣功(丁,16394)。二冊:白薯(超,27914)、圓圈(超,12655)、按摩(超,7299)。三冊:鐲(超,29994)、飛碟(超,19622)、石膏(超,22781)、信物(超,26606)
顯然,要求初級二語者學上述詞語,確實難度太大。這些詞語,其他三部國內(nèi)教材均未收錄。
再看周小兵、劉婭莉(2012)根據(jù)《詞匯大綱》對國外教材詞種難度等級的統(tǒng)計。
甲乙級詞比率《意大利》最高,《步步高》最低。越級詞比率《循序》最低,《步步高》《聽說讀寫》偏高。超綱詞比率,《循序》最低,《聽說讀寫》最高。
對比表7和表8可以看出:(1)詞匯等級,國外教材相對科學一些。甲乙級詞,國外教材平均79.9%,高于國內(nèi)教材的64.0%。越級詞和超綱詞,國外教材平均是5.4%和8.5%,低于國內(nèi)教材的15.1%和17.1%。(2)無論國內(nèi)、國外教材,詞匯等級跟總詞種數(shù)呈正相關,總詞種數(shù)量越大,詞匯等級越高。
中級教材。趙新、李英(2004)用《詞匯大綱》,統(tǒng)計了三部中級綜合教材(《橋梁》《中級漢語精讀教程》《標準漢語》)生詞部分的詞匯難度等級。見表9。
A教材問題最多:中級階段的丙級詞只有32.9%,丁級詞、超綱詞總數(shù)超過50%,而乙級詞數(shù)量也不少。B教材詞匯難度稍高:丙級詞占50.0%,丁級詞、超綱詞占50%。C教材生詞難度最合適:丙級詞68.4%,丁級詞、超綱詞大約30%;大致符合中級教材生詞等級的比例:中級詞70%~ 80%,高級詞+超綱詞20%~ 30%。
高級教材。我們根據(jù)《等級劃分》(國家漢辦等,2010)對兩部高級商務漢語教材《新絲路》(李曉琪,2012)和《綜合教程》(仇鴻偉,2010)的詞匯難度等級進行統(tǒng)計?!兜燃墑澐帧分校呒壴~匯、高級“附錄”詞匯分列。為了方便,我們將這兩類合并為高級詞,并把專有名詞單獨列出。
可以看出:(1)兩套教材的詞匯等級的比例排序相同:普及化詞>中級詞>超綱詞>高級詞>專有名詞。(2)差異較大的是專有名詞和超綱詞?!毒C合漢語》超綱詞比例高一些。 我們對兩套教材的生詞難度等級也做了統(tǒng)計對比。
由上表可知:兩套教材生詞中的超綱詞比例偏高。它們大致可分為兩類:
(1)商務行業(yè)語。如《新絲路》:A股、準備金、大盤、到岸價、反傾銷、附加值、離岸價?!毒C合教程》:A股、B2B、持倉、供應鏈、換手率、融資、市盈率。這些詞雖然超出通用漢語大綱《等級劃分》,但其商務性非常強,有必要選人教材進行教學。
(2) 一般的低頻詞、短語甚至古代漢語詞。如《新絲路》:云集、府上、彰顯、網(wǎng)羅、投石問路、兇多吉少、五湖四海、先聲奪人、星羅棋布、首屈一指、飽受歧視、博采眾家之長。《綜合教程》:不啻、饕餮、悖論、裨益、蠶食、癡人說夢、垂涎三尺、蜂擁而上、饑不擇食、空穴來風、鷸蚌相爭、簡陋逼仄、無心插柳柳成蔭、不費吹灰之力、何樂而不為、摸著石頭過河、防患于未然。這些詞和短語頻率低,跟商務活動并無直接關系,不適宜選用。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兩套教材生詞中超綱詞的數(shù)量和比例差別很大?!毒C合教程》超綱詞生詞占比高達66.56%,超過生詞總數(shù)一半,說明該教材生詞過難。
此外,《綜合教程》中有一些專有名詞難度高,與當代商務活動無關,也不適宜選人教材。如:邁克爾·波特、鉆石理論、晁錯、代頓和平獎、董永、《論貴粟疏》。
3.2 中學教材詞匯難度
下邊以《詞匯大綱》為標準,考察泰國初中生用教材《創(chuàng)智漢語》和《體驗漢語》的詞匯等級情況。
甲、乙級詞,《創(chuàng)智》1011個,占75.9%;《體驗》1081個,占59.63%。越級詞(丙、丁級)和超綱詞,《創(chuàng)智》分別是8.41%。和10.44%;《體驗》分別是14.29%和26.1%??梢姡秳?chuàng)智》詞匯難度比較科學,而《體驗》詞匯難度偏高。
兩部教材中的超綱詞,部分是泰國本土詞。《創(chuàng)智》28個,占超綱詞的20%,如:泰國、曼谷、榴蓮、酸辣蝦湯、水燈節(jié)、水上市場?!扼w驗》本土詞匯46個,占超綱詞的9.7%,如:泰銖、木瓜、冰水、藤球、宋干節(jié)、宋猜。相比之下,《創(chuàng)智》不但甲乙級詞比例高,本土詞匯比例也高,更適合當?shù)厝藢W習。
4.母語者使用頻率
