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與義南渡后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

      2018-09-10 07:48:55杭勇
      北方論叢 2018年5期
      關(guān)鍵詞:陳與義南渡詩歌

      杭勇

      [摘要]陳與義后期的詩歌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又盡量不露出雕鏤的痕跡,做到“在平淡中見功夫,自然中見工切”,表現(xiàn)出對語言藝術(shù)的自覺追求。這種藝術(shù)主要體現(xiàn)在典故的熔鑄、字詞的推敲和詩律的推敲等三個方面。陳與義后期的詩歌用典大大減少,幾乎不用抽象、生僻的詞語,句法簡潔,語調(diào)平和,絕少藻飾,自然而又富有極強的表現(xiàn)力,不僅克服了其前期詩歌繁復(fù)生硬的缺點,還代表著南渡后宋詩發(fā)展的某些新趨向,具有重要的詩史意義。

      [關(guān)鍵詞]陳與義;南渡;詩歌;語言;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18)05-0076-04

      陳與義是兩宋之交詩壇成就最高的詩人,他后期的詩歌代表著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主要藝術(shù)成就,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是其藝術(shù)成就的最重要的體現(xiàn)之一。陳與義后期的詩歌非常注重語言的錘煉,又盡量不露出雕鏤的痕跡,做到“在平淡中見功夫,自然中見工切”,表現(xiàn)出對語言藝術(shù)自覺的追求。這種藝術(shù)追求主要體現(xiàn)在典故的熔鑄、字詞的推敲和詩律的推敲等三個方面。

      一、典故的熔鑄

      宋代文化發(fā)達(dá)遠(yuǎn)勝唐代,詩人多兼有學(xué)人。因此,宋詩比唐詩更喜歡用典用事??娿X先生在評宋詩時就說:“詩中用字貴有來歷,唐人亦偶及之,而宋人尤注意于此?!盵1](p.4)到元祐、元豐年間,黃庭堅作詩強調(diào)“無一字無來處”總結(jié)出“點鐵成金”等一系列詩法,代表了一代詩人的藝術(shù)風(fēng)尚。正如繆鉞先生評在論宋詩用事時所說:“實則非獨黃一人,宋人幾無不致力于此?!盵1](p.4)但過多用典用事也給宋詩帶來生澀繁復(fù)之流弊,劉辰翁就說:“黃太史矯然特出新意,真欲盡用萬卷,與李杜爭能于一詞一字之頃,其極至寡情少恩,如法家者流。”[2]嚴(yán)羽也譏諷宋詩“以文字為詩,以才學(xué)為詩”[3](p.26),對宋詩這一流弊提出尖銳的批評。

      陳與義南渡前的詩歌,喜歡堆砌典故,甚至有逞才弄巧的嫌疑,尤其是占主導(dǎo)地位的次韻唱和類的作品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如《次韻張矩臣迪功見示建除體》幾乎是句句用典;《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一詩用典有七處之多,化用前人詩句有10多處;《八音歌》其一,全詩一共八聯(lián),用典多達(dá)十一處。這些作品用典多而生硬,使得得全詩艱澀難懂,諸如“公子書”“圓規(guī)塵”“超公霧”“李遠(yuǎn)棋”“徐凝水”“漢帝河”之類的典故,就是人名加上一個物質(zhì)名詞,典故生僻,也缺少審美韻味。清人馮班就說陳與義的這些詩:“太堆砌,如此何得薄昆體耶?”“江西詩派承昆體之后,用事多假借扭合,往往不可通。昆體用三十六體,用事出沒,皆本古法,黃陳多杜撰,所以不足?!薄岸际墙鲪号蓙y談?!盵4](p.1596)

