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盛冬春 田野
作者單位:* 吉林乾源能源開發(fā)有限公司
“2017年,我們60年來首次實現(xiàn)天然氣凈出口,向五大洲的30個國家出口液化天然氣。今年,我們將創(chuàng)造天然氣產量紀錄,平均每天生產82億立方英尺,明年還將打破這一紀錄?!泵绹茉床坎块L里克·佩里在第27屆世界天然氣大會LWG(2018)開幕式致辭中躊躇滿志地表示。
這是30年來世界天然氣大會再度回到美國華盛頓召開。與30年前相比,世界能源版圖發(fā)生巨變,美國不僅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氣消費國,也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推動這種轉變的關鍵在于創(chuàng)新,正是水平井技術與水力壓裂技術的創(chuàng)新,孕育了頁巖氣革命。根據EIA最新能源展望報告,2017年,美國60年來首次實現(xiàn)天然氣凈出口,向五大洲的30個國家出口液化天然氣。能源獨立不僅保障了美國能源安全,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促進業(yè)務擴張和增加了就業(yè)。
經歷了10年頁巖繁榮之后,世界天然氣市場迎來“美國時刻”,2017年每日平均凈出口4億立方英尺天然氣,為1957年以來首次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2018年美國國內天然氣產量將增加9.3%,2019年將增加3.2%。2018年美國天然氣凈出口量將日增至23億立方英尺,2019年日出口增至46億立方英尺。EIA駐華盛頓分析師Victoria Zaretskaya表示,隨著輸往墨西哥天然氣管道中的氣量顯著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液化天然氣(LNG)運往世界各地,美國天然氣商必將進一步提高產能。
美國目前有一個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Cheniere能源公司Sabine Pass碼頭,主要用于液化天然氣出口,另外兩個將在今年開始運行。Victoria Zaretskaya稱,全球液化天然氣(LNG)供應未來3年將大規(guī)模增加,這一態(tài)勢也將由美國主導,世界油氣市場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美國成為天然氣市場最大的增量。
隨著越來越多管道投入使用,輸往墨西哥的天然氣數(shù)量一直在增長。2017年,從美國輸往墨西哥的天然氣激增12%,至15430億立方英尺。
美國有代表性的頁巖油氣田有兩個:巴肯(Bakken)頁巖油氣田和馬塞勒斯(Marcellus)頁巖氣田。巴肯頁巖油生產位于美國中北部的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以及加拿大的薩斯喀徹溫省和馬尼托巴??;馬塞勒斯位于美國中北部阿巴拉契亞盆地,主要產地包括賓夕法尼亞州、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亞州,在相鄰的馬里蘭州、新澤西州和紐約州也有少量分布,區(qū)域內以生產頁巖氣為主,但部分頁巖氣生產中也伴隨天然氣液和頁巖油。根據美國北達科他州能礦管理部門數(shù)據,巴肯頁巖區(qū)2015年6月油氣產量達到125.3萬桶/日的峰值后,開始出現(xiàn)下降趨勢,至2016年底產量已降至103萬桶/日。EIA統(tǒng)計顯示,馬塞勒斯頁巖區(qū)2012年1月的新鉆生產井平均產量為320萬立方英尺/日,全區(qū)天然氣產量63億立方英尺/日,到2015年7月,這兩個數(shù)據已分別增至830萬立方英尺/日和165億立方英尺/日;尤蒂卡頁巖區(qū)2012年1月的新鉆井和全區(qū)平均產量分別為31萬立方英尺/日和1.5億立方英尺/日,2016年7月已分別增至690萬立方英尺/日和38億立方英尺/日。在精密和高效水平鉆井與壓裂作業(yè)的推動下,馬塞勒斯和尤蒂卡頁巖區(qū)的天然氣產量2012年來一直快速增長,目前已經超過巴肯頁巖氣區(qū),占美國天然氣產量增量的75%。
2014年國際油價出現(xiàn)大幅下跌,很多機構都認為這是沙特等產油國為了市場份額而進行的增產壓價,但現(xiàn)在看來美國的頁巖油氣神話并沒有因此破滅。Victoria Zaretskaya稱,美國頁巖油氣生產商一直致力于降低成本。因為只有當頁巖油氣生產成本低于國際油價時,產量才會縮減,油價下滑才會遭遇明顯阻力。馬塞勒斯頁巖氣開采成本介于0.03美元-1.33美元/千立方英尺,生產稅一般不高于0.30美元/千立方英尺。除此之外,頁巖氣的收集、壓縮和加工成本比重要遠大于頁巖油。這些成本項的絕對值也往往高于開采成本。按照2016年的開采成本數(shù)據由低到高進行排名,2016年僅有兩家生產商的開采成本高于1美元/千立方英尺,Rex Energy最高達1.25美元/千立方英尺,最低的開采成本僅為0.05美元/千立方英尺。如果考慮2009—2016年的開采成本變化,除2009年均值為0.87美元/千立方英尺之外,2010—2017年的開采成本均在0.4美元-0.52美元/千立方英尺,比較穩(wěn)定,且低成本生產商的數(shù)量也很穩(wěn)定。如果剔除2009年的數(shù)據,可以觀察到頁巖氣開采成本數(shù)值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0.53美元/千立方英尺降至2016年的0.28美元/千立方英尺。對單一生產商而言,剔除Southwestern Energy和Rex Energy兩家外,其余生產商開采成本在2009—2016年也表現(xiàn)出下降趨勢。
