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華
摘要:理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一直是我們作文教學的軟肋,高中作文因為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與序列,作文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老師甚至不懂何為批判性思維。因此,學生的作文“沒有思想、沒有邏輯,沒有問題意識,沒有現(xiàn)實意識”的問題較為普遍。為了克服這一弊病,將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融入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促進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健全的思維品質,本文將從思想養(yǎng)成和運用技巧兩方面,探討如何使理性思維成為學生議論文寫作的常態(tài),使寫作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議論文教學理性思維策略
長久以來,高中作文教學缺少統(tǒng)一的較好的作文教材,作文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老師教學中對學生理性精神和批判思維的引導意識非常薄弱,學生作文中普遍呈現(xiàn)不會思考、不會爭辯、沒有追問、沒有對手、沒有批判思維的問題。許多參加過高考改卷的老師都說,考場上能有邏輯思維縝密的論述文章實在是鳳毛麟角。許多考生不善于理性的說理、辯證的分析,對于事物的復雜性,矛盾的特殊性,現(xiàn)象后的本質未能看清,寫出的作文空洞無理。上海著名特級教師毛榮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認識的膚淺和思想的蒼白正是這一代中學生的通病,不加強理性思維的訓練,就會降低整整一代人的水平?!币虼?,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走向理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是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
所謂“理性思維”?就是遵循形式邏輯規(guī)律的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將理性的精神、科學的方法和邏輯的技巧融為一體?!袄硇运季S”的基礎和前提是“問題意識”,“理性地懷疑、審視、追問、反思”是它的核心。它不宥于常見、俗見,敢于、善于質疑,深入思考,直至產生新的認識;它有助于,去蔽除晦,有助于消除迷信和盲從,有助于辨明是非真?zhèn)?,一步步揭示事物的本質。
中學階段正是思維由感性向理性過渡發(fā)展的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培養(yǎng)理性思維的最佳時期,因此,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應融入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中,促進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健全的思維品質。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比較注重研究如何引導學生思維回歸理性,培養(yǎng)學生思辨思想,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引導學生回歸理性思維,提升議論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幾種策略。
一、善于思考,使理性思維成為常態(tài)
在文本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欣賞“語言的魅力和文學的魅力”是許多老師常態(tài)的教法,卻往往忽略養(yǎng)成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和面對社會各種現(xiàn)象的時候的質疑精神和思辨,并能表達自己的見解,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重要任務,在平時的閱讀教學和生活中,老師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思考的習慣,使理性思維成為常態(tài)。
1.多讀書,儲備豐富思想。
黑格爾說:“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比耍驗橛兴枷?,所以不同于地球萬物。同樣的,議論文也以思想為其靈魂,議論文,也因為深刻的思想而有“生命”價值。有思想的議論文,才能有強大的說服力。然后,不少學生在作文中,說著抽象的普遍真理,講著習慣的套話,人云亦云,或簡單化絕對化,或非黑即白二元論,或淺層的平面思維……既然我們的思想,不夠深刻,那么我們就應該多閱讀,站在巨人的肩膀去豐富自己的思想。
