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

      2018-08-28 03:49:10李翠
      法制與社會 2018年21期
      關鍵詞:責任主體損害賠償機動車

      李翠

      摘 要 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對于有效化解糾紛,救濟權利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賠償責任主體的概念著手,分析其界定的現(xiàn)實意義,進而分析認定賠償責任主體的理論依據(jù),包括理論基礎和認定標準兩方面,通過對我國臺灣地區(qū)、日本和德國的考察,闡述目前學界在認定此主體方面的主流觀點。

      關鍵詞 機動車 交通事故 損害賠償 責任主體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針對近年多發(fā)的交通事故,建立完善的損害賠償制度,給予受害人及時有效的補償,關乎每個公民的利益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如何確定損害賠償責任主體將成為解決糾紛的關鍵。筆者將從其概念及界定入手,展開對此相關問題的探究。

      一、概念辨析及界定意義

      (一)概念辨析

      要明確上述責任主體首先需要辨析兩個概念,即“責任主體”與“損害賠償責任主體”,這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柏熑沃黧w”指違反道路安全法規(guī),直接或間接導致交通事故發(fā)生,對其發(fā)生負有責任,并通常應受行政處罰的人。這一概念屬行政法范圍,著眼于該方面的管理和處罰,責任主體承擔行政法上的責任。而“損害賠償責任主體”指對機動車因運行造成人身損害和財產損失,依法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這一概念屬于民法的范疇,著眼于民事賠償,責任主體承擔的系民法上的責任。

      通常,對事故的發(fā)生負有責任的人就應對結果擔負起責任,那么為何會有上述兩個不同法律概念的區(qū)分?這是因為生活中很多時候,最終承擔了賠償責任的主體,與造成事故的直接致害者并不相同。換言之,造成了事故的人,不必然對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二)界定意義

      當所有人和駕駛人不一致,以及更多更復雜的情況下,責任主體和損害賠償責任主體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準確區(qū)分這兩個不同概念,是正確認定賠償責任主體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司法裁判和社會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

      1.保障受害人合法權益

      正確認定賠償責任主體,可確保受害人在受有損害時得到及時的賠償,避免由于賠償主體不明而導致被害人不能及時索賠。另一方面,造成交通事故損害的直接責任人往往是駕駛人,但很多時候駕駛人都受雇于他人,缺乏賠償責任的履行能力,造成受害人的損害不能得到充分賠償。因此,正確界定損害賠償責任主體在使受害人獲得及時補償,權益得到保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2.合理分配損害賠償責任

      現(xiàn)實中的交通事故案件種類繁雜、情況各異。事故責任可能歸于當事人雙方,損害賠償責任主體也會有多個。我國司法機關以保護受害人利益的思想為重,過度“保護弱者”造成不公平判決時有發(fā)生。在確保賠償權利人獲得合理補償?shù)那闆r下,也應當保護賠償責任人的合法權利,如果不能正確認定賠償責任主體,合理分配其賠償責任,極有可能引發(fā)新的社會問題,破壞社會和諧穩(wěn)定。

      3.構建安定良好的社會秩序

      明確上述主體,才能建立健全交通事故民事責任體系,當出現(xiàn)問題時,可以據(jù)此公平高效的解決糾紛,化解社會矛盾。另一方面,通過認定標準的明確和相關立法的完善,能夠進一步規(guī)制各方主體的行為,使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在機動車運行時自覺約束自身,樹立安全意識,從而減少交通事故發(fā)生,構建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

      二、損害賠償責任主體認定的理論依據(jù)

      (一)理論基礎

      在世界各國的立法實踐和學理探討中,認定上述主體有不同的理論基礎和認定標準,以下具體闡述。

      1.危險開啟理論

      該理論認為,現(xiàn)實中,有很多危險物和活動,持有危險物或從事危險活動者,是可能損害他人人身財產權益的危險來源,是開啟危險者,其應承擔高度注意義務,即使沒有過錯,對損害也需擔責任。為了人類社會進步和發(fā)展,必須要允許一些危險源存在,但開啟危險的人就應當承擔充分的注意和管控義務,盡可能將危險程度控制到最低。若是沒有盡到這樣的義務造成了危險發(fā)生,危險開啟者就要對損害承擔責任。

