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和小瘦爭論一條謎語:“老虎念經(jīng)”,打一成語。吃肉的老虎怎么會念佛經(jīng)呢?小胖猜的是“假充正經(jīng)”,小瘦猜的是“心懷鬼胎”。兩人爭論不休,于是找小博士來評判。
小博士說:“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小胖描繪了老虎的形象,小瘦揭露了老虎的心理。把你們的思考結(jié)合起來,可以看出老虎說的和想的不一致,所以這個謎底還是選‘口是心非好?!?/p>
小胖接著說:“我說呢,爺爺病了,醫(yī)生當(dāng)著爺爺?shù)拿嬲f‘不要緊,轉(zhuǎn)身卻對爸爸說,爺爺?shù)牟『車?yán)重,還會傳染給家人,要當(dāng)心。這不就是口是心非嗎?”
小博士馬上糾正他說:“口是心非是貶義詞,說假話掩飾真實(shí)的想法,往往是為了達(dá)到不正當(dāng)?shù)哪康?。醫(yī)生為了安慰你爺爺,又提醒你爸爸,出于不同目的,所以兩次說的話不一樣,而不是說的和想的不一樣。何況他是出于好意,不能說他口是心非?!?/p>
成語卡片
口是心非:口里說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近義詞:陽奉陰違 言不由衷
反義詞:言為心聲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