      陳與義后期的詩歌在用典方面有很大變化。首先,用典大量減少;其次,詩人對典故在字面上也做了相應(yīng)改造,語匯和音節(jié)與全詩融為了一體,克服了前期生澀繁復(fù)的缺點。雖然是用典,但這些典故已經(jīng)完全化為詩人自己的血肉,工切自然,讀起來自然而不生澀,沒有堆砌的感覺,又不見刻鏤的痕跡,達(dá)到“用事工者如己出”的藝術(shù)水準(zhǔn),顯示出詩人對語言錘煉的功夫之一斑,例如,“海內(nèi)堂堂友,如今在敵圍。虛傳袁盎脫,不見華元歸。浮世身難料,危途計易非。云孤馬西嶺,老淚不勝揮”(《聞王道濟陷敵》)。此詩作于建炎二年(1128年),詩人聽說王道濟被金俘虜后逃脫,又不知所終,借《史記》和《左傳》中的兩個典故表達(dá)對朋友遭難的擔(dān)憂,和對亂世的恐懼。《史記》載,吳、楚反,“袁盎以太常使吳。吳王欲使將,不肯。欲殺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盎軍中”[5]。后袁盎在故人的幫助下逃脫。《左傳》記載:“(宣公)二年春,鄭公子歸生受命于楚,伐宋。宋華元樂、呂御之。二月壬子,戰(zhàn)于大棘,宋師敗績。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宋人以兵車百乘,文馬百駟以贖華元于鄭,半人華元逃歸。”[6]這兩個典故既道出朋友的處境,也暗示出戰(zhàn)亂的時代環(huán)境,用之貼切。就連清代對陳與義詩歌頗有微詞的馮班也說:“如此用事,可謂清楚。”[7](p.354)陳與義后期詩歌的用典基本都能如此,這和前期那些“公子書”“圓規(guī)塵”之類的典故有著天壤之別?!妒衷娫挕吩疲骸霸娭檬拢豢蔂繌?,必至于不得不用而后用之,則事辭為一,莫見其安排斗湊之跡……此乃天生作對,不假人力?!盵8](p.413)可以說,陳與義后期詩歌的用典,也達(dá)到“不牽強”和“不假人力”??娿X先生在評論宋詩的用典時也說:“所貴乎用事者,非謂堆砌饾饤,填塞故實,而在驅(qū)遣靈妙,運化無跡?!薄按蟮钟檬沦F精切、自然、變化?!薄凹从檬露粸槭滤靡病!盵1](p.4)陳與義后期詩歌的用典基本做到了。

      陳與義南渡后的詩歌的用典不僅語匯和音節(jié)與全詩的融合,還注重典故和詩意的融合,例如,《客里》:“客里東風(fēng)起,逢人只四愁。悠悠雜唯唯,莫莫更休休。窗影鳥雙度,水聲船逆流。一官成一集,盡付古河頭?!边@首詩的開頭四句用了四個典故,起首一句是暗用季鷹見東風(fēng)起而懷歸的故事,道詩人懷鄉(xiāng)之情;次句是張衡《四愁詩》的旨意,道仕途不遇之恨;第三句就是化用唐代蔣儼責(zé)田游嚴(yán)典故,據(jù)《新唐書》記載,田游嚴(yán)為太子洗馬,不能盡職,蔣儼責(zé)之曰:“居責(zé)言之地,唯唯悠悠,不出一談?!盵9]陳與義借此說自己身為貶官,處處都要謹(jǐn)小慎微,唯恐再羅禍上身,為難的處境;第四句是化用唐代司空圖的詞句,表達(dá)詩人閑居無所事事的不安;司空圖有歌云:“休休休,莫莫莫,伎倆雖多性靈惡,賴是長教閑處著?!笔惆l(fā)司空圖作為一個有志之士,淪落為碌碌無為詩人空度歲月的悲哀,陳與義此處也暗用此意。這四個用典都是化用,重點在于借用前人豐富且富有審美意義的內(nèi)涵,充實自己作品的審美意蘊。劉辰翁評三四兩句:“十字開合,有無涯之悲。”[7](p.358)這種效果和用恰如其分的典是分不開的,即便讀者不知是用典,也完全能理解詩歌的語義。一言以蔽之,陳與義后期詩歌的用典做到了簡潔、自然、工切。宋人胡稚說陳與義的詩“凡采擷諸史百子以資筆端者,莫不自其己出”[2],道出了后期陳與義詩歌用典藝術(shù)。