要想做到思想豐富,首先要廣博閱讀、用心借鑒,不斷武裝自己的大腦,“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哲學、思維學,用辯證的觀點來武裝、充實自己。平時要引導學生多看富有理趣、思想性強的一些文章,看那些知識分子們以犀利的視角洞見時代弊端,可以推薦閱讀書目如:王開玲《精神明亮的人》、熊培云《自由在高處》、李承鵬《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柴靜《看見》、曹林劉瑜的時評等。
2、善辯論,養(yǎng)成有對手意識。
議論文不能自說自話,要有“讀者意識”,所謂“讀者”就是閱讀你文章的人,或者說是你闡釋說理的傾聽者。比如所以在行文中心中要有讀者,要有“讀者意識”,這個“讀者”就是你闡釋、說理的傾聽者。比如2017年全國課標1卷,題目要求“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這里就告訴我們,文章的讀者是外國青年,文章如果一味贊美如同一味批評一樣都是片面的、膚淺的,外國朋友也會持懷疑態(tài)度,他會反駁或懷疑你的一味贊美,“中國的現(xiàn)實全都是完美的,就沒有一絲瑕疵嗎?”因此,你在寫作中就應該選擇幾個詞來展示全面的中國,這才是現(xiàn)實的、深刻的中國。
真理從不怕爭辯,反而愈辯愈明,真理的燧石經得起爭鳴的冶煉的。議論文寫作中,學生在頭腦中要確立清晰的“假想讀者”,把“讀者”假想為辯論對手,想象有人唱對臺戲,換位思考對手有哪些疑惑,有什么理由?自己的論述存在什么漏洞?然后在與“論敵”的一次次的論辯中,突破重圍,迎難而上,分析矛盾,解除讀者的疑惑,從而使自己的論點穩(wěn)穩(wěn)地站立起來。比如,在討論“沉迷抖音是否是浪費生命?”這一辯題,我方觀點是“沉迷抖音是在浪費生命”,在論述的時候,我們就要有對手意識,換位思考,“對手會認為看抖音也有一定的意義,比如可以緩解壓力,而且,抖音中也有一些有趣有意義的視頻”,對手的觀點不無道理。但我們再仔細一想,抖音中有意義的視頻畢竟占比極少,大多數(shù)抖音都是非常無聊無趣的內容,而且這里我們探討的是“沉迷抖音”的問題,雖然一個抖音視頻看起來只有短短幾秒,但“沉迷抖音”的人,將無數(shù)個幾秒疊加起來,就有可能是幾個小時,長此以往浪費了多少時間,因此“沉迷抖音是在做浪費生命的事情”,通過與對手辯論,道理就越講越清楚了,對方也就被我們的觀點說服了。
3、愛生活,有現(xiàn)實意識
議論文不是坐而論道,必須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與時代感,或褒揚或批判,旗幟鮮明,對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發(fā)生的、正在發(fā)生的、即將發(fā)生的事件(或言論、風尚、觀念等),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中學生優(yōu)秀議論文的標準之一。
縱觀百年來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都蘊含著對人類生存困境的思考、對現(xiàn)實社會的批判和對自由理性的追問??v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也都以培養(yǎng)出具有強烈理性精神的合格公民為導向,2015年全國課標1卷,是讓同學們討論社會法制問題“小陳應不應該舉報自己的在高速路上打電話的父親”,2016年全國課標1卷“吻痕與巴掌”則指向社會教育問題的討論,2017年全國課標1卷的12個非常接地氣的“中國關鍵詞”,更是離不開對中國現(xiàn)實的關注,2018年全國課標1卷寫的是18歲的你要告訴18年后的青年今日之中國,以及今日之青年的奮斗,這也是要扎根中國現(xiàn)實的語境。面對試卷作文題,要能聯(lián)系實際,就需要找到作文論題與現(xiàn)實生活的“連接點”。這就需要我們有根植現(xiàn)實的作文意識,關注現(xiàn)實生活,熱點事件,這樣寫出來的議論文才“接地氣”。
二、運用技巧,使理性思維有法可循
浙江省特級教師任富強在《議論文寫作新策略》中也寫道:“我相信,議論文寫作教學只要引導得法,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會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我相信,盡量從思考問題的思路、分析問題的方法等方面出發(fā),幫助學生建立思考分析的模型,學生一定能夠達到我們要求的寫作目標,甚至超越我們的預期。”
因此寫作技巧的概括與總結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我們應該大膽借鑒科學的寫作理論,重技法指導,在寫作教學實踐方面邁出可貴的步伐。
1.反彈琵琶——逆向思維
從相反的視角來認識事物的思維方法就叫做“逆向思維”。它能打破常規(guī)思維,不人云亦云,而是于同中求異,尋找新的角度,新的層次,推陳出新,把認識導向新的層面。它不是一般地調換角度,而是完全改變視角的方向,它著力于發(fā)現(xiàn)原有認識的局限性,擺脫并逾越、推翻已有的看法、觀點、結論,從已知到未知。
