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偉
在高樓上玩“跳一跳”、在電梯里撒尿、隨意向附近的人扔危險物品……近年來,“熊孩子”事件層出不窮。這些缺乏規(guī)矩意識又極具攻擊性的“熊孩子”,不僅常常給自己招來麻煩,還會給周圍人帶來困擾。為何“熊孩子”頻出?該怎樣教育“熊孩子”?有關“熊孩子”的話題一直備受關注。
當心!“熊孩子”出沒
2月23日,重慶某小區(qū)內,一個男孩趁電梯里沒有其他人,竟然向電梯按鍵撒尿。結果導致線路短路,電梯門打不開,男孩被困。
4月19日,網絡上瘋傳一段視頻,兩個“熊孩子”在兩棟18層高的樓房天臺間跳來跳去,讓圍觀的群眾嚇到腿軟。
7月1日,廣西百色市一個3歲男孩因貪玩鉆到墻縫中被緊緊卡住,動彈不得,在消防部門的救援下才轉危為安。
……
“熊孩子”不僅經常上新聞,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
“雖然我自己是老師,但我家孩子特別皮,不僅自己不上課,還干擾其他同學,擾亂課堂紀律。課間的時候,他把自己喝不完的牛奶偷偷倒在同桌的書包里。老師批評他,他就哭個不停,還在地上‘驢打滾。直到老師把我請到辦公室他才罷休。在小區(qū)里玩耍的時候,他故意把別人家的小孩弄哭。最嚴重的一次,他直接把人家小孩的推車弄倒,幾個月大的小孩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還好后來我誠懇道歉,才得到別人的諒解?!币惶崞鹱约业摹靶芎⒆印保拷械诎诵W教師鐘佩銀就特別頭疼。
一位剛生完二胎的媽媽也深有同感:“有了妹妹之后,我家大寶就變得非常暴躁,經常會拿東西拋向妹妹。有一次在小區(qū)玩,他突然用石頭砸旁邊的一個小姐姐,還把人家弄哭了,把我嚇得夠嗆?!?/p>
“熊孩子”不僅讓家長頭疼,也給老師帶來困擾?!拔覀儗W校在鄉(xiāng)鎮(zhèn),有一些老師開車上下班,但不知從何時起,老師們發(fā)現車上不時有劃痕,開始沒太在意,以為是孩子們不小心弄上去的。后來車上的劃痕越來越多,還出現輪胎被放氣、氣門嘴不翼而飛、車身被砸出小坑等現象,甚至有一位老師的車前窗玻璃被砸碎。這些‘熊孩子的惡作劇,有時真讓人寒心?!睗h壽縣某鄉(xiāng)鎮(zhèn)學校教師高紅廣說。
“熊孩子”為什么“熊”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孩子的攻擊性是先天的,是人類的原始本能之一。主流心理學派也將孩子的攻擊性看成欲求未得到滿足時體現出的情感反應。每個孩子都具有維持自我生存的各種需求,當這種需求沒有得到充分滿足時,他們就會表現出攻擊性。弗洛伊德所說的攻擊性與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主張的‘無情異曲同工。溫尼科特所說的‘無情行為中還包括‘孩子因愉快而做出的過度行為表現,而這些正是‘熊孩子出現的內因?!敝曛奘械谑酥袑W心理教師劉賽花說。
張家港市第二職業(yè)高級中學副校長馮勝清認為,家長的寵溺也是導致“熊孩子”出現的原因。“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和祖輩的心頭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于是,寵溺成為一種常態(tài)。特別是隔代親現象的出現,孩子更加放縱,養(yǎng)成了他們的‘嬌‘驕二氣,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缺少規(guī)矩意識?!?/p>
“首先,‘熊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從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產生怎樣的影響?!倍纯诳h第七中學教師謝建中表示,“根據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的觀點,自我中心是兒童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兒童往往過度地關注自身,不能很好地從他人角度考慮,這是孩子‘熊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相對較弱。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有機會做出某種令自己快樂的行為的時候,他們往往不愿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獲得滿足。小孩子在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時,就更有可能受到內心沖動的驅使,做出各種‘熊的行為。再就是,‘熊孩子的社會化程度相對較低,尚未掌握相應的行為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打破了這些規(guī)范時,就會給我們造成‘熊的感覺?!?/p>
“熊孩子”的教育之道
有關專家認為,要小心應對孩子的攻擊性。攻擊性是構成人類喜怒哀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孩子無法適當地將攻擊性釋放出來,那么他們內部或外部的情感交流都無法順利進行。
“對于‘熊孩子的攻擊性,宜疏不宜堵。當發(fā)現孩子的攻擊性比較強的時候,父母首先需要思考孩子最近是否積累了一些情緒,然后適當地多給予陪伴,邀上親朋好友與孩子一起外出游玩,或讓孩子通過繪畫、唱歌、運動等方式釋放情緒。這樣,孩子的攻擊性就會變得無害。當孩子觸犯公共規(guī)則,損害他人,或者傷害到自己的時候,家長要智慧地說‘不,和善而堅定,必要時給予相應的懲罰。但懲罰要適度,以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眲①惢ㄕf。
談及“熊孩子”的教育之道,謝建中坦言,家長平時要對“熊孩子”有足夠的關心。在孩子做出比較“熊”的行為時,家長要能冷靜地與之溝通,避免情緒化的針鋒相對,讓他們了解不良行為造成的后果。不僅要教育他們“不該做什么”,還要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防止以后孩子再犯類似的錯誤。
在馮勝清看來,孩子規(guī)矩意識的培養(yǎng)也很有必要。“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想教出‘熊孩子,就必須加強教育。當今社會是講規(guī)矩、講法治的社會。孩子將來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講規(guī)矩、懂規(guī)則,否則寸步難行。所以,家長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矩意識,并且要講究方式方法,以身作則,循循善誘?!?/p>
“一個孩子的改變,單靠家長是不行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需要學校和家庭形成合力?!痹谂c“熊孩子”斗智斗勇的過程中,鐘佩銀有了自己的“育兒經”。她經常與兒子的老師溝通,并且把老師的反饋一一記錄下來,及時與兒子交流。每次班級有活動,她都會主動服務,并且?guī)鹤右黄饏⒓?。有了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她驚喜地發(fā)現,兒子開始變得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