美國頁巖油氣開采成功,也為中國非常規(guī)油氣開采提供了范例。一直以來,我國頁巖油氣開采等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不但引入成本高企,由于對技術掌握不成熟導致未知因素出現(xiàn),更是耗費了巨大成本。同樣鉆探一口單井,美國成本僅需3000萬元左右,而我國動輒上億元。經過不間斷探索研究,目前我國頁巖油氣開采已進入自主技術階段,初步形成了長水平井優(yōu)快鉆井技術、壓裂試氣工程技術、廢液與油基鉆屑處理技術,以及橋塞技術等一系列自主技術和規(guī)范。這為我國頁巖油氣商業(yè)開發(fā)描繪了廣闊藍圖,意味著我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加拿大后,第三個能夠使用自主技術裝備進行頁巖氣商業(yè)開采的國家。
當前世界已進入傳統(tǒng)油氣向新能源轉換的第三次能源轉換重大時期,其中天然氣成為不可逾越的橋梁。全球天然氣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還可以開采50—60年。第27屆世界天然氣大會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2016年,全球天然氣探明剩余可采儲量186.6萬億立方米,年產量3.55萬億立方米,儲采比52.5。其中,非常規(guī)氣可采資源量是常規(guī)氣的8倍多,探明可采儲量17萬億立方米,尚有95%未探明。而全球LNG則已形成了10000億級市場,發(fā)展勢頭驚人。
過去10年,天然氣是增長最快的碳氫能源。2000年以來,天然氣需求量以每年2%的速度持續(xù)增長,而同期全球LNG需求量年均增長率則高達6%。根據殼牌“2017殼牌液化天然氣(LNG)前景報告”。2016年,全球LNG需求量與新增供應量的強勁增長保持同步,亞洲和中東地區(qū)的需求增長超過預期,幫助消化了澳大利亞LNG的供應量增長。到2020年,全球LNG貿易的規(guī)模預計比2014年增長50%。根據BP“2017年能源展望”,全球LNG貿易量預計比管道天然氣貿易增長快7倍。LNG占全球天然氣貿易總量中的市場份額將從2017年的32%升至2035年的50%。
LNG貿易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新建LNG液化項目集中投產,澳大利亞數(shù)個項目,以及美國墨西哥灣薩賓帕斯LNG出口項目開始運營,2017年新增產能3600萬噸/年,全球名義產能達到3.4億噸/年。而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國,合計增加1300萬噸。2017年,中國LNG進口3789萬噸,同比猛增48.4%。同期,韓國進口LNG共3651萬噸,同比增長10.81%。
LNG之所以重構全球能源版圖,美國巨大的低成本天然氣資源及LNG產能和出口量猛增是其決定性因素。根據統(tǒng)計,從2017年下半年到2019年年底,全球將有20個LNG裝置投產,其中有12個在美國,導致全球LNG產能猛增。美國成為新的LNG出口來源,無疑將使全球天然氣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由于國內天然氣產量充裕導致美國氣價一直處于較低水平,這使得美國LNG在全球市場上更具成本優(yōu)勢,從而會擠占其他天然氣出口國的市場份額。分析認為,從目前到2020年,全球將增加1.5億噸/年的LNG液化能力,而同一時期比較確定的LNG需求增長為8000萬噸/年至1億噸/年。這意味著全球LNG產能將過剩5000萬噸/年至7000萬噸/年。如果不能快速創(chuàng)造新的需求,大量過剩LNG將涌向現(xiàn)貨市場,LNG現(xiàn)貨價格將被大大壓低。這將導致全球以長期貿易協(xié)議為主的LNG貿易體系和格局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首先,LNG貿易價格與油價脫鉤趨勢明顯。在美國市場,LNG出口價格與亨利中心價格掛鉤,預計2020年將在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在歐洲市場,隨著歐洲天然氣產量逐漸下降,進口LNG市場份額將增加,美國LNG出口至歐洲成本將在4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至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俄羅斯管道氣出口至歐洲成本預計在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以下,俄氣將力爭維護其在歐洲市場份額,從而引發(fā)同美國LNG的競爭。而在東亞市場,以往由于氣源可選擇性小、與其他市場連接性差,LNG定價以與油價掛鉤為主。但隨著美國LNG出口至東亞市場,已初現(xiàn)LNG價格與油價脫鉤趨勢,目前主要表現(xiàn)在長貿合同更新、價格復議或重新談判、仲裁、目的地限制放開等方面。其次,LNG貿易方式和策略將發(fā)生重大變化。隨著全球LNG供應日益充裕、可選擇性增加,LNG貿易關注的焦點由供應安全向需求安全轉移,LNG貿易方式和策略正發(fā)生重大變化。一是將有更多短線交易。目前LNG現(xiàn)貨與短期(短于3年)交易市場規(guī)模約為7000萬噸/年至8000萬噸/年,預計2020年達到1.6億噸/年,將占全球LNG銷售量的40%。目前繁瑣的交易模式,包括招標、圍繞合同條款開展雙邊談判等,將難以適應新趨勢和新要求,需要新的標準化合同、價格指數(shù)和風險管理機制發(fā)揮作用。賣家必須適應買家的需求,包括小規(guī)模、不穩(wěn)定的提貨量、離岸價、無目的地限制等。二是傳統(tǒng)的買家和賣家角色將日益模糊。LNG供應過剩將促進企業(yè)間開展合作和角色互換,賣家投資LNG進口基礎設施和天然氣發(fā)電項目將成為重要的合作方式。
