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武平
摘要:從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看,高中地理的教學大部分都是教師在臺上講授,學生在臺下聽講,課堂上體會不到學生的參與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是單純的把所有知識滿堂灌給學生,而學生真正能不能接受知識,能不能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就不得而知了,在新課改下,教師要運用合理的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那我們應該怎樣提高高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呢?這是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
關(guān)鍵詞:高中生;學習興趣;地理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4-0175-02
俗話說:“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光,興趣是熱,有的時候,人們愿意為了自己的興趣,去探索未知的困難,興趣也是人們奮斗的動機,可是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不是天生就有的,這需要慢慢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作為教學的任務之一,對于如何提高高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我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供各位作為平時教學的參考。
1.地理來源于生活
知識都是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學習地理當然也要貼近生活,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要將課程與實際生活相結(jié)合,使學生體會到知識對于他們的距離是很近的,將地理課程靈活化,把生活中的案例在課堂上展示出來,通過講解或者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使學生勤于思考,產(chǎn)生興趣。以高一地理必修二“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為例。
教師:同學們,今天咱們先不講課,請大家看一段視頻。(之后教師播放關(guān)于近代中國交通運輸工具的變化以及對于中國影響的視頻)
教師:同學們,看完視頻有什么想說的嗎?
學生一:老師原來以前還有人力拉車啊。
學生二:從以前到現(xiàn)代,我感覺先進了不止一點點,從人力車到自行車到電車,再到現(xiàn)在的公共汽車,是發(fā)生了多大的變化。
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開了。
在案例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播放關(guān)于近代中國交通工具的變遷,正是從實際生活出發(fā),讓學生從視頻中產(chǎn)生興趣,學會思考這些交通工具對于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對于學習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有助推的作用。
2.設(shè)置問題
高中地理的教材大多都是理論課程,需要學生實踐的課程很少,有的學校甚至沒有設(shè)置實踐性課程,這就會使地理課程變得單調(diào)無趣。如何才能使高中生提起興趣來呢?這就需要教師發(fā)揮作用了,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隨著課程的推動,設(shè)置幾個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以學習洋流為例,教師可以先將世界地圖大致畫出來。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港為什么為終年不凍港,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為什么會有企鵝嗎?這都是因為受到洋流的影響,老師在黑板上畫出了世界地圖的大概框架,需要你們結(jié)合上節(jié)課學習的洋流基礎(chǔ)知識,將這個圖補成世界洋流分布圖。分為兩組,第一組的同學畫北半球的,第二組的同學畫南半球的,你們仔細想想每個季節(jié)哪里會有大風大雨,為什么會這樣,受到了什么的影響。
學生一:日本那里經(jīng)常有臺風的侵襲,一定是寒流。
學生二:對,但是日本附近有兩條洋流,千島寒流自北向南,北太平洋暖流自西向東,因為寒暖流交匯,所以日本水產(chǎn)資源豐富。
……
這樣設(shè)置問題的方式,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進而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去與同學討論問題并且一起分析解決。
3.利用圖片
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復習對水資源的利用時,可以選用一幅圖片,“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這幅圖片思考作者創(chuàng)作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為什么會產(chǎn)生地球上只有一滴水的現(xiàn)象,這有什么啟示對于我們,在教師講完地球水資源現(xiàn)狀之后,讓學生結(jié)合這幅圖片和所學知識談談自己有什么理解。
教師:同學們,水資源問題已經(jīng)成為舉世矚目的重要問題,地球上只有百分之二點五三的水可以供人類使用,而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口的不斷增加,世界用水量也在逐年增加,有報告顯示,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四十的八十個國家正在面臨缺水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看起來與我們距離有些遠,但卻是關(guān)系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大事,在水資源利用上,同學們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學生一:我認為我們應保護環(huán)境,不要在水源地隨意傾倒生活垃圾,要從源頭保護水源。
學生二:保護水資源不僅僅是我們的責任,企業(yè)也應該負責,要時刻監(jiān)督工業(yè)排放,不要濫砍濫伐,防止森林資源的枯竭。
教師利用圖片教學,生動形象,可以喚起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情緒,對于水資源保護他們有自己的看法,從而更有利于地理的學習。
4.組織地理知識競賽
在組織地理競賽之前,教師要對于教材完全的熟悉,同時教師要在保證教學任務完成的前提下組織地理知識競賽,對于地理知識競賽的題目,教師不能盲目出題,要從學生平時的課堂知識接受能力和課后作業(yè)反饋情況來定,將學生平時易出錯的點作為知識競賽的題目,在知識競賽中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短板在哪里,哪里的知識沒掌握。另外,教師在定知識競賽題目時,需要拓展一些課外知識,這樣學生可以通過知識競賽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長見識,收獲到意想不到的地理知識,對于今后的學習會有一定的幫助,這種類型的教學方式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氛圍。
培養(yǎng)高中生對于高中地理的興趣,不只是對于教學方式方法的研究,更需要師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找到適合學生的教育方法,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的魅力,從而愛上地理這門學科,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作為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使學生感覺到學習是快樂的事情。關(guān)于提高高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元志輝.《中國校外教育》,2016年第4期.
[2] 中國知網(wǎng).《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