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狀腺功能與心血管系統(tǒng)關系密切,研究表明,甲狀腺功能減退與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甲狀腺功能未見明顯異常時,相關激素水平的變化是否具有差異,此差異是否具有臨床意義,都值得思考。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冠心病甲狀腺功能及其與中醫(yī)證型的關系,以期見微知著,為冠心病辨證分型提供臨床證據(jù),指導辨證論治。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北京老年醫(yī)院中醫(yī)科主因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入院病人,年齡65歲以上,入院時完成甲狀腺功能檢查的老年冠心病病人44例為冠心病組,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齡65歲~93歲。另選取同期入院完成甲狀腺功能檢查的65歲以上非冠心病老年病人23例為非冠心病組,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齡65歲~93歲。按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1]診斷標準,再次由1名主治醫(yī)師、1名主任醫(yī)師對確定診斷證型進行確認,明確所納入病例冠心病證型為氣陰兩虛型、氣虛血瘀型、痰瘀痹阻型(兼有心血瘀阻及痰阻心脈表現(xiàn))3種證型。納入標準: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2]確定冠心病的診斷。既往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冠心病、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后、冠脈搭橋術后及既往心肌梗死因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入院的病人均可納入本研究。排除標準:甲狀腺功能亢進;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垂體瘤、惡性腫瘤;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Ⅲ級及Ⅳ級者。所有病人均排除藥物對甲狀腺功能的影響。
1.2 甲狀腺功能五項檢驗 病人均晨起空腹抽血,由本院檢驗科完成測定。正常參考值范圍:促甲狀腺激素(hTSH)0.38 μIU/mL~4.34 μIU/mL,總?cè)饧谞钕僭彼?TT3)0.66 ng/mL~1.92 ng/mL,總甲狀腺素(TT4)4.3 μg/dL~12.5 μg/dL,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1.8 pg/mL~4.1 pg/mL,游離甲狀腺素(FT4)0.81 ng/dL~1.89 ng/dL。
2.1 兩組病人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數(shù)據(jù)完整,無主觀剔除。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基線資料比較
2.2 兩組病人甲功五項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甲功五項比較(±s)
2.3 冠心病病人各證型間FT3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冠心病病人各證型間FT3水平 比較(±s) pg/mL
本研究顯示,冠心病組病人FT3、TT3水平顯著低于非冠心病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T3與冠心病的關系與相關文獻[3 -6]報道一致,因本研究樣本量較小,TT3與冠心病的關系有待大樣本研究進行證實。冠心病組病人血清FT3水平明顯低于非冠心病組,提示血清FT3水平降低,冠心病發(fā)病風險升高。FT3作為T3的游離狀態(tài),具有生物活性,其水平不受甲狀腺結(jié)合蛋白的影響,能夠準確反映甲狀腺功能。有研究證明FT3對膽固醇代謝有關鍵調(diào)節(jié)作用,能影響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及7α -羥化酶的轉(zhuǎn)錄和表達,F(xiàn)T3的降低會引起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最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6 -8]。
冠心病屬中醫(yī)“胸痹”范疇,其病理性質(zhì)多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常為心氣血陰陽虧虛,多見氣虛,陰虛;標實主要為氣滯、血瘀、痰濁。痰瘀常并見,為臨床除氣虛血瘀外常見證型?,F(xiàn)代研究認為,冠脈痙攣中醫(yī)病機多為氣滯;血液流變學異常多見血瘀,粥樣斑塊形成與痰濁密切相關,痰瘀痹阻心脈是其實證病機關鍵。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與中醫(yī)痰瘀痹阻密切相關,故而FT3與痰瘀痹阻亦密切相關。本研究入選病例限于病房限制,相對較少,故結(jié)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有待進行大樣本、標準統(tǒng)一的研究,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提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