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淑儀
【摘要】小學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是令語文教師頭痛的一個課題。當前學生作文效率低,內(nèi)容枯燥無味,歸根到底就是學生作文缺乏素材,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讓學生學會敏銳地觀察生活,尋找生活素材。面對當前深化課程改革,探索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做法,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根本。
【關(guān)鍵詞】激發(fā)興趣;指導觀察;樂于表達;積累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素材貧乏,語句平淡,作文時經(jīng)常是下筆無話可寫?!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泵鎸Ξ斍吧罨n程改革,探索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做法,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根本。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及認識水平的制約,假若課堂上單靠教師的講授,而要求學生進行較具體的書面創(chuàng)作,他們會無從下筆。因此,需要教師提供一定的情境,以增強學生寫作的欲望,幫助他們找到寫作的源泉,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提供更好的作文素材,我會在作文前,組織學生做他們喜歡的游戲豐富寫作素材。例如我們可以在大課間活動或者文體活動課組織學生玩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樂趣,激發(fā)他們對此進行寫作的欲望。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熱情高漲,笑聲不斷,場面熱鬧非凡,在學生興致勃勃參與游戲的同時,老師適時用簡潔的語言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游戲中人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等,讓學生真實感受游戲帶來的無窮樂趣。游戲結(jié)束后,我告訴大家這次的作文就是敘述這場游戲,讓大家把所見所聞所感寫進作文,題目可以自擬。由于同學剛剛做完游戲,還沉浸在游戲的喜悅中,游戲的場面歷歷在目,但每個人的感受卻各不相同,學生的寫作欲望大大提高,于是就產(chǎn)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游戲》《有趣的老鷹捉小雞》等作文。通過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寫作素材,增加了學生寫作的興趣,減少了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同時克服傳統(tǒng)作文教學單調(diào)、枯燥的毛病。
二、細致觀察,學會表達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時,無話可說最令人頭疼。怎樣才能使作文有話可寫呢?其中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是最重要的途徑。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停?!?/p>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課時,一只馬蜂闖了進來,在教室里飛來飛去,膽小的同學東躲西藏,尖叫起來,教室的寧靜也被打破了,于是我也停下來不講了,讓學生好好留意這只馬蜂以及同學的反應。片刻之后,引導學生回憶剛才馬蜂飛進教室的場面,同學當時的動作、神情、語言等,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剛才觀察到的情境寫下來。
又如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觀察日記》這篇習作,我可以布置學生回去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然后回校與同學交流。另外,我還充分地利用教室的生態(tài)角引導學生觀察小金魚、小烏龜是什么樣子的,怎樣活動的,吃東西、睡覺又是怎樣的,還組織學生泡豆芽、栽蒜苗,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感受勞動的樂趣;學生觀察后把每天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觀察記錄表),那么在老師指導寫作時,孩子會將自己的細致觀察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作的源泉。教師的引導給學生打開了觀察生活的門窗,這樣寫出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內(nèi)容才能充實。
三、注重積累,讀寫結(jié)合
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教學中,課文里就有很多優(yōu)美句子和文段,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開設(shè)積累本并適當做些摘錄。魯迅先生這樣談自己的寫作體會:“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因此,我平時讓學生堅持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既獲取了大量的知識,也開闊了視野。閱讀中教師可以適時地指導學生把好詞佳句或者閱讀材料記錄下來,并且嘗試把積累的材料運用到作文中去。其次,我還充分利用班級的圖書角,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閱讀到他們所喜歡的課外書,并開展“好書分享”“故事會”“圖書漂流”“一站到底”等讀書活動,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的動力。促使學生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調(diào)動他們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在大量閱讀中豐富知識,增強語言積累,便于為學生的讀寫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在生活中積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逼鋵?,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的寫作素材,但由于學生的年齡小,不善于觀察積累,所以導致寫作時下筆無話可說。而作文離不開生活,作文的源泉來自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要使學生筆下有東西可寫,就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到生活中去積累素材,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日常生活著手,關(guān)注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或者是自己熟悉的人物,將自己的所見所聞?wù)鎸嵉赜涗浵聛?。例如六一慶?;顒印W雷鋒活動、校運會、語言藝術(shù)周、圖書漂流等活動,布置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積累了習作素材,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熱情。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要加強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讓學生懂得寫作方法和技巧。而有效的方法指導,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妙筆生花,這樣,作文教學便會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玉花.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語文寫作教學探究[J].現(xiàn)代語文,2016(10) .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