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楠
摘 要:語文綜合性學習是綜合性與實踐性并存的一個重要的語文學習板塊,經過活動的鍛煉可以提升語文的綜合實踐能力,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體會到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語文與實踐的聯系,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活動;綜合性;學習
一、“部編本”的綜合性學習的變化
與人教版老教材相比,“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有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在學習主題內容上有了很大變化,而且給出了更為具體的學習方法或者訓練目標等提示。具體來說有一下幾點顯著的變化:
1.學習主題內容的變
之前版本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比較寬泛,目的是聯系語文教學的內部并連接其他各學科,“部編版”綜合性學習每冊安排3個學習內容,限制為學習傳統(tǒng)文化、語文綜合實踐、語文生活三個方面的內容。傳統(tǒng)文化專題是這樣安排的,選取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關鍵詞,本次活動圍繞這一關鍵詞展開,如七年級下冊第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天下國家”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處理各種文本信息,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學會運用語文綜合能力來解決問題,如八年級上冊第二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們的網絡時代”等。語文生活專題,把語文學習轉化為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九年級上冊第三次綜合性學習活動“評選年度班級之星”等。
2.給出了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實施步驟
“部編版”綜合性學習更加關注活動的實施過程,目的是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得到關于“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新版的每次綜合性學習都提供了詳細的活動步驟,如八年級上冊“人無信不立”的活動步驟:
3.相關學習內容的補充
“部編版”為綜合性新學習提供了很多補充材料,可以給學生提供例子,學生可以按照這種思路搜集材料,同時也可以作為學生積累的知識。如七年級上冊“有朋自遠方來”里,提供了“伯牙絕弦”“割席斷交”的故事。“少年正是讀書時”活動后面提供了資料夾,有三部分內容,一是有關機構公布的國民閱讀指標數據,二是個人閱讀狀況調查問卷,三是名家談讀書。
4.活動方式更加豐富
相比之前以個體和班級的活動為中心的方式,在七年級下冊增加了社群活動,同時活動的方式也更加多種多樣,如七年級下冊“文學部落”里的辦讀書寫作交流會,八年級上冊的“身邊的文化遺產”里的模擬答辯會等,教師除了可以直接用這些形式展開活動,還可以在教學實踐中開發(fā)出其他的活動方式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二、“部編本”的綜合性學習的建議
一直以來,綜合性學習的評價都是一個難點,而且對于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該重點關注實施的過程,所以檔案袋評價很適用于綜合性學習的評價。它能如實的記錄學生活動的過程,以及活動的結果,但是要注意評價量表的使用要與本次活動的評價目標相關,要具有可操作性。
綜合性學習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動手能力,所以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制定活動方案,但是可以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加以指導,同時可以適時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真正落實到課程標準要求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
綜合性學習的范圍有些涉及到跨出語文學科領域的,如涉及海報的這些活動,需要用到美術知識,可以邀請美術老師參與到本次活動中來,進行指導和幫助。
有些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范圍需要擴大到校外,如我的語文生活里尋找“最美對聯”的活動,需要引導學生走出校外,尋找當地有特色的對聯,并引導學生用于語文的角度欣賞這些收集的對聯。
綜合性學習里有些活動需要比較專業(yè)的知識,如演講、答辯會等,教師應對這些進行一些專業(yè)的必要補充,使這些活動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能力。
(作者單位:內蒙古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