      二、字詞的推敲

      陳與義后期的詩歌還十分注重字詞的錘煉,這也是陳氏詩歌語言藝術(shù)的重要表現(xiàn)。他后期的詩歌很注意詞語的選擇和詩句的融煉,力求用簡潔、平實的詞語傳達(dá)出無限的詩意。如“今年奔房州,鐵馬背后馳。造物亦惡劇,脫命真毫厘”(《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金虜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張家》)。這首詩作于陳與義南渡逃命途中,沒有驚天動地的字眼,看似很平淡的幾句話,讓我們仿佛又看到了詩人當(dāng)時逃命的危險畫面: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手持兵刃的鐵騎追趕下命懸一線的倉皇驚恐之狀?!氨肌弊郑瑢懗隽颂用叩奈<?;“鐵馬”一詞就語義上看,換為胡騎、虜騎、金騎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可其中的韻味卻大不一樣,一個“鐵”字,似乎讓我們聽到了金兵愷甲與兵器咣當(dāng)作響的聲音和那令人喪膽的馬蹄聲,寫出金兵的兇悍。通過這些關(guān)鍵字詞的錘煉,將逃亡者與追趕者強弱的反差,人之奔跑與戰(zhàn)馬馳騁的速度反差逼真地展現(xiàn)出來,更突出當(dāng)時“脫命真毫厘”的危險,“毫厘”二字下得精準(zhǔn),前面又加上一個“真”,以示強調(diào),顯然是經(jīng)過認(rèn)真推敲的。詩人不僅展示給我們一幅驚險萬分的逃亡圖,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畫外之音,即詩人在屠刀下逃生后那一刻驚恐萬狀的真實心情。簡短的20個字,寫出了如此豐富的內(nèi)容,不容讀者不對詩人的筆力贊嘆不已。再如,《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jīng)雨不謝》:“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筋恨醉遲。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圣時。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這是詩人晚年的一首作品,詩中“天翻地覆”與“齒豁頭童”為習(xí)見之成語,但準(zhǔn)確地概括出南渡初年的時代特點,和詩人自己生存狀態(tài)。陳與義于紹興元年(1131年)才到達(dá)行在,距去世只剩7年。雖然年齡不大,但體弱多病,加上5年多逃難的折磨,已經(jīng)是非常蒼老了。詩人即將離世之際,再回想當(dāng)時的情形,再看看恢復(fù)無望的中原,中興無期的現(xiàn)狀,自然感傷萬分?!褒X豁頭童”是嘆老更是嗟悲,與結(jié)句“茫茫身世兩堪悲”,形成緊密的呼應(yīng),讀來語言平實,在不知不覺中又受到深深的感染,含意彌深,咀之不盡。

      超常使用動詞、名詞,也是陳與義后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語言錘煉一種應(yīng)用較多的手法,很多作品借以表達(dá)詩人南渡逃難時強烈的漂泊感。如《縱步至董氏園亭三首》其三:“客子今年駝褐寬,鄧州三月始春寒。簾鉤掛盡蒲團穩(wěn),十丈虛庭借雨看?!痹谀┚渲性娙擞知毦呓承?,用一個“借”字,初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合常理,雨怎么還要借呢?仔細(xì)捉摸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大有妙處。就是這個“借”字,細(xì)致深刻表達(dá)出詩人強烈的客居意識。當(dāng)時陳與義正在逃難中,借居于他人家中,身居異鄉(xiāng),那里的一切都不屬于他自己,以至于讓他對自然界的雨也充滿異鄉(xiāng)的感覺,只能借來觀賞。劉辰翁就說:“借字用得奇杰?!盵7](p.430)的確,這個“借”字傳神地傳達(dá)出詩人內(nèi)心漂泊無依的感受,取得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這和他在《元日》一詩中“五年元日只流離,楚俗今年事事非”、《遠(yuǎn)適》中的“處處非吾土”等詩句所表達(dá)的意思相同,但語義的強烈程度與藝術(shù)感顯然超過了后面的詩句。在陳與義詩中,這種客居意識又表現(xiàn)為強烈的漂泊感、地域感和節(jié)序感?!对铡分械氖拙渌磉_(dá)的就是長期漂泊的傷感;更是明白地寫出了詩人強烈的地域感;在其他一些作品中,詩人還幾次寫到“東南西北客”“東南西北俱吾鄉(xiāng)”,將幾個方位名詞連用,前者是正說,后者是反說,突出了詩人居無定所的強烈的漂泊感。這些字詞都是普通常見的字眼,但經(jīng)過詩人這么一安排,頓時生出了新意。前面引用了劉辰翁評價陳與義的一句話:“每以平平傾盡壘塊,故自難得。”我倒覺得將其移過來評價上面的幾個例子更為合適,而且劉辰翁所說的“傾盡”二字的評價也準(zhǔn)確到再不能準(zhǔn)確的地步,陳與義以上詩句的確是一下將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盡傾于讀者。

