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艷秋
【摘 要】特殊教育教學為殘疾兒童和青少年未來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是使得特殊群體未來在社會中能找到自己立足之地的重要因素。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當今時代下的特殊教育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教學觀念跟不上時代、教育模式老化、硬件設備缺陷等問題是當今特殊教育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本文將簡要闡述特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對其提出相關的改進措施,希望能為特殊教育教學提供幫助,為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教學的群體提供保障。
【關鍵詞】特殊教育;教育缺陷;改進措施
特殊教育教學是指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和青少年,如聾、啞、盲、智力低下等一些身心有缺陷的人,進行旨在達到一般和特殊培養(yǎng)目標的教育,使得他們能通過特殊教育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社會生存能力。因此,特殊教育教學是推進教育公平、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nèi)容,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到了推進性作用。所以,在特殊教育教學上,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及時發(fā)現(xiàn)當今特殊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殘疾兒童和青少年的未來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特殊教育問題探討
(一)教學觀念落后
特殊教育的觀念決定了整體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也與我們當今的特殊教育發(fā)展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我們的教育人群和教育對象在智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同。然而傳統(tǒng)的特殊教育,教師為了單一完成硬式的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目標進行模式固定的教學。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傳授,學生進行單一聽講。這樣的學習教育模式無法快速提升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也無法針對當今的教育體系進行有效的調(diào)整。因此,注意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有機轉變,提升教育者的教育意識,從而為特殊學生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教育環(huán)境便是我們當今的主要任務。
(二)教育模式老套
教育模式老套,是當今教育的普遍現(xiàn)象。而在特殊教育行業(yè),這一教育模式的固定化特點便顯得更為突出。教師應用的教育教具和教體較為老套,單一的黑板,粉刺化教學和平鋪直敘的講述教學。都不符合特殊教育的時代要求。然而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求對于特殊教育的學生也要應用素質(zhì)教育和互動化教育的方法,要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去帶領好特殊學生,提升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減輕學生黨家庭負擔和整體的社會負擔。因此,提升教育模式的質(zhì)量,提高教育者的意識便有著明顯的時代意義。
(三)硬件設備缺陷
特殊教育一般教育的不同便是受教育對象的部分缺陷,當初特殊教育的農(nóng)業(yè)大學生和智力落后的學生相比趨于普通受教育人群而言,在理解力和學習能力上純在著明顯的缺陷。因此利用好教育工具便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在多媒體和信息化教學手段齊頭并進的今天,部分特殊學校由于經(jīng)費的落后和建設的落后仍然沒有采用綜合的教學塑造模式為特殊受教育人群塑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二、相關促進措施討論
(一)提升教育觀念,實現(xiàn)人性化教育
在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把自己當成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去引導學生不斷成長,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自己探索和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課余時間讓學生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教育不能是僅僅單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說教,也要讓學生具有發(fā)言權,教師利用這種方式也能認識到自身教育教學上所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模式,真正實現(xiàn)人性化的特殊教育教學。
(二)改革教育模式,開展學生興趣為主的學習
特殊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幫助殘疾兒童和青年提高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和模式能起到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對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將以往較為老套的教育模式轉變?yōu)橐詫W生興趣為主的教育理念,但也要注意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廣泛開展多種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的同時,要以提高學生未來社會生存能力為前提,例如讓學生們通過對學習發(fā)型設計,增強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起獨特的專業(yè)技能,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特殊教育教學當中,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
(三)理解學生心理,開展互動模式教育
往往需要特殊教育教學的學生,心理狀況多少會與正常的學生有一些偏差。在特殊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長期對學生進行關心和幫助,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與學生開展互動式教育教學,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對學生進行合理、科學的心理引導,幫助學生完善人格、保持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結束語
總的來說,特殊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好壞主要權還是掌握在教師自己的手中,只有將教學觀念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tài),才能順應時代和學生們的需求。另外,相關部門也應當更加重視起特殊教育教學這項重要的任務,為學校提供相應的教學器材,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多元化,是促進特殊教育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敢于去面對特殊教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對其進行分析原因所在,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不斷提高特殊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為學生們的未來帶來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吳武典.第9章“特殊教育”.見臺灣地區(qū)教育部.臺灣地區(qū)2010年教育年報.未公開出版,2010.344-347
[2]鄧猛,周洪宇.關于制定《特殊教育法》的倡議.中國特殊教育,2005,(7):3-6
[3]陳久奎,阮李全.特殊教育立法問題研究:人文關懷的視角.中國特殊教育,2006,(6):47-52
[4]葉之紅.關于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早期培養(yǎng)的基本認識.教育研究,2007,(6):36-42
[5]孟萬金,官群.人人都有超常潛能,人人都需要超常教育.中國特殊教育,2010,(7):49-53
[6]郭春寧.特殊教育應是國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優(yōu)先保障的領域.中國特殊教育,2011,(5):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