對我國而言,應加強對全球LNG市場形勢的跟蹤與研判,重點跟蹤美國、澳大利亞LNG供應能力建設和投產情況,以及對全球LNG市場供需平衡、區(qū)域市場LNG價格的影響。作為一個進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而且還在持續(xù)快速增長的進口國,我國完全可以兼顧進口規(guī)模效益和進口來源、方式多樣化。這樣,在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已投入使用、美國原油和液化氣能夠以有競爭力成本進入東亞市場的情況下,增加從美國這個新供應方的進口,毫無疑問有助于遏制傳統(tǒng)供應方的要價。特別是天然氣貿易,目前在我國等東亞經濟體天然氣進口貿易中,液化氣所占地位已大大高于其在全球天然氣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如果能夠從美國這個國際天然氣市場的價格洼地中大量進口液化氣,一方面有助于壓低包括中國在內東亞市場天然氣價格,另一方面將有助于抬高美國內市場過低的天然氣價格,中美能源價差縮小、甚至消除,既能減輕、消除中國制造業(yè)的能源成本劣勢,又能削弱中國制造業(yè)向美轉移產能以獲取其廉價油氣能源、原料供給的動機。
此外,中美間大宗石油和天然氣貿易是平衡兩國貿易不平衡的最大籌碼,美國原油+天然氣+乙烯出口中國,大概價值1200億美元。對比特朗普減少1000億中美貿易逆差目標,似乎還有盈余,這還不包括去年特朗普訪華期間簽署的一系列能源大單。2016年中國進口原油38101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6%;進口金額達1164.69億美元,可見石油貿易巨大的進口額是平衡貿易不平衡的巨大力量。
2017年以來,我國天然氣消費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國家發(fā)改委數(shù)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全年進口量大增3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達39%。預計2018年,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消費量將超過2500億立方米,進口量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對外依存度升至40.6%。
從需求側而言,相比石油,天然氣更加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面對市場失靈的抗風險能力更弱。而從供給側來看,全球天然氣市場氣源豐富,我國天然氣儲量潛力還很大,因而在加大自采量的同時,增加進口氣源多元化才是保障我國天然氣長期供應安全的雙保險。本屆天然氣大會特設分論壇,專題研討亞太天然氣市場未來發(fā)展問題。作為亞太天然氣消費市場增長的引領者,中國天然氣市場發(fā)展是主要探討問題之一。
國土資源部數(shù)據顯示,我國天然氣勘探處于早中期階段,剩余可采資源量38.5萬億立方米,增儲上產潛力很大。此外,我國天然氣上游企業(yè)還具備增產能力。近年來,上游企業(yè)產量持續(xù)增長,占近70%產量的中國石油實現(xiàn)歷史性跨越,產量突破1000億立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氣生產在非常規(guī)領域也實現(xiàn)了突破,中國石油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qū)2017年頁巖氣產量超30億立方米;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超過60億立方米。但同時,增產挑戰(zhàn)也不容小覷。從資源角度看,經過多年高精度、高強度的勘探開發(fā),資源品質劣質化趨勢明顯。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90%以上來自低滲和特低滲透,新動用儲量采收率也呈現(xiàn)快速下降趨勢。從技術角度看,天然氣勘探向深向難進軍已成定局。近幾年,埋深大于4500米的天然氣儲量占比達80%以上,西部有的已經接近8000米。深層復雜的地下地質條件使得工程成本和作業(yè)周期持續(xù)攀升,成為持續(xù)增儲上產的重要制約因素。
“當前,全球能源正加快向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轉型發(fā)展,天然氣是化石能源中唯一低碳、清潔能源,是最現(xiàn)實可行、最能為消費者接受的能源,具有廣闊發(fā)展空間?!敝袊图瘓F董事長王宜林在會議期間表示,本屆天然氣大會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舉辦,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值得全球油氣行業(yè)的領導者和管理者高度關注。