如作文《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大多數(shù)人都為此舉點贊,而有一位同學卻說“我不要別人的記憶,假如可以移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記憶,即使我獲獎了,那也是抄襲的行徑,沒有什么可驕傲的,那些學識淵博的獲獎者,誰不是踏踏實實的做學問的人呢?我知道,以我的資質,皓首窮經終其一生也不能達到他們的高度,但我仍然不愿意移植他們的記憶,我只想做我自己自己,至少我學到了那些大師的耿介不阿誠實做人的品格”。運用反彈琵琶的方法,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說理富有思辨,觀點極具新意。
當然,不是凡事都可用逆反思維,逆反思維必須遵循邏輯思維與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有悖于事理,毫無根據(jù)的主觀臆斷,都不是真正的逆向思維。
2.逐層追問——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
孫紹振教授曾在《作文教學癥結》一文指出:“一般說來,一篇議論文,如果結論在前,那它只有一個層次——一個觀點舉幾個例子,這算不上是好文章。如果先有一個初步的結論,再反思,分析一下,能有兩個層次,就稍微好一些了。如果更進一步,初步的觀念,跟材料不符合,甚至矛盾,然后發(fā)展觀念,得出新結論,再發(fā)展,再結論,甚至直至無窮,這就是真正的好文章了。
例如《彎腰的高度,側身的巨人》一文,作者指出,首先彎腰側身是一種克制忍耐,還是一種接納順應,更是一種接納順應之后一種無所不容的大謙卑,對概念的解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其次面對命運的窄門需彎腰側身,而無外力下的克制收斂,更是對自身大德的一種修行,兩個層次條分縷析,使論證全面周到。最后逼近內核,指出“彎腰側身只是人生修行以退為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此中唯一的差別在于對生命內在價值的堅守”。全文完美展現(xiàn)了議論文抽絲剝繭,直逼內核的論證力度,層次清楚,說理透徹。
南朝蕭繹說:“事隨意轉,理逐言深”,寫議論文的過程,就是作者不斷深化思想認識的過程。多問“為什么”,逐步深化認識的思路與方法;與不同的觀點碰撞,是自己的觀點更加周全、深刻;以“但是”為引領,想問題、矛盾的縱深處挖掘。
3.由此及彼——聯(lián)系的觀點看問題
2018年3月泉州質檢作文題是兩則材料,一個是能記住所有學生名字的宿管阿姨,一個是蛟龍?zhí)柕臋C長劉軍。兩則材料比較異同之后,我們認識到他們都是不同崗位敬業(yè)的代表人物,無論大崗位還是平凡的崗位這些敬業(yè)的人都值得尊敬,這種精神有很強的社會普適性,如果全文只分析這兩人未免視野太窄,我們還應由此及彼,聯(lián)想到其他人,使思考更有廣度。
一位學生這樣寫道:“微小的個體雖不能煥發(fā)燦若日月的光芒,卻可以做熠熠閃耀的星星,如果夜空群星閃耀,那么夜行者的道路將不再黑暗。我不由想起了她和他:她叫袁蘇妹,沒讀過小學只會寫5個字,44年如一日在大學里為學生們擔任助理廚師;他是鄧前堆,大山深處的村醫(yī),28年來,靠一套滑輪、一根繩子一個藥箱,穿越怒江峽谷、崎嶇山路為鄉(xiāng)親問診送藥。我們身邊有眾多如他們一樣的平民英雄感動著中國。有平凡的宿管阿姨徐根娣、石門鄉(xiāng)小學支教的老師梁俊,“蛟龍?zhí)枴敝衅胀ㄒ粏T劉軍,“中國天眼”工程師南仁東,青蒿素研制團隊的屠呦呦……他們都從事著自己的工作,或卑微或高端,但他們都不怠慢輕看自己的工作,而是用熱情、愛心、專注去樂業(yè)奉獻,中國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這樣努力讓自己活得豐盛的“小人物”,成就“中國夢”的大業(yè)才成為可能?!北径尉褪沁\用由此及彼的聯(lián)系思維與發(fā)散思維,使得論證的“敬業(yè)精神”之意義更加有社會普適性,論證就更有深廣度了。
福建師范大學孫紹振教授在《孫紹振老師談2017高考作文》中指出,他非常提倡中學生應形成理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但當下,不少教師對這種思維的引導并不自覺,而上海一批有出息的老師正努力把理性思維、批判性思維貫徹到教學中去,他認為這是很值得欣慰的事。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也應向他們學習,努力去探索、去實踐,將批判性理性思維融入高中作文教學中,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健全的思維品質,為改善作文教學理性思維教育欠缺的現(xiàn)狀做努力。
參考文獻:
[1]胡連英《高考議論文:運用發(fā)散思維巧立論--作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4 (2):160-161
[2]孫紹振《孫紹振老師談2017高考作文》《語文學習》2017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