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蓉
摘要:關注孩子心理素質(zhì)的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家庭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個體身心健康養(yǎng)成有著不可舉足輕重的作用,也和家長的陪伴、言傳身教是密不可分的。
關鍵詞: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未來的人才;家長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家庭的和諧和陪伴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小學生的生活狀況越來越復雜,由于他們?nèi)狈ι罱?jīng)驗,對這個社會還不了解不能正確分辨對與錯、是與非,極易走上“心理”的彎路,只有加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一、營造健康溫馨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
常言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時刻在影響孩子行為習慣,道德品質(zhì)。我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家長,我平時喜歡運動,喜歡手工制作一些實用的小物件,這也影響了我的孩子的行為習慣,每到周末我都要帶著他去打球、騎車、爬山等等很多戶外的運動。因為我平時在家就喜歡自己制作一些小物件,無形中對孩子很有吸引力,當我們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后,他也很有成就感,讓我和孩子之間建構(gòu)了很好的溝通意識。如今身處商品經(jīng)濟的大潮,我們沒有必要抵制玩具消費。在這個科技發(fā)達的時代,我們或許也應該幫助孩子去體驗和感受關于自制玩具的那種原始的玩法,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動動手,感受了解實實在在的生活樂趣。
二、怎樣讓孩子自制玩具呢?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方面,家長要做到言傳身教,還應懂得心理素質(zhì)教育方面的知識。在家里,家長的生活習慣就是孩子無形的老師。家庭是孩子“廢物利用,創(chuàng)意無限”的最好環(huán)境,也受到家長學生的支持和歡迎。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被我們看作是垃圾的“廢物”,只要善于觀察、肯動腦筋,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動手能力,經(jīng)過孩子們靈巧的雙手,就會變成了一件件好玩、實用、安全的玩具。著名的教育家張家麟先生曾說:“要教養(yǎng)一個孩子會動手做事?!本褪侵敢獜男∨囵B(yǎng)孩子動手做事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呢?筆者認為除了要培養(yǎng)孩子日常的生活能力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就包括讓孩子自己制作玩具。
1、做紙球;每個家里都有很多廢報紙、廣告紙、孩子的廢書、廢紙,可以將這些紙用力揉成一團,用透明膠一層一層的裹起來,揉成一個球形,可根據(jù)孩子的年齡來制作大小,由于是孩子參與制作的,更能提高他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個紙球的好處是,可以做拋、接、傳、投的練習,安全性高,無論是他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戲,自己玩,都很安全。
2、縫制沙包;在我們的家里有很多小朋友不穿的舊衣服、褲子,家長可以將其剪下一小塊手掌大小即可,做一個口袋,在里面裝上黃豆、綠豆、紅豆、玉米、大米等家里的糧食作物,再把它縫上,交到孩子的手上,即安全又實用,而且整個制作過程,都讓孩子參與,他一定會很開心、很喜歡。
3、手工折紙玩;在家里有很多報紙,廣告紙等,只要有家長引導和參與,都是小朋友很喜歡的家庭活動。小孩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做這些手工,他一定是非常樂意和積極參與的,這也給孩子最好心理教育,并逐步形成了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zhì)。
三、自制玩具應當注意的問題
(一)自制玩具材料和人員的可操作性
1自制玩具材料采集的隨意性
自制玩具的材料有很多種,有各種紙、布料、竹筒、竹塊、木頭邊角料、鵝卵石、小瓶、藤條、干草、塑料、稻草、麥稈、絲瓜筋、貝殼、瓜果、狗尾草、泥沙等一些現(xiàn)成的東西,這些都可以經(jīng)過加工變形,變成孩子喜歡的東西;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往往就是這么一些在我們生活中比較隨意的東西,在孩子的手中可能變成很多好玩的玩具,所有這些都是孩子自制玩具的首選。
2自制玩具創(chuàng)造了多人參與的可能性
自制玩具可以一個人隨時隨地進行,但也可以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共同參與。在“制造”的過程中學習與不同的人合作。孩子們在互幫互助、團結(jié)協(xié)作中,完成所需玩具的全程制作,就會逐漸形成相互配合、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和尊重別人勞動的意識。
(二)自制玩具具有創(chuàng)造性
自制玩具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天真的孩子在家長的帶領下,經(jīng)過這樣一疊一擺,那樣一搭一裝,一輛小汽車、一座小房子就一步一步地做成了??匆娮约河H手制作的玩具時,孩子們收獲的往往不只是成功的喜悅,還能親身體驗到各類玩具的來之不易,從而真正享受到勞動的快樂,這樣,他們將會加倍珍惜自己的勞動果實。在此過程中不僅有利于對孩子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還能培養(yǎng)孩子探索事物的信心和興趣,使他們樂于動手去擺弄、去嘗試,用腦子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潛移默化地增強了孩子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刺激了他們探求奧秘的欲望,增長了他們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技巧。
(三)自制玩具用途的廣泛性
自制玩具的用途也很廣泛,它貫穿于孩子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孩子可以用紙、布做成頭飾、益智圖片等在語言、數(shù)學、音樂等內(nèi)容學習時進行反復使用。還可以用竹根、木屑、鵝卵石、小瓶等拼拼貼貼做成小工藝,裝飾環(huán)境,供大家欣賞;用泥塑、藤編、草編成各種東西,既可以欣賞又可以玩兒,還可以捏了、拆了循環(huán)使用。還有很多廢舊材料,孩子通過看看、聽聽、摸摸,甚至拆拆、裝裝,既能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又能從創(chuàng)造和成功中獲得愉快。
四、陪伴是孩子最大的安慰
家長首先要提高自己心理素質(zhì),隨著社會快速的發(fā)展,家長和孩子都要面對升學的壓力、社會的壓力、家庭的不和諧、外界的誘惑,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變化,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很難和孩子進行溝通,而且還容易走極端,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后果。根據(jù)我的親身體會,建議有打牌嗜好的家長,走下牌桌,不要讓麻將聲掩蓋了孩子的讀書聲;有愛說臟話的家長,請改成文明用語;事事都替孩子做主的家長,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在孩子小學階段,多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家長既要做到言傳身教,也要身體力行,做孩子的榜樣和引路人 。平時多與老師和其他家長溝通,相互學習,在遇到不同的事情時懂得怎么與孩子溝通,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家長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心理素質(zhì),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積極樂觀的精神、穩(wěn)定、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利用工作之余多多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只要家長付出真心、真情,你孩子就會擁有良好心理素質(zhì),就會健康、快樂的長大,為孩子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偉. 自制玩具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J]. 中小學教育,2016,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