二語詞匯教學,常用度高的詞應先教(Ellis,2002;李如龍、吳銘,2005;蘇新春、楊爾弘,2006)。本節(jié)使用《中文助教》(儲誠志,2005)SVL常用度等級詞表比對教材詞匯。漢語母語者詞頻高低,可分為5類:高頻詞:1N 1000;次高頻詞,1001~ 2500,中頻詞,2501~5000,次低頻詞,5001~ 8000;低頻詞,8001+。
4.1 大學教材
先看周小兵、劉婭莉(2012)對國內(nèi)初級漢語教材的統(tǒng)計。
與母語者高頻詞的重合率,《博雅》最高,《階梯》《發(fā)展》居中,《教程》最低。與母語者低頻詞的重合率,《教程》最高,《階梯》《發(fā)展》居中,《博雅》最低??梢姡恫┭拧返脑~匯難度合理,而《教程》詞匯難度偏高,選取母語者低頻詞偏多。
再看國外初級漢語教材的情況(周小兵、劉婭莉,2012),見表14。
與母語者詞匯常用度的重合方面,國外教材課文詞匯的區(qū)別相當小。與高頻詞的重合率,《意大利》最高,《聽說讀寫》最低,但差距不大。表13和表14還顯示,國外教材的編寫相對合理:高頻詞比率,國外教材比國內(nèi)教材高18.5%;低頻詞比率,國外教材比國內(nèi)教材低7.2%;5個詞頻段詞匯數(shù)量的標準差,國外教材均低于國內(nèi)教材。比較而言,對教材應收錄各詞頻段詞匯的數(shù)量,國外教材看法較一致。這種差別,跟學習環(huán)境是否為目標語有關。
4.2 中學教材
表15是泰國初中教材《創(chuàng)智漢語》和《體驗漢語》的詞匯常用度情況。
相對表14展示的4部海外初級漢語教材,這兩部泰國漢語教材的高頻詞、次高頻詞的比例都不太高。相對來說,《創(chuàng)智》稍微好一點,高頻詞和次高頻詞比率占55.3%,比《體驗》的50.5%高4.8%。
5.詞匯本土性考察
鄒為誠(2000)認為,學習者周圍的人和事,具有可理解性、重復率和突顯性,最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共鳴和參與熱情。周小兵、陳楠(2013)系統(tǒng)考察了兩種“一版多本”和6部海外教材中本土詞匯的使用情況??疾鞂ο鬄椋河⒄Z版《新實用漢語課本》①(簡稱《新實用》),《當代中文》②(簡稱《當代》);英語版基礎上開發(fā)的其他媒介語教材;《聽說讀寫》(美國),《步步高》(英國),《漢語入門》①(簡稱《入門》,法國),《漢語》②1、2(西班牙),《泰國人學漢語》③1(簡稱《泰國人》,泰國),《意大利》(意大利)。
5.1 詞匯本土性在“一版多本”的體現(xiàn)
根據(jù)周小兵、陳楠(2013)的研究,從英語版改換為其他媒介語,《新實用》《當代》主要用兩種途徑:
(1)替換。如:
人名(39)④:“杰克”替換為“頌猜”(《當代》泰語版)。 地名(38):“加拿大”替換為“西班牙”(《新實用》西語版)。
機關團體名(11):“英國東方學院”替換為“櫻花大學”(《當代》日語版)。
節(jié)日(2):“元旦、復活節(jié)”替換為“開齋節(jié)、宰牲節(jié)”(《新實用》阿語版)。
(2)刪除。如:
食物(3):刪除“啤酒”(《當代》阿語版)。
地名(1):刪除“唐人街”(《當代》泰語版)。
因宗教避諱,阿語版、印尼語版刪除了“豬肉、啤酒、醉”等詞,因此,它們的詞匯改編多于其他版本?!懂敶繁就猎~匯平均每個版本12個,占1.5%,高于《新實用》的0.2%。
5.2 詞匯本土性在海外教材的體現(xiàn)
海外教材的本土詞匯,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周小兵、陳楠,2013):
人名(26)①:胡安(《漢語》);海倫(《聽說讀寫》)。
地名(71):普吉(《泰國人》);巴塞羅那(《漢語》)
機關團體名(23):巴黎大學(《入門》);國王十字火車站(《步步高》)
食物(21):法國蝸牛(《入門》);比薩餅(《意大利人》)。
節(jié)日(6):宋干節(jié)(《泰國人》);感恩節(jié)(《聽說讀寫》)
貨幣(7):銖(《泰國人》);歐元(《意大利人》)
運動(9):美式足球(《聽說讀寫》);水球(《步步高》)
本土詞匯的種類超過“一版多本”,且數(shù)量較多。各教材本土詞匯情況統(tǒng)計見表17。
對比可知,本土詞匯數(shù)量,海外教材平均每部31個,占5.0%,遠高于“一版多本”。
6.文化詞匯考察
本節(jié)探索教材詞匯與文化點的關系,看中美初級教材有何區(qū)別。對象為美國的《通向中國》(Chinese Odyssey;王學英、祁立壯、馮力平,2008;簡稱《通向》)和中國的《新實用》。
