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可慧
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是不是一個優(yōu)質的煉鋼爐。
貫穿孩子的成長中,我們所認為的不輸在起跑線,換言之,就是不輸在作為父母的你。你的身先示范,你對孩子的教育,你給予孩子的一切,就是起跑線。
我在一家教育機構當寫作老師時,曾經在家長會上問在座的學生家長:“一年內,閱讀書籍超過10本的家長請舉手?!蔽艺f這話,當然是希望家里能夠培養(yǎng)學習的氛圍。我認為,讀書是世界上回報率最高的事,它藏在你的臉上,你的心里,以及你未來的生活中,你無須刻意,就會輕而易舉地在生命里發(fā)出光芒。
班上總共三十多個學生,舉手的只有5個家長。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這5個學生的詞匯量和典故運用程度,在班上確實排名比較靠前,而且他們的知識面非常寬廣。其中一位學生在初中時代,已經開始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許多人會有疑惑,孩子能讀懂嗎?在后來的交流中,這個學生告訴我,這部書是他在父親的指導下閱讀的。
我讀過《百年孤獨》,這本書是個大部頭,別說孩子,就連我們這樣的成年人,如果閱讀中一旦分心,也很容易出錯。學生說,遇到錯綜的情況,父親幫他理順,然后讓他繼續(xù)閱讀。“我覺得父親像一個焊工,哪里斷了就幫我在哪里接上?!?/p>
那個孩子和我說完,我就笑了。我見過他的父親,是一個斯斯文文的男人,和想象中不同,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也非富賈顯貴,只是一個開著雜貨鋪的生意人。我去過他的雜貨鋪,就是典型的學校周邊、賣著各種文具、小零嘴的店鋪。他說:“白天人少的時候就看書,店鋪小,兩只眼睛顧得過來。孩子看書這事,也從不強求。孩子喜歡讀書,算是意外之喜了。他學過許多課程,武術、寫作、英語,包括補習班,我都會嘗試,但最后,我會問他一個問題,你喜歡什么?!?/p>
時隔七八年,那個孩子已經去了北方的重點大學。父親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可能隨我,喜歡讀書,但他想過怎樣的人生,我隨他。”他說完的時候,我想起那一年遇到的那個孩子,他總是高高興興的樣子,上課認真聽講,下課會在走廊里瘋玩。
其實,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是不是一個優(yōu)質的煉鋼爐,當你給予孩子最需要的一切,而孩子也能成長為他自己喜歡的樣子。每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身后,都有一對足夠優(yōu)秀的家長,他們可能并不是大富大貴,可能也不那么名聲在外,很可能是蕓蕓眾生中的兩個,但他們會給予孩子優(yōu)渥從心的選擇、生活的熱愛、精神的高貴到未來的自由,而他們的孩子,在人生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贏了。
許多人經常問我:“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說,我更愿意成為這樣的家長:給予選擇,也給予方向;給予愛,也給予自由,不勉強,不倉促;成年之前,教她學會選擇,成年之后,讓她自己選擇;努力地讓她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