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芳梅
[摘 要]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不少文科生認為地理很難學,對于文化基礎較薄弱的特長生來說難度更大,容易讓其產(chǎn)生厭學心理。教師要從創(chuàng)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激勵性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讓學生“活”起來,增加其學習的主動性等方面著手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關鍵詞]師生關系;自信心;激勵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2-0037-02
地理是一門兼容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學生僅憑借記憶是不能學好地理的,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對于大多數(shù)文科生來說,地理是最讓人頭疼的一門學科,而特長生的文化基礎較薄弱,對地理感到畏懼,部分學生甚至想放棄。作為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由厭學到樂學再到自覺自動地學習呢?這是教師必須探索的問題。現(xiàn)我結合曾帶過的三屆特長生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創(chuàng)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1.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學生
一位知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教師應該把愛心分給每一名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當有每一名學生的歡樂和苦惱?!苯處熞云降戎摹⑴笥阎殛P愛每一名學生,讓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例如,課堂提問時,不少教師通常只提問學習好的幾名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是被教師遺忘的,久而久之就會產(chǎn)生一種既然教師不提問我何必思考的心態(tài),自然不會關注課堂所提的問題,更不用說主動思考了。我上課提問時,不是僅提問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是每一名學生都問;提問時注意給予學生關愛和鼓勵的目光,讓學生產(chǎn)生動力,同時讓他們覺得下一個問題可能會問到自己,從而緊跟教學的節(jié)奏,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畢竟每個人都好面子,不想自己站起來答不出一句話。當然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注意結合特長生的特點,讓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能回答正確,成功的體驗會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認為自己是教師重視的對象,從而樂意接近教師,更自覺地、更主動地學習。
2.教學語言要親切、生動、多彩
地理學科的部分知識很枯燥,要變枯燥為生動形象,就要從課堂教學語言上下功夫,將古詩詞、歌曲、成語、謎語、諺語等引入課堂。如寫梅雨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哇”;地殼運動的“滄海桑田”;西北地區(qū)溫差大的“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等,如果學生覺得課堂上很輕松,地理知識也就沒那么枯燥了。
3.將不愉快留在教室門外,將微笑帶進課堂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情緒是可以互相感染的,面帶微笑的教師,會讓學生覺得很親切,有一種親和力,不自覺地被感染,心情輕松愉快地享受課堂學習,感到學習不再是負擔。
4.寬容學生
學生畢竟處于成長階段,一節(jié)課45分鐘,不可能從頭到尾集中精力聽課,偶爾會有開小差、做與課堂學習無關的事情、討論問題偏離“航道”等現(xiàn)象。作為教師,只需善意提醒即可,如果花時間批評學生,一方面會增加學生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影響教學進度和其他學生聽課。如果問題較嚴重可以留到課下解決,這樣既對學生進行了教育,又給學生留了面子,學生往往樂意接受。
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
特長生由于基礎薄弱,對于地理的學習感覺難度很大,而失敗的學習經(jīng)歷會使其對自己喪失信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地理的料,與其將時間浪費在地理上,不如多花點工夫在其他學科上。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上第一節(jié)課時就與學生聊地理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聊如何學習地理;同時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能力學好地理,學不好只是沒有將自己的潛力挖掘出來。其實藝術特長生與文化生一樣,都是智力正常的人,藝術生比文化生更能干,能畫出有專業(yè)水平的畫,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文化生能做到的事,藝術生一樣能做到。這樣一來,藝術生多少會對自己有一點點自信心,進而會產(chǎn)生學習的欲望。為進一步增強藝術生的自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我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精選講課內容和練習,并且通過各種手段使教學內容清晰、易懂。例如,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不可能為可能,變無聲為有聲,變難懂為易懂,能使學生融入形象逼真的情境中,激發(fā)出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晝夜長短的變化是教學難點,講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先讓學生看一段視頻,然后在黑板上利用繪圖、報紙為學生再次展示,通過直觀教學,讓學生把難的問題變得更易懂。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學生覺得上課能聽懂,練習能獨立完成,自然就有了成功的體驗和學習的樂趣,學習的主動性就提高了。
三、激勵性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語言激勵
課堂上,教師要善于使用激勵性的語言,有時候一句鼓勵的話,就會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藝術生由于文化基礎較薄,在課堂上不少學生不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喜歡觀望。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在上第一節(jié)課時,先向學生聲明,不管大家的答案是否正確,我都喜歡,答對了是好事,說明你掌握了這個知識點,答錯同樣是好事,這樣我就會對這個知識點進一步講解。對個人而言,加深了理解和印象,再遇到這個問題就不會答錯,對其他同學而言,讓他們明白了該如何解決問題,大家都會感謝你。我根據(jù)學生的特點設計問題,提出問題之后留一定的時間讓其思考和討論,然后請學生回答,不管答對還是答錯,我一律給予鼓勵和表揚。幾堂課下來,學生發(fā)現(xiàn)地理課很有意思,只要回答問題都能得到教師的贊賞。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肯定和贊賞的心理需要,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地理課堂活動中,主動回答問題。
2.將成功教育引入課堂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但過多的失敗經(jīng)歷會讓學生喪失信心,對于特長生而言更是如此,甚至可能會讓其厭學。因此我提倡“成功乃成功之母”,將成功教育引入課堂,讓藝術生站在成功的基石上不斷前進。什么是成功?這在于個人定位,我認為每天所立的目標實現(xiàn)了就是成功,例如每天完成了教師布置的練習是成功,今天比昨天多做了一道練習題是成功,這次考試比前一次多10分或1分也是成功……將這種理念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其實成功并不難,他們完全有能力做得到。課上我讓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當然所布置的課堂設問、練習都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在學生自學或討論時注意巡查督促、引導,讓學生都能完成。幾節(jié)課之后,學生感覺地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學,有很多知識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掌握的,對地理就有了一種學習的欲望。每次考試之前我都和學生進行約定,只要他們有進步,就滿足他們一個合理的愿望作為獎勵,例如看一部電影或開展戶外活動。每一次我都兌現(xiàn)諾言,這能激起學生進一步學好地理的欲望。
四、課堂上讓學生“活”起來,增強其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應將課堂還給學生,將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自己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讓每名學生都有說的機會,例如設計問題和分小組討論。由于小組人數(shù)不多,相互間比較熟悉,學生沒有拘束感,討論很熱烈,經(jīng)過討論,學生對知識點有了較深的理解;討論結束后,由小組長整理問題的答案,派一人上講臺展示成果,解答同學提出的相關疑問等等,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善于營造一個充滿激情和趣味的輕松課堂,引導學生融入課堂,由被動的“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積極主動地投入高考備考中。
(特約編輯 諾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