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偉 李哲 周奧
最近幾年,圍繞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改革開放30周年,建黨90周年等展開的一系列的重大紀念性報道,每年都是各大媒體的“重點工程”,這些紀念性報道密度大,形式豐富,影響廣泛,不僅給新聞媒體增加了可以耕耘的土地,還逐漸成為新聞報道的新品牌。
2016年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1936年十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征,開辟了中國革命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為了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2016年下半年全國上下多家媒體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對長征題材持續(xù)報道。
做好長征報道是各大傳統(tǒng)媒體發(fā)揮輿論引導、彰顯傳播力的重要任務,然而相對于10年前的長征類報道,如今的媒體環(huán)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深刻的變化,傳統(tǒng)媒體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主流媒體面臨著自媒體的競爭,在長征勝利80周年的報道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形式,多種角度的媒體報道在2016年所有的紀念性報道中非常顯眼。
由于長征勝利80周年這樣的歷史紀念性題材具有獨特的政治性和黨性,國外學者的相關研究較少。筆者從相關新聞傳播學領域的著作中列舉相關研究。羅伯特·M.恩在他的著作《媒介化政治:政治傳播新論》中一開頭就提出“媒介的政治化傳播已經(jīng)在當今民主政治和公共生活中占據(jù)了核心地位[1]”,長征報道涉及黨和政府,從本質(zhì)上講也屬于政治題材的報道,而羅伯特·M·恩正指出了此類報道的重要性。美國傳播學家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的著作《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對本研究有一定的幫助。該理論認為新聞媒介對于新聞選題的選擇和發(fā)布,影響公眾對當前最重要事件的感覺,經(jīng)過一段時間,媒介的優(yōu)先選題會成為公眾的優(yōu)先選題。媒體關于長征勝利的周年報道,是可預見性的紀念報道,媒體在該主題上的報道往往促使公眾的視野也聚焦于此。美國著名學者蓋伊·塔奇曼在其著作《做新聞》中明確指出新聞是生產(chǎn)出來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新聞的生產(chǎn)者是新聞工作者,新聞工作者運用他們的專業(yè)知識,在為我們重構新聞事實的意義,進行意義的再生產(chǎn),就在這樣的永不停息的過程中,我們所能夠認識的世界被重構了。正如文中第一章節(jié)“新聞是框架”中開頭便指出,“新聞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窗口” [1]。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的報道具有主題報道,專題報道,政治報道,紀念報道等多個特征,在新時期下值得我們研究。
紀念性報道有很多形式,包括專題報道、典型報道、綜合報道等。紀念性報道既有歷史性也有主題性,既有新聞性也有宣傳性。關于長征的紀念性報道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長征報道的歷史研究(二)長征報道的策略思想(三)長征報道的業(yè)務創(chuàng)新研究。
關于長征報道的歷史研究,如吳潮、趙曉蘭《論長征報道的源起、完成和影響》[3],文中作者集中對1935年至1937年之間的長征報道進行梳理和歸類,主要強調(diào)早期長征報道的歷史真相和歷史意義。對于具體報道內(nèi)容并沒有作分析。姚群名《紅軍長征早期報道論述》一文中,對1934年10月紅軍長征開始到1940左右關于長征報道的論述做了研究,并將這一歷史時期紅軍長征報道劃分為三個重要的階段,在長征報道的歷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
關于長征報道策略思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時期下,媒體應當以怎樣的方式方法進行長征主題的報道,與本文研究內(nèi)容關系密切。陶克《增強歷史題材的感染力——<解放軍報>長征70周年特刊回顧與思考》一文中,明確提出長征特刊要將“大事宣傳”和“歷史宣傳”結合起來,總結紀念性題材報道要主題鮮明,傳承長征精神,報道規(guī)模要宏達,營造強勢輿論,視角要新穎,重新解讀長征。同時提出在類似題材的報道中要做好前期策劃以及報道團隊要齊心協(xié)力,聯(lián)合作戰(zhàn)。楊大進在他的《在互動中弘揚長征精神——談如何提高重大主題宣傳引導力》[4]一文中,以《浙江日報》為例,指出提高傳統(tǒng)紙媒的重大主題宣傳引導力需要激發(fā)群眾的積極性,使群眾成為宣傳引導的主題,強調(diào)報道中的平等交流的方式和報網(wǎng)聯(lián)動的創(chuàng)新機制。
關于長征報道的業(yè)務創(chuàng)新研究,紀念長征勝利的主題報道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要求。張榆燁《提高紀念性題材傳播價值——簡評人民日報和湖北日報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相關報道》中對《人民日報》和《湖北日報》在長征勝利70周年的報道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了紀念性題材的傳播價值應在于傳播歷史信息和教育大眾、啟迪未來上,同時指出紀念性報道中應該注意整合信息,“冷”新聞,“熱”報道,以及發(fā)布特刊的重要性。王學文《區(qū)域突破與聯(lián)合采訪》一文中以大眾報業(yè)集團為研究對象,闡述在重大歷史主題面前,部分地方媒體應突破區(qū)域局限,聯(lián)合兄弟媒體共享資源,進行聯(lián)合規(guī)?;瘓蟮?,從而在媒體競爭中獲得優(yōu)勢。
做好長征報道是各大傳統(tǒng)媒體發(fā)揮輿論引導、彰顯傳播力的重要任務,然而相對于10年前的長征類報道,如今的媒體環(huán)境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深刻的變化,傳統(tǒng)媒體面臨著新媒體的沖擊,主流媒體面臨著自媒體的競爭,在長征勝利80周年的報道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形式,多種角度的媒體報道在2016年所有的紀念性報道中非常顯眼。
如何報道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如何在報道中體現(xiàn)出長征勝利80周年對國家、集體和個人帶來的影響?如何在嚴肅冗雜的歷史主題中挖掘新的內(nèi)涵?如何在海量報道中體現(xiàn)自己獨有的深度、高度和對大眾的貼近性?相對于長征勝利70周年的報道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紙媒電視如何面臨新媒體的報道沖擊?如何溫故知新,做好以后的相關報道?新媒體時代下下,不同報道主體又有哪些新動作?
研究長征勝利80周年的媒體報道,既是對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的歷史事件的回顧與感悟,銘記偉大的長征故事和長征精神,也是對當下媒體如何報道該主題新聞的一種總結。對該問題的研究,有助于我們了解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主流媒體與自媒體是如何為廣大受眾提供類似的新聞服務的,總結其傳播經(jīng)驗與特點,分析其報道不足??偠灾?,關于長征勝利80周年的媒體報道研究對于提升此類專題報道的質(zhì)量,充分發(fā)揮媒體的社會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羅伯特·M.恩《媒介化政治:政治傳播新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第1頁
[2] 塔奇曼 著;麻爭旗,劉笑盈,徐揚譯《做新聞》,華夏出版社,2008,第3頁
[3] 吳潮,趙曉蘭《論長征報道的源起、完成和影響》{J}中國出版,2016.10.08
[4] 楊大進《在互動中弘揚長征精神,談如何提高重大主題宣傳引導力》{J}中國記者,20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