      陳與義的寫景詩中,也時常出現(xiàn)精彩使用動詞的例句,如“斷崖依舊掛斜陽”(《龍門》),“西出成皋關(guān),土谷僅容駝。天掛一匹練,雙崖斗嵯峨”(《美哉亭》)。這里的兩個“掛”字、“斗”字,也體現(xiàn)出作者對字句的錘煉功夫,“掛”字突出關(guān)口峽谷之高和深,“斗”字顯示出峽谷的之崖三陡峭,與相互對立之巍峨與險要,傳神地表達(dá)出不同景物的獨特韻味,把靜態(tài)的事物寫活了。

      關(guān)于陳與義詩歌煉字的事例還可以舉不少,前人的評論中已經(jīng)指出了不少,也有少數(shù)是不成功的例子,如《秋雨》中“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一聯(lián),就頗見雕繪刻鏤,錘煉磨璧之功,誠如繆锨先生所評:“‘涼上用‘一字形容,已覺新穎矣。而‘一涼下用‘恩字,‘恩下又接‘到骨二字,真剝膚存液,迥絕恒蹊,宋詩造句之烹煉如此?!盵1](p.6)洪邁也說:“杜詩所用‘受‘覺二字皆絕奇……用之雖多,然每字含意不同。又雜于千五百篇中,學(xué)者讀之,唯見其新工也。若陳簡齋亦好用此二字,未免頻復(fù)者,蓋只在數(shù)百篇之內(nèi),所以見其多。如:未受風(fēng)作惡;不受珠磯絡(luò);不受折簡呼……”[10]這些是熔煉而未達(dá)自然者,但不能影響陳與義貶滴陳留以后詩歌的總體語言風(fēng)格,所謂瑕不掩瑜者也。

      三、詩律的推敲

      陳與義后期絕大部分詩歌句律流麗,結(jié)構(gòu)疏朗,也給人一種自然簡潔的美感。陳與義后期詩歌在體裁上多使用七絕(110多首)、律詩(約55首),以及體式短小的五古(102首左右),也有數(shù)量不多的七古(20多首),五古和七古中篇幅較長的作品數(shù)量很少,只有五六首,最長的也不過20多聯(lián)。他的很多古體詩寫得也很接近于律詩,篇幅短小,用詞明快,句律流麗。對偶排比,雖出人工,然作成之后,又非常自然,所謂“渾然天成,不見牽率處?!比纭洞雾嵵x表兄張元東見寄》:“燈里偶然同一笑,書來已似隔三秋?!斌E讀之似自然言語,一意貫注,細(xì)察之則字字對偶也。再如:“燕子不禁連夜語,海棠猶待老夫詩?!保ā队曛袑仆ハ潞L慕?jīng)雨不謝》)言語對偶也有上例之妙,紀(jì)昀就評此聯(lián)說:“題外燕子,對題內(nèi)海棠,不覺添出,用筆靈妙?!盵11](p.699)類似的例子在《瀛奎律髓匯評》中還有很多,方回、紀(jì)昀點評等人還有精到的點評可以參看。