6.1 共選文化點類聚詞群
先看14個共選文化點及其共選詞情況。
1)婚戀生育:結婚;
2)寄取郵件等:包裹、寄、取、郵局;
3)學生生活:打工、工作、大學生、錢、掙、學習、學生;
4)日常著裝:件、套、顏色、漂亮、西服、襯;
5)氣候天氣:天氣、雨、熱、季節(jié)、冷、風、冬天、刮、氣溫、涼快、春天、秋天;
6)銀行:銀行;
7)公交:路、公共汽車、下、車、換、站、乘客;
8)購買:買、便宜、錢、賣、價錢、賺、賠、質(zhì)量、貴;
9)運動:鍛煉、身體、跑步、游泳、做操、散步、爬山;
10)醫(yī)療:中醫(yī)、西醫(yī)、中藥、號脈、病、看病、病人、治、藥、大夫、醫(yī)生、醫(yī)院、醫(yī)學、針灸、理論、(中西醫(yī))結合;
11)節(jié)日:節(jié)日、中秋節(jié)、春節(jié)、月餅、月亮、賞月、新年;
12)居家:房子、間、租、廚房、廁所;
13)生日:生日、蛋糕、歲、祝、快樂;
14)介紹:貴姓、介紹。
各文化點詞群中包含的共選詞數(shù)量差異大:在“醫(yī)療”“氣候天氣”文化點中,共選詞項達10個以上;在“婚戀生育”“銀行業(yè)務”中,共選詞項只有1個。
再看共選文化點中的獨選詞及詞頻情況,見表18。
獨選文化詞的比例遠高于共選文化詞,說明中美編者對同一文化點中該選取哪些詞語存在分歧?!缎聦嵱谩范噙x中國獨有文化詞,《通向》多選當代共性文化詞或美國獨有文化詞。如:“日常服裝”,《新實用》選“旗袍、絲綢”,《通向》選“裙子、褲子”?!肮?jié)日節(jié)氣”,《新實用》選“鞭炮、守歲、年夜飯”,《通向》選“情人節(jié)、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土豆泥、火雞、花車”。《通向》文化詞匯凸顯了美國教學的本土性;但詞匯難度明顯偏高。
6.2 獨選文化點類聚詞群
因兩套教材獨選文化點較分散,見表19,表20。本節(jié)只選取較有代表性的若干個文化點進行分析。
《通向》在“傳媒、經(jīng)濟”詞群中,詞項數(shù)量多,多反映當代中國國情。在“出入境、鐵路”詞群中選取一些高實用性詞語。這些對漢語二語學習者非常有用。
《新實用》多選取與中國成就文化相關的詞項,重視傳播中國成就文化(含傳統(tǒng)文化)。這些詞語與漢語母語者語文教材相似度高,說明過多借鑒中國語文教材,二語特點不夠凸顯。
7.結語
本文通過考察事實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教材詞匯選取中有不少有意思的現(xiàn)象:
(1)有的教材從學習者實際水平出發(fā),考慮大綱要求和母語者使用頻率,詞匯選取上比較科學。有的教材對上述因素考慮不夠,詞匯數(shù)量偏多,難度偏高,低頻詞選用偏多。
(2)國外一些教材,較重視選取本土性詞匯,選取的文化詞匯多反映當代中國國情,實用性較高。國內(nèi)一些教材文化詞匯則多選取含傳統(tǒng)文化在內(nèi)的中國成就文化詞項,實用性相對較弱。
(3)海外用教材,若由海外專家編寫,或者中外合編,詞匯選取上有一定優(yōu)勢。 周小兵( 2017)指出:科學研發(fā)、合理使用教材,可提高教和學的質(zhì)量,促進課程建設。希望本文的考察研究,能促進漢語二語教材的研發(fā)和國際漢語教育學科發(fā)展。
[參考文獻]
陳灼 1996 橋梁一實用漢語中級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儲誠志 2005 中文助教(軟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2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 2009 新中小學生漢語考試(YCT)大綱[M].北京:商務印書館,
—— 2010 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教育部社科司 2010 漢語國際教育用音節(jié)漢字詞匯等級劃分[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姜蕾 2013 基于教材分析的“中學交際話題表”編寫設想[J]語言教學與研究(2).
李如龍,吳茗 2005 略論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兩個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2).
