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于文言文教學設計的文獻主要分為整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設計,教學評價設計五個方面。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設計;文獻
一、概念界定
“文言文是指以‘文言這種古代書面語寫出的文章,包括先秦時期的作品以及后世歷代文人模仿先秦書面語寫成的作品?!蔽难晕慕虒W設計是指關于文言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情境,板書或演示的設計,教學評價的設計。
二、研究現(xiàn)狀
(一)關于文言文教學設計專著分析
周慶元的《語文教學設計論》、時金芳的《語文教學設計》、包建新的《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張秋玲的《語文教學設計:優(yōu)化與重構》、張筱男的《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等書都側重于語文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基本策略的論述。這些結論可作為我們研究文言文教學設計的指導理論,但是他們的研究對于文言文教學具體如何操作,沒有詳細說明。
《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提出了文言文一體四面的特征,并結合大量的教學案例,總結出文言文教學設計的要領:“1、著力于文言文的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2、依放過、深入、突出、分離四個原則處理不同的文言文字詞3、重視文言知識的應用價值4、適時適地使用翻譯5、強調“誦讀”,意在玩味。這本書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比較實用,為廣大語文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法。揭示了文言文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什么,為語文教師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具體方法。
(二)關于文言文整體教學設計研究分析
關于文言文整體教學設計的研究文獻共有639篇,其中碩博論文30篇。綜合研究文獻可知文言文教學的整體設計大致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板書或演示設計,教學評價的設計。大多數(shù)文獻中的教學設計大同小異,創(chuàng)新之處不大。
肖春毓的碩士論文《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學設計研究》提出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先生后師”的雙主教學、堅持文言文教學“先言后文”“文言統(tǒng)一”的教學理念,從而設計出了基于自主研習、自主梳理的教學設計基本樣式。李曉萍的碩士論文《生本理念下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設計研究》提出弘揚文言文的文化內涵,重視文言文的情感陶冶,立足文言文的生本理念。這兩篇文獻體現(xiàn)了以“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
(三)關于文言文教學目標設計研究分析
關于文言文教學目標設計的研究文獻共有881篇,其中碩博論文6篇。綜合研究文獻可知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大致是以下幾個:1、了解寫作背景和相關文體知識2、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用法3、把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通過誦讀加強對文言文的感悟和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優(yōu)點是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設計教學目標,缺點是大部分的文獻是針對一個班的學生提出相同的目標,沒有關注到不同學生的差異,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之處不大。
張大根在其論文中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目標教學,分類指導”的教學原則,把學生按優(yōu)中差把不同等級的學生分成A、B、C三組,然后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這一文獻最大的優(yōu)點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實施不同的教育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
(四)關于文言文教學內容設計研究分析
關于文言文教學內容設計的研究文獻共有431篇,其中碩博論文6篇。教學內容的選擇是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近年來,人們越來越傾向于關注“教什么”的問題。綜合文獻資料分析,文言文教學內容設計大致可分為:文體介紹,積累重點實詞、虛詞,疏通文意、概括中心思想、品析文章寫法這幾個方面。缺點是老師采取同樣的方法教授不同的文言篇目,教師程序化的教學,使得教學步驟缺乏內在聯(lián)系。
毛雪梅指出,“合宜的教學內容的確定就是對文體的突出特點進行挖掘”,她主張依據(jù)文言文文體處理教學內容。李衛(wèi)東老師則認為,從文體角度討論文言教學內容的選擇不好操作,他從文言文教學與現(xiàn)代文教學的異同比較入手,討論文言文教學內容的確立,結合案例提出文言文教學應該“教學生斷句標點、教學生因聲求氣、教學生咬文嚼字、教學生悟得規(guī)律、教學生翻譯比較、教學生侵入文言、教學生學以致用、教學生古文今讀”。
(五)關于文言文教學方法設計研究分析
關于文言文教學方法設計的研究文獻共有1740篇,其中碩博論文19篇。綜合文獻資料分析,文言文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涵詠誦讀法、評點法、講練法、串講法、句讀法、分析法等。缺點是以上教學方法教師只注重自己的教授,而忽視了學生是否掌握,教師認為講得越透徹、越詳細,學生就理解得越好,忽視了對學生知識儲備和理解能力的考量,教學方法枯燥單一。
范曉燕老師總結出的“文言文五疑程序教學法”,是對傳統(tǒng)串講法的改革,實踐效果較好?!拔逡伞奔础白詫W存疑一質疑答難設疑引議一啟思釋疑一述疑多練”的簡稱。它以“疑”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在傳授文言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
(六)文言文教學評價研究分析
關于文言文教學評價設計的研究文獻共有69篇,其中碩博論文4篇。綜合文獻資料分析,文言文的教學評價按評價對象分大致可分為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和學生學習的評價兩大類。
肖春毓的碩士論文中主要是針對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評價,提出了多樣化的教學評價,以學生自我反思和總結為其教學評價的核心,以他人評價為輔,其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注重發(fā)揮教師隱性評價的功能。王海艷根據(jù)張秋玲在《語文教學設計:優(yōu)化與重構》一書中所構建的《中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方案評估表》建立了《5A100 分高中文言文教學設計評定量表》,為文言文教學設計的評定指明了細目,為文言文的評價帶來些許方便。
三、結語
綜合相關文獻研究可知,很多學者對文言文教學設計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但是在文言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文言文教學改革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7:237,240-246
[2] 肖春毓.高中文言文“非指示性”教學設計研究.贛南師范學院.[D]2016
[3]毛雪梅.從文體角度看文言文教學內容之爭[J].中學語文,2012(9).
作者簡介:
陳鵬(1992-),女,聊城大學文學院17級研究生,專業(yè)為學科教學(語文),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