      陳與義南渡后詩歌在句律上確實有自己獨到的特點,方回就說:“老杜、陳簡齋詩,兩句景即兩句情,兩句麗即兩句淡?!t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此一聯(lián)也?!D(zhuǎn)添愁伴客,更覺老隨人。即如此續(xù)下聯(lián)。簡齋又有一句景對一句情者,妙不可言。下聯(lián)如或用故事,或他出議論,不情不景,其格無窮?!盵12]這樣就使得陳與義的詩歌形成了一種寫景、抒情、議論、敘事等多種手法的交替,讀來不會有煩瑣的感覺。另外,他在對仗上更有使用靈活的流水對,如“如何南紀(jì)持竿手,卻把西州破賊旗”。(《周尹潛以仆有鄭州之命作詩見贈有橫集之句次韻謝之》),“世事紛紛人易老,春陰漠漠絮飛遲”(《寓居劉倉麻中晚步過鄭倉臺上》),“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滴今五年”(《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孤臣霜發(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傷春》),等等。很多就屬于方回所說的“一我一物,一情一景”的寬對法。吳師道指出:“世稱宋詩人句律流麗必曰陳簡齋,對偶工切,必曰陸放翁?!盵13]較為準(zhǔn)確地概括出陳與義詩歌的句律特點。楊玉華也說:“由于大量使用了流麗靈活的對句,就使得一向以壁壘森嚴(yán),銖錙必稱為特點的整傷縝密的七律,在外觀形式上(對仗用字等)具有了一種疏蕩自如的特點,面目不再如以前那樣‘嚴(yán)肅可畏。”[14](p.105)簡短的體式,流暢的句律又進一步強化了其詩歌語言上簡潔、自然的風(fēng)格。

      正是因為自覺的錘煉,陳與義在貶滴陳留以后的詩歌語言,總體呈現(xiàn)出一種自然明快、簡練樸實,又極具表現(xiàn)力,意味深長的風(fēng)格,深經(jīng)鍛造又不見雕刻的痕跡。其后期不論是低回幽怨的嘆老傷悲的題材,還是壯懷激烈愛國題材和清幽自然的山水題材,在語言藝術(shù)上和前期詩作表現(xiàn)出很大差異,克服了其前期詩歌語言生澀、用典反復(fù)的缺點。低回幽怨之作如“一自胡塵人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fēng)看牡丹”(《牡丹》)。詩歌結(jié)尾化用季鷹見東風(fēng)思?xì)w的典故,但有感覺不到用典的痕跡,全詩語言樸實無華,但將詩人蒼老、漂泊、嘆老傷磋的情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歌以平淡自然的語言,又極具藝術(shù)張力,道盡了戰(zhàn)亂漂泊的感傷,語義一層深過一層,確實堪當(dāng)劉辰翁所說“語絕”[7](p.833)二字的評價。類似的作品還有《舟次高舍書事》40多首等,以樸實的語言表達(dá)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前景的迷茫。劉辰翁說這首詩:“每以平平傾盡磊塊,故自難得”確是的論。壯懷激烈之作如《傷春》:“廟堂無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初怪上都聞戰(zhàn)馬,豈知窮??达w龍。孤臣霜發(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稍喜長沙向延閣,疲兵敢犯敵軍鋒?!鳖愃频淖髌愤€有《題繼祖蟠室三首》《鄧州西軒書事十首》等,這些詩雖然是情懷壯烈,語言卻是自然流暢,平淡無奇,表現(xiàn)出極大的蘊藏力,與上述兩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肮鲁妓l(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美疃旁娋鋮s不見痕跡,如同己出,即使不查原典,也不會影響讀者的解讀;同時兩句之間對仗工整,為論家稱道。紀(jì)昀就說:“‘白發(fā)三千丈太白詩,煙花一萬重少陵句,配得恰好?!盵11](p.1369)不經(jīng)錘煉,恐怕不能如此。山水之作如《晚晴野望》:“洞庭微雨后,涼氣人綸巾。水底歸云亂,蘆叢返照新。遙汀橫薄暮,獨鳥度長津。兵甲無歸日,江湖送老身。悠悠只倚杖,悄悄自傷神。天意蒼茫里,村醪亦醉人?!弊髌穼懢安簧嫔逝c明暗,語言平實自然,表現(xiàn)出一種清新淡雅之氣,很像王維某些山水之作詩。劉辰翁對其評價就兩個字“輞川”,可謂見識精準(zhǔn)。清人范大士也評價陳與義南渡后的作品時,亦有“清思秀句,出于自然”[15](p.960)的說法“自然”二字道出陳與義后期詩歌語言的基本特點。但陳與義詩歌語言的自然,與唐詩的自然有很大不同,是人工鍛煉后的自然。繆鉞先生說:“唐詩技術(shù),已甚精美。宋人則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蓋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無意之間,宋人則純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奪天工矣?!贝ǎ╬.4)用“人巧奪天工”來評價陳與義南渡后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頗為精當(dāng)。