李曉琪 主編 2012 新絲路高級商務漢語綜合教程I、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等 2005 博雅漢語-初級起步篇(I、Ⅱ)[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姚道中 2009 中文聽說讀寫LEVEL l (PART1、2)[M].美國:Cheng&Tsui Company.
劉援 2010 體驗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馬亞敏,李欣穎2006輕松學中文[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仇鴻偉主編 2010 商務漢語綜合教程(第四冊)[Ml.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
榮繼華等 2006 發(fā)展?jié)h語-初級漢語(上、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蘇新春,楊爾弘 2006 2005年度漢語詞匯統(tǒng)計的分析與思考[J].廈門大學學報(6).
王安國 1998 標準漢語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學英,祁立莊,馮力平 2008 通向中國( Chinese Od-yssey)[M].波士頓:Cheng&Tsui Company.
魏紅 2009 創(chuàng)智漢語[M].曼谷:Kurusapa出版社.
楊寄洲等2006漢語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翟汛等 2007 階梯漢語-初級讀寫(I、Ⅱ)[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張慧晶 2009 循序漸進漢語[M].哥倫比亞:Universi-dad de Los Andes.
張新生 2005 步步高中文(1、2)[M].英國:CypressBook Co.
趙新 1999 中級漢語精讀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新,李英 2004 漢語中級精讀教材的分析與思考[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華文教學與研究) (4).
周小兵 2017 對外漢語教學入門(第三版)[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周小兵,陳楠2013“一版多本”與海外教材的本土化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
周小兵,劉婭莉 2012 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選詞考察[J].語言教學與研究(5).
鄒為誠 2000 語言輸入的機會和條件[J-外語界(1).
Federico Masini
2010意大利人學漢語-基礎篇[M].意大利:Ulrico Hoepli Editore.
①劉珣(主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年。
②吳中偉(主編),華語教學出版社,2009-2010年。
①法語媒介語,何碧玉、吳勇毅(主編),法國L,Asiathaque-maison des langues du monde出版,2009年。
②西班牙語媒介語,Eva Costa Vila、孫家孟(主編),西班牙Herder Editorial出版,2004年。
③泰語媒介語,徐霄英、周小鷹(主編),中山大學、泰國華僑崇圣大學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④括號中的數(shù)字,表示這一類詞匯在兩種“一版多本”中的總數(shù)量。
①括號中的數(shù)字,表示這一類詞匯在6部海外教材中的總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