      2.危險控制理論

      進行危險活動、利用危險物的人背負有義務,因他們掌控危險,對危險的性質有直觀了解,在控制危險上比之他人有特殊優(yōu)勢,因此必須負責。這一理論表明,誰對危險有控制力,誰就要為此負責。于機動車而言,駕駛人直接支配機動車,其有義務謹慎開車預防事故,危險發(fā)生時,其最容易控制險情,應最大程度降低損害后果。此外,所有人對車輛有支配權,他人駕駛時,車主有監(jiān)督義務。因此,所有人和控制人都可控制危險,若能夠預防事故卻沒有做到,就應對損害結果擔責。

      3.報償理論

      此理論核心觀點是,車輛運行可以帶來收益,能夠占有使用它獲益得就是責任人。比如B雇A運貨,給付A工資,A運貨途中發(fā)生了事故,自然最終的賠償主體應是B,因為運貨的收益歸B享有。換言之,最終受益者因受益的行駛行為損害了他人利益,根據(jù)民法的公平原則,獲得利益者應負擔最終賠償責任。

      4.損害分散理論

      該理論認為,交通事故是伴隨現(xiàn)代文明產生的風險,由此造成的損害應由享受文明的成員共同分擔。這一理論使公眾共同負擔本應由一人承擔的致害責任,它積極的一點是賠償責任主體的賠償能力在客觀上得到增強,實際應用中該理論體現(xiàn)為交強險和商業(yè)保險等制度。機動車所有人投保,事故后,保險公司在投保范圍內分擔賠償,這就使受害人不會因機動車駕駛人、所有人經(jīng)濟能力有限而得不到賠償,并且對于均衡利益,協(xié)調沖突,實現(xiàn)法律公平公正有現(xiàn)實意義。

      (二)認定標準

      1.一元說,即“運行支配”

      危險開啟和危險控制是一元說的理論基礎。該說認為運行利益只是運行支配的衍生,無單列之必要,后者才是基礎和關鍵。其核心觀點是:認定機動車侵權責任主體僅以運行支配的歸屬作為唯一標準。也即,判斷標準是看誰對車輛具有實際掌控的能力,而車輛所有者是誰在所不問?!耙辉f”在事實上有一定道理,但是有悖于民法上的“報償理論”,因為很多情況下,運行支配者并不享有運行利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實際控制者承擔賠償責任,從中獲得利益者卻不對為滿足其利益而造成的損害結果進行賠償,這對受害人和實際控制者并不公平。

      2.二元說,即“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相結合

      該學說的理論基礎是危險控制和報償理論。所謂運行支配,通常是指能真正操控車輛行駛的事實;運行利益一般僅指因車輛行駛事實的帶來的益處。運行支配是控制危險的前提條件,只有實際控制運行,才能有效預防危險。而運行利益是運行支配的最終目的,對運行受有利益就應對因獲利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因此,盡管二元說在“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分離的情況下,責任主體將很難界定,但其由于更加符合法律的公平原則及要求,二元說目前是學界較為接受的通說。

      3.名義車主責任說

      此學說主張在交通管理部門登記者應對損害進行賠償。顯而易見,該學說十分不合理。因為很多時候,“名義車主”既無法實際操控機動車,也無法從車輛行駛行為中得到好處,讓其去承擔賠償責任是不公平的。舉個例子,機動車在被盜期間發(fā)生了交通事故,這時讓登記的名義車主承擔賠償責任顯然于理不合、于法無據(jù),因此這一學說為大多數(shù)人所反對。

      三、損害賠償責任主體認定的域外考察

      很多國家對于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及稱呼各不相同。英國采用“使用人”,美國的叫法是“所有者”,德國用“保有者”來定義,而日本采用“運行供用者”,我國臺灣地區(qū)使用“駕駛人”??梢姡嬲牟顒e不在于稱謂,而在于對主體的認定準則和歸責原則。以下主要就我國臺灣地區(qū)、日本、德國進行論述。

      (一)我國臺灣地區(qū)

      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規(guī)定:汽車、機車或其他動力車輛,在使用中加損害于他人,駕駛人應賠償損害,但于防止損害發(fā)生,盡相當注意者,不在此限。此種模式采“運行支配”一元說,認為后果的發(fā)生系直接駕駛行為所致,推定駕駛人有過錯,需要進行賠償。這種認定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沒有考慮到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分離的其它情況,賠償義務人范圍過于狹小,不利于對賠償權利人的救濟。

