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勉之
人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收錄了大量的古詩詞,這些古詩詞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更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高中古詩詞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為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一直難有保障。要想從根本上提高高中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效率,還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筆者結合個人經(jīng)驗就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能對高中古詩詞教學帶來新的思考。
一、影響古詩詞教學的因素
現(xiàn)階段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普遍忽視了古詩詞的誦讀。誦讀是基于古詩詞而存在的最為常見的讀書形式,可謂是自古以來最為傳統(tǒng)的學習方法。通過誦讀學生能夠體會到文字之間的韻味與美感,也能夠增強對古詩詞的記憶。但是在當前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學大綱多是規(guī)定學生背誦全文,因此教師在課堂上也只是關注學生們的實際背誦狀況,對于誦讀這一教學流程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必然會降低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其對古詩詞的認知產(chǎn)生偏差。長此以往,學生們難以體會到古詩詞的韻味和美感,自然無法對古詩詞所要傳遞的情感有相對準確的把握。其次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也影響到了古詩詞教學的效果。雖說我們一直在倡導課程改革,但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卻仍然存在,這已經(jīng)使高中階段很多科目的教學背離了本質(zhì)。教師、家長過分重視分數(shù),這一定程度上也給高中古詩詞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高考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它卻不能決定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命運。大多數(shù)的教師為了鞏固學生基礎、提高學生的分數(shù),多是在課堂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古詩詞教學。其對具體內(nèi)容的講解也只是圍繞考綱來進行,教學內(nèi)容毫無美感可言。學生們只是單純的記住了古詩詞的內(nèi)容,對詩詞的內(nèi)涵和主旨卻知之甚少。長此以往學生們逐漸喪失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語文學習也會大打折扣。
以《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為例,這首詩歌出自毛澤東之手,其中濃縮了他崇高的革命理想以及人民謀福祉的思想境界?;趥鹘y(tǒng)教學模式,教師可能會按照由生字到朗讀再到背誦的步驟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后會圍繞著近幾年的高考題來講解這首詩歌中的考點。雖說這樣做能夠確保學生快速掌握這篇課文的考點,但學生卻很少有機會去體會這首詩歌背后的情感價值。對古詩詞教學而言,只有“由內(nèi)而外”的展開教學才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更能夠塑造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二、完善古詩詞教學的具體措施
1.由誦讀切入
古詩詞教學要想取得顯著成效就必須重視誦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誦讀能夠讓學生準確感知到作者所要傳遞的情感,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韻味和美感,由誦讀切入古詩詞教學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投入情感的進行誦讀。當然對于古詩詞的誦讀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可以嘗試定期給學生們布置誦讀任務,并在課堂前后抽出幾分鐘的時間進行檢查。此外還要在學生們熟讀的情況下,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賞析,要為學生們提供交流的平臺,使其能夠與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這在鍛煉他們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
以《離騷》這篇課文為例,很多學生可能都會覺得這篇課文晦澀難懂、抓不住重點,這篇課文也確實與常規(guī)意義上的詩詞存在非常明顯的區(qū)別。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借助于誦讀來強化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體驗,由誦讀切入教學遠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具優(yōu)勢。為了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文中描寫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教學設備向?qū)W生播放類似的音頻、視頻資料。
2.重點突出“因材施教”
當前高中語文中針對古詩詞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這其實就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古詩詞教學更深層次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內(nèi)涵,所以說就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因材施教。要嘗試從他們個體之間的差異入手來進行教學,不管是在課上還是課下,老師都需要對學生的需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根據(jù)其需求以及特點來制定教學計劃,提高教學的針對性。這就是古詩詞教學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通過這種方式全面激發(fā)起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興趣,保證學生的特長能夠得到有效的發(fā)揮。讓他們能夠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了解作者的思想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當然因材施教也要注意方法,可以通過一定的技巧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但不應該破壞古詩詞原有的結構與韻味。
以曹操的《短歌行》這首詩為例,在其中突出因材施教可以從以下層面著手進行:首先嘗試由“曹操”這個人物的生平引導學生解讀這首詩的內(nèi)涵,用這種方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其次對基礎扎實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要求。例如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首詩時的內(nèi)心感受,這種“反向操作”更有助于提高其綜合語文素養(yǎng)。對基礎薄弱的學生,則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基礎知識的理解上,引導其循序漸進地提高。
高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一大難點,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語文教學的需要,未來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古詩詞教學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塑造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這一特殊的文體在這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優(yōu)勢。眼下高中語文教學也提高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問題的關注度,探究并且改進古詩詞教學則順應了這一趨勢。筆者對此類問題進行了總結,旨在對完善高中古詩詞教學有所幫助。
★作者通聯(lián):湖北航天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