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 黃增福
[摘 要]高中新課程教材客體性內容豐富多樣,有閱讀材料、探究活動、章節(jié)小結等。通過優(yōu)化學習和研究,找到其與教材正文的正確關系,可提高學生的探究、閱讀和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客體性內容;生物教材;閱讀;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14-0096-01
歷年高考題,與客體性內容相關的考點不少,圖形出現頻率最高,這就要求學生平時要學會看圖,有目的地看圖,將圖形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學會看圖說話;用生物學語言表述生命現象及規(guī)律,培養(yǎng)文字表達能力。還有“旁欄思考題”,是教材客體性內容的具體化,應該聯(lián)系相關內容進行思考解決,等等。
一、對“相關信息”進行拓展加工
“相關信息”以描述性語言為主,欠缺形象性和直觀性,但在處理某一概念的外延上有重要作用,能把本章節(jié)的內容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聯(lián)系起來,從而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完善。
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18頁“相關信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各是一條長的細絲,呈染色質的狀態(tài)。所以,這時候在光學顯微鏡下看不到每條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睂W生閱讀后,一時間難以想象出來,這時候,教師可以嘗試以下做法。第一,引導學生結合必修1第113頁圖6-4“染色體與姐妹染色單體”進行回憶,這樣既能讓學生有所醒悟,又能鞏固原有知識。第二,課件展示,讓這一知識更形象、直觀,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第三,布置課外作業(yè):制作染色體模型。通過制作模型,加深學生對染色體和染色質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對插圖的內容進行深挖
插圖是教材的一個重要資源,往往配以優(yōu)美的文字概括,栩栩如生并富有創(chuàng)意,直觀性強,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為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的方向、目標,教師可以通過插圖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也可以通過插圖引導學生做相應的練習,讓學生理解插圖所蘊含的信息,挖掘插圖存在的價值。
根據插圖的編排特點和分類,可以嘗試以下教學方法。
1.綜合法。插圖呈現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以綜合形式呈現,其本意是將所要認知的內容整合起來,這就促使學生把知識系統(tǒng)化,從插圖中歸納結論。
例如,必修3第95頁圖5-8 “賽達伯格湖的能量流動圖解”。通過觀察,學生會發(fā)現,黃色方框的生物構成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能量值是逐級遞減的。另外,黃色箭頭表示了能量傳遞的方向是單向的。由此可以歸納出能量流動的兩個明顯特點: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一個營養(yǎng)級的能量都有哪些去向?這樣,對插圖的信息進行深度提取、挖掘,可提高學生的識圖析圖能力。
2.順序法。有些插圖的呈現,是有一定順序的,如按結構順序或功能順序,每一個內容都蘊含著特定的結構和功能,逐個分析,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有利于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
例如,必修1第23頁圖2-7“蛋白質的主要功能示例”。(1)羽毛、肌肉、頭發(fā)、蛛絲圖說明蛋白質具有結構蛋白的功能;(2)胃蛋白酶結晶圖,說明蛋白質具有催化化學反應的功能;(3)血紅蛋白示意圖,說明蛋白質具有運輸載體的功能;(4)胰島素插圖,說明蛋白質具有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功能;(5)抗體與抗原結合的插圖,說明蛋白質具有免疫的功能。
三、“旁欄思考題”的巧利用
1.導入新課。例如,必修2第62頁的“想象空間”這一“旁欄思考題”可作為新課導入的最佳素材。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獲得科學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掌握和應用。
2.講授新課。例如,必修1第22頁的“旁欄思考題”:“n個氨基酸形成一條肽鏈時,脫掉幾個水分子?形成幾個肽鍵?如果n個氨基酸形成m條肽鏈呢?”該思考題可以作為新課的講解內容,用于講解脫水縮合的概念、過程、計算等。
3.自然過渡。例如,必修2第10頁的“旁欄思考題”:“從數學角度分析,9∶3∶3∶1與3∶1能否建立數學聯(lián)系,這對理解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結果有什么啟示?”該思考題把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很好地聯(lián)系起來,在知識點的過渡中起到承上的作用,避免了思維脫節(jié)。
4.進行小結、鞏固。例如,必修2第19頁的“旁欄思考題”:“為什么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該思考題作為這一節(jié)知識的總結、鞏固,有助于學生掌握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5.作為研究性學習課題。例如,必修1第35頁的“旁欄思考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你還能舉出哪些實例,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水?”這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性學習課題。教師可以在課前把課題任務布置給學生,引導學生研究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綜上,積極深入研究提高閱讀高中生物教材客體性內容有效性的對策,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可充分發(fā)揮客體性內容的潛在功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 黃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