會議期間,王宜林分別會晤了中國石油合作伙伴,就深化合作等重大問題與合作伙伴交換意見。與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伍德倫舉行會晤時,王宜林指出,中國石油與??松梨诠竞献麝P系良好,雙方在中東和非洲地區(qū)精誠合作,多個合作項目取得豐碩成果,實現(xiàn)了互利雙贏、共同發(fā)展。伍德倫表示,中國石油是埃克森美孚的重要合作伙伴,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雙方發(fā)揮優(yōu)勢,緊密合作,保障了合作項目的穩(wěn)步安全推進。下一個階段,雙方將進一步擴大交流領域,拓展合作范圍,開展更為多元的合作。在與美國雪佛龍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沃斯和雪佛龍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翟昌盛分別會晤時王宜林指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助力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需要高質量的低碳能源作為支撐,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是中國穩(wěn)步推進能源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xiàn)代能源體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治理大氣污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等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現(xiàn)實選擇。川東北項目作為雙方在中國市場的重點合作項目,為中國綠色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和冬季天然氣保供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希望我們雙方繼續(xù)攜手,努力把項目建成優(yōu)質高效的合作典范。
此外,王宜林還分別會晤了法國道達爾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潘彥磊、美國切尼爾能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杰克·福斯科、英國BP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戴德立,并與伍德倫一道與意大利埃尼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克勞迪奧·德斯卡茲舉行了三方會晤。三方就進一步加強在莫桑比克、哈薩克斯坦項目合作深入交換意見。
在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的背景下,如何確保海外進口天然氣的穩(wěn)定供應,需要引起各方重視。國際天然氣供應的一個特點就是不夠穩(wěn)定,基于此,我國才強調天然氣進口渠道盡可能多元化。此外,天然氣進口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貿易問題,需要將上游天然氣田儲量資源、中間運輸管道、下游消費市場有效銜接。所以,中國油氣公司走出去,擁有適度的資源掌控力和話語權至關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保供壓力增大背后的深層原因也不容忽視。從表面上來看,保供壓力大、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等問題突出,暴露出的本質則是價格機制弊端,例如儲氣庫能否按市場運作來盈利、進口LNG是否出現(xiàn)價格倒掛等。因此,破解之道是理順價格機制。在此過程中,考慮到民生因素,政府要做好兜底工作,確保足夠供應量的同時,價格也在承受范圍內,其余更多的應交給市場來自發(fā)調節(jié)。
我國經歷了多年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許多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突出體現(xiàn)為天然氣市場碎片化管理和產業(yè)鏈分散運營模式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應借助全球天然氣大發(fā)展契機,持續(xù)推進油氣市場化改革。我國能源價格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只是時間問題,油氣市場化機制有助于國內企業(yè)在更廣闊的市場配置資源,有助于中國盡快融入全球能源的市場治理體系中,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參與者和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