      值得注意的是,陳與義后期詩歌的語言藝術(shù),不僅代表他個人的詩歌藝術(shù)的成就和其前后詩風(fēng)的轉(zhuǎn)變,還代表兩宋之交宋代詩風(fēng)的轉(zhuǎn)變。劉辰翁把陳與義后期詩歌的語言與王維相提并論,清人馮舒也說陳與義后期詩歌語言:“亦不減唐人。”[11](p.678)紀(jì)昀認(rèn)為:“此首入之杜集,殆不可辨?!盵11](p.678)宋詩創(chuàng)造了唐詩之外的另一種審美范式,論家不約而同地把陳與義后期詩歌與唐人相提并論,凸顯了陳與義后期詩歌語言藝術(shù)的重大轉(zhuǎn)變。江西詩派把宋詩語言的某些特點發(fā)展到極致,也使宋詩發(fā)展陷入某種窘境。陳與義后期詩歌在語言藝術(shù)上對江西詩風(fēng)的突破具有重要詩史意義。與陳與義同時的詩人,甚至包括江西詩詩派中的呂本中和曾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大多走了同陳與義相同的路徑,體現(xiàn)了宋詩的自我糾偏和宋詩發(fā)展的新趨向,而陳與義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成就最高的詩人。陳與義南渡后詩歌語言的突出成就也影響了其詞的創(chuàng)作,使他成為南渡時期最重要的詞人。

      [參考文獻]

      [1]繆鉞.宋詩鑒賞辭典:論宋詩(代序)[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2]吳書蔭點校.陳與義集卷首[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嚴(yán)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61.

      [4]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卷四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司馬遷.史記·袁盎傳:卷一百一[M].北京:中華書局,1959.

      [6]左傳紀(jì)事本末:卷二十六[M].北京: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7]白敦仁.陳與義集校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8]何文煥.歷代詩話[M].非京:中華書局,1981.

      [9]歐陽修,等.新唐書·蔣儼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洪邁.容齋四筆卷七“杜詩用受覺二字”條[M].北京: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11]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卷十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方回.桐江集:卷五·吳尚贊詩評[M].北京: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13]吳道禮.吳禮部詩話[M].北京:四庫全書文淵閣本.

      [14]楊玉華.陳與義、陳師道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6.

      [15]傅璇琮.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資料匯編[M].北京:中華書局,1978.

      [16]馬東瑤.走向中興:南渡中興詩歌論[J].浙江學(xué)刊,2008(2).

      [17]龍揚志.現(xiàn)代化詩學(xué)的發(fā)生與限度[J].北方論叢,2017(4).

      猜你喜歡
      陳與義南渡詩歌
      溧陽市南渡鎮(zhèn)推進“聯(lián)防聯(lián)治聯(lián)建” 提升本質(zhì)安全水平
      詩歌不除外
      “深入”還是“轉(zhuǎn)向”?
      ——從陳與義生平解讀其佛禪作品
      如何鑒賞題畫詩——以2019年高考試卷中的陳與義詩三首為例
      他睡在九月的曇花里
      花火A(2019年8期)2019-11-05 09:44:20
      二十一世紀(jì)以前的陳與義詩歌研究綜述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fù)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20世紀(jì)80年代以來陳與義詩歌研究述評
      詩歌島·八面來風(fēng)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李清照詞在不同時期所表達(dá)的情感與心境
      林周县| 湖南省| 安泽县| 思南县| 乡城县| 花莲市| 五大连池市| 普宁市| 绍兴市| 策勒县| 毕节市| 海门市| 类乌齐县| 云浮市| 栾川县| 靖州| 五指山市| 鸡泽县| 衡阳市| 黄陵县| 缙云县| 康定县| 大英县| 邢台市| 上林县| 高邮市| 沾化县| 西充县| 疏勒县| 阿鲁科尔沁旗| 屏山县| 罗城| 巴林左旗| 张家港市| 荥阳市| 巫溪县| 清水县| 玛纳斯县| 比如县| 麦盖提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