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非
胡安·魯爾福是墨西哥著名的小說家。他幼年飽受變故,可以說其童年是在貧寒的家境與戰(zhàn)爭的硝煙中度過的,1910至1918年的墨西哥全國大革命,尤其是1926至1928年的基督教會反對卡雷納斯總統(tǒng)的戰(zhàn)爭給他的心靈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創(chuàng)傷。
他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高等教育,文學創(chuàng)作可謂自學成才。1942年與友人開辦《面包》雜志并發(fā)表第一個短篇小說《人生無?!?,后又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我們分得了土地》以及《馬卡里奧》等。1953年,他將這十幾個故事合集,以《烈火平原》為名出版。1955年,胡安·魯爾福出版了他最為著名的作品——中篇小說《佩德羅·巴拉莫》,以其深刻的內容和奇特的形式贏得了極大的關注和贊譽,成為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奠基作品之一?!读一鹌皆芳啊杜宓铝_·巴拉莫》為作者帶來了很大的聲譽,尤其是后者,奠定了魯爾福文壇巨匠的地位。他先后于1970年獲得墨西哥國家文學獎,1976年被選為墨西哥語言學院院士,1983年獲得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親王文學獎。那么這部不長的小說《佩德羅·巴拉莫》究竟魅力何在呢?
作家為我們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佩德羅·巴拉莫是莊園主盧卡斯的兒子,幼年時父親被雇工所殺,他懷恨在心,一怒之下將參加葬禮的人全部殺死。此后他軟硬兼施,巧取豪奪,逐漸把家鄉(xiāng)——科馬拉小鎮(zhèn)的萬頃良田和成群牛羊據(jù)為己有。為了抵賴欠賬,佩德羅·巴拉莫選擇與最大的債主普雷西亞多結婚,后來霸占其全部家產并且將她趕出家門,普雷西亞多攜兒子胡安遠走他鄉(xiāng),最后含恨而死。多年苦心經營之后,佩德羅·巴拉莫成為獨霸一方的地主首領,倚仗權勢,橫行霸道,蹂躪婦女,私生子多的數(shù)不過來。而在他統(tǒng)治的勢力范圍內,各個階層的民眾都被迫忍氣吞聲地屈服他的淫威,就連震驚拉丁美洲的墨西哥革命也未能撼動他的根基:佩德羅·巴拉莫巧妙應付,假裝投靠革命,而后指使親信打入革命隊伍并唆使起義軍攻打鄰村的土地。其勢力擴張到了頂點,隨后盛極而衰,痛苦和不幸開始逐一降臨到他的頭上:先是愛子米蓋爾——繼承父親衣缽的壞種,在尋歡作樂時墜馬而死,讓佩德羅·巴拉莫悲痛之余充滿恐慌,他指望從年輕時的摯愛蘇珊娜那里尋求慰藉,認為是唯一能夠拯救自己的人。殊不知這一位早已飽嘗苦難:婚后即喪夫,后又被父親糟蹋,即便佩德羅·巴拉莫將其明媒正娶,她卻無福享受,不久就瘋了,隨后辭世。科馬拉的教堂響起鐘聲,人們卻把這當成了狂歡的節(jié)日。佩德羅·巴拉莫異常生氣,發(fā)誓進行報復,竟詛咒村莊寸草不生,人們紛紛外出逃荒,最終他也死在了自己的一位私生子——阿文迪奧手中,結束了悲喜交加的一生。
作品運用了多種手法,使得敘述充滿奇異的色彩。作品的第一部分講的是胡安回老家的前因后果,講述他在科馬拉的經歷。對話體的敘述中,不時穿插著佩德羅·巴拉莫的內心獨白以及他母親普雷西亞多的回憶,從中引出了一系列其他的人物和事件,敘述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視角不斷地變換,我們看到的好像是一位旅居異鄉(xiāng)的游子回家尋訪的經歷,還有那已經破敗荒涼的科馬拉小鎮(zhèn)。但是,在全書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讀者方才明白原來這是胡安在墓穴中與老乞丐進行的對話。緊接著,第二部分主要敘述佩德羅·巴拉莫橫行霸道的作為以及他和蘇珊娜的愛情悲劇。倒敘、回憶、對話、獨白仍然穿插在各處,為我們刻畫了這個地主的形象,最后寫到佩德羅·巴拉莫被其私生子阿文迪奧殺死結束??偟膩碚f,這部作品完全打破了平鋪直敘的創(chuàng)作手法,而更像是一副超現(xiàn)實主義繪畫。作者不斷變化敘述視角:從過去到現(xiàn)在,從現(xiàn)在到夢幻,從人物的生前到死后,從而給讀者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間。整個作品好像是由各種元素拼貼成的鑲嵌畫,雖然事件好像孤立零碎,但是總有一根線索將他們聯(lián)系起來。通過把脈絡梳理清楚而弄懂事情真相,充分享受閱讀的挑戰(zhàn)和樂趣。其實這一點也深刻體現(xiàn)了墨西哥人的思想觀念,在土著人看來,線性時間是不存在的,歷史的上升與發(fā)展呈現(xiàn)螺旋狀態(tài),所以,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完全有可能在一個層面上并存,這種結合本土思維的結構安排,深刻詮釋了“魔幻”的含義。
參考文獻:
[1](英)喬納森·雷班.現(xiàn)代小說寫作技巧實用文藝批評集[M].戈水,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2]馮為民.小說教學內容的確定[J].語文教學通信,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