      (二)日本

      針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相關問題,做出最詳細且實用之規(guī)定的國家就是日本。日本于1995年出臺了《日本機動車損害賠償保障法》,經(jīng)過多年修改完善,此法成為處理該類糾紛的重要根據(jù)。該法規(guī)定:“為自己將機動車供運行之用者,因運行侵害他人生命或身體時,對損害負賠償責任;但證明自己或駕駛者就機動車之運行未怠于注意受害人或駕駛者以外之第三者有故意或過失及不存在機動車結構缺陷或機能障礙時,不在此限?!庇纱丝芍捎枚獙W說,該國確定的賠償人是“運行供用者”,也就是既能支配運行又能從中獲益者。由上還可得,日本認定賠償主體采無過錯責任,即嚴格責任,根據(jù)此原則,即使不存在過失,加害人也要對他造成的損害負責。此原則要求滿足三個條件,被告才免責:(1)證明自己對損害無過錯;(2)證明事故發(fā)生是他人原因,自己盡到了謹慎駕駛義務;(3)證明車輛本身不存在結構缺陷、機能障礙等。相對來說,由受害人承擔證明運行供用者有過錯的舉證責任更為艱難,因此日本以“二元說”確定損害賠償責任主體的標準較為科學合理。

      (三)德國

      德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也最早涉及此類糾紛,因此最早對此類問題做出規(guī)定。德國率先頒布了有關道路交通的特別法,各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制定或其歸責原則均起源于其《道路交通法》?!氨S姓摺钡母拍钣纱硕鴣?,它規(guī)定車輛發(fā)生了事故,“保有者”首先賠償。此處的保有者,指為自己的計算使用機動車,并對機動車有必要處分權的人。也即,能夠真正處分、使用就能成為保有者,不考慮是否有所有權,該條規(guī)定的是無過錯原則。保有者免責有兩方面條件:(1)證明自己無過錯;(2)證明造成事故是由于特定原因和不可抗力,如被害者過錯,若是車本身故障或操作不靈這樣的問題,則不能免責。德國的這一規(guī)定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重要影響,為其他國家在交通立法方面起到了借鑒作用。

      四、結語

      比較各國立法,在損害賠償主體認定上,二元說的認定標準為當今主流。該學說將車輛實際操控者和對運行享有利益者兩個方面同時考慮在內,一方面可使真正的獲益人承擔應負的責任,另一方面可切實保障受害者權益。歸責方面,大部分國家都采無過錯原則為主的歸責原則,本文的論述基于責任在機動車一方的情況,討論內部分擔,并未考慮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總之,不論優(yōu)劣,域外的規(guī)定對我國有很大借鑒意義,采其精華,摒其不足是我國深化理論、完善立法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呂秋實.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責任主體的認定研究.遼寧大學.2014.

      [2]于敏.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與過失相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程嘯.侵權行為法總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4]林建偉.論交通事故的歸責原則.法學評論.2005(6).

      [5]于敏.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與過失相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王勝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解讀.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7]楊立新.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8] Pablo Salvador et al. Scope of Liability, The Vanishing distinction between Negligence and Strict Liability.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Law and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Papers,2004(12).

      [9]王衛(wèi)國.過錯責任原則:第三次勃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

      [10]王利明、周友軍、高圣平.侵權責任法疑難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責任主體損害賠償機動車
      讓機動車交通安全統(tǒng)籌更
      公民與法治(2022年7期)2022-07-22 07:12:22
      論比例原則在知識產權損害賠償中的適用
      由一起廠內機動車事故引發(fā)的思考
      鐵路機動車管理信息系統(tǒng)
      電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30
      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賠償制度明年起全國試行
      版權公有領域侵權責任主體范圍研究
      論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全面振興中的軟環(huán)境建設與優(yōu)化策略
      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問題與反思
      知識產權(2016年5期)2016-12-01 06:58:47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shù)膸c思考
      知識產權(2016年5期)2016-12-01 06:58:32
      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再思考
      中國市場(2016年41期)2016-11-28 06:48:18
      灌阳县| 全州县| 饶阳县| 孝义市| 界首市| 新蔡县| 山西省| 丰县| 蓝山县| 汶川县| 信阳市| 大冶市| 阳朔县| 正阳县| 农安县| 望奎县| 乌海市| 巍山| 香格里拉县| 托里县| 卓尼县| 新竹县| 府谷县| 仁化县| 蒙城县| 宝清县| 略阳县| 高青县| 孟连| 怀宁县| 舟山市| 贡觉县| 屏南县| 无锡市| 云南省| 通辽市| 哈尔滨市| 桃园市| 密云县| 峡江县| 江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