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凱
愛吃蜂蜜的朋友可能會發(fā)現,蜂蜜放久后表面會漂浮著一些氣泡,這樣的蜂蜜還能吃嗎?其實蜂蜜產生氣泡是因為微生物發(fā)酵,吃起來并沒有大問題,不過口感比較差。
參謀貼士
蜂蜜怎么吃最健康
蜂蜜是老少皆宜的好東西,不但營養(yǎng)豐富,而且可以美容,促進消化的功效,所以,蜂蜜是老百姓家中常備的營養(yǎng)食品。但是,蜂蜜的吃法還是有很多的講究的,現在來了解一下蜂蜜怎么吃才是最健康的!
吃蜂蜜最適合的時間
吃蜂蜜的時間是根據每個人的需要而定的。
如果為了安神促進睡眠的話,那就自然是在睡前吃,大概睡前半個小時比較合適;如果為了促進消化,防止便秘,最好就是飯前吃比較好,也是飯前半個小時合適;如果你為了美容,就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吃就可以了。
吃蜂蜜最適宜的量
愛吃甜食的朋友都很喜歡蜂蜜的香甜,但是每天吃蜂蜜的量不宜過多,過量食用會影響腸胃正常消化功能。最好一天一次,每次吃一小勺即可。
蜂蜜最適宜的吃法
蜂蜜的吃法很簡單,直接食用、沖溫水、配果蔬沙拉等很多種方法,但營養(yǎng)專家建議一般情況下可以沖溫水喝。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濃度,這樣吃的效果最好,對腸胃的刺激也不大。
原蜜發(fā)酵現象普遍,多是微生物所致
蜂蜜是蜜蜂從野外采集來的,因此原蜜(指蜂巢中的蜜)會含有微生物,此
外在生產過程中也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不過蜂蜜中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都相對較少,因為蜂蜜糖分多、滲透壓高,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作用。
蜂蜜中最常見的微生物主要是嗜滲酵母和耐高糖酵母,其中嗜滲酵母是蜂蜜產生氣泡的主要原因。檢測數據表明,舂季采集的蜂蜜中100%含嗜滲酵母,夏季采集的也有55%含嗜滲酵母,因此原蜜發(fā)酵是很普遍的現象。
嗜滲酵母會導致蜂蜜冒泡、變味
嗜滲酵母最喜歡的溫度是25℃~37℃,在蜂蜜水分含量較高且溫度適宜時可大量繁殖,發(fā)酵產生難以去除的泡沫,是蜂蜜產生氣泡的主要原因,并且它還會將蜂蜜中的蔗糖轉化為乙醇,有時還可以將乙醇轉化為乙酸,所以會影響蜂蜜的口味。
在超市選購蜂蜜的時候可以注意看一下,如果氣泡很多可能是水含量較高,品質相對差一些。消費者如果要向蜂農直接購買散裝原蜜,一定要將蜂蜜放在陰涼通風處或冰箱里冷藏。如果發(fā)現冷藏的蜂蜜產生結晶大可不必擔心,那是葡萄糖,是正常現象,可放心食用。
雖然嗜滲酵母只是影響蜂蜜質量,并不會引起食品安全問題,但在制定蜂蜜國家標準時,這一指標最終還是被納入了強制標準。2017年國家和省級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共有33個批次因此不合格。
控制微生物發(fā)酵需要控水+提高波美度
為了保證產品口味佳、品質好,商品蜂蜜會對酵母嚴格控制。成熟的蜂蜜需要經過溶化、去除晶體、過濾、低溫真空濃縮等加工步驟,只要將水分含量控制在18%?20%,波美度(比重單位,波美度越大,濃度越高,滲透壓越高)達到42度以上,蜂蜜就不容易發(fā)酵。而波美度不到42度的蜂蜜可以作殺菌處理,比如在55℃?63℃加熱10?15分鐘就可以殺死嗜滲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