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仲禮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小學語文教育,而作為語文教學重點內容的閱讀教學,同樣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但在當前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忽略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注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失去對閱讀的興趣。對此,本文就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使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對學生以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就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有效的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在五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的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逐步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由“被動讀”向“主動讀”轉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主動閱讀,而不是強制性地要求學生閱讀。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愛閱讀、會閱讀,平時能主動地閱讀書籍。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才能對內容有自己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接受文字的熏陶,更好地積累知識,提升自身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選擇,不要過于限制學生的閱讀內容,要有開放性,讓他們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當然,教師也要教會學生如何辨別書的好壞,倡導學生在閱讀中自由暢想,閱讀完后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感受,并對他們的感受予以一定的肯定,使他們的閱讀興趣日益增長,從而使其閱讀自信心不斷增強,由“被動讀”向“主動讀”過渡,提高閱讀能力。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養(yǎng)成學生良好閱讀習慣
當前素質教育改革正不斷的深入開展,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及時的對教學進行改革,要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新課改的要求,有效的調整教學模式,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使學生自主的進行閱讀學習,久而久之,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使學生更輕松的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閱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一篇文章時,讓學生找出認為寫得好的地方,摘錄下來并在旁邊做批注、寫感受。教師指引學生找出好的句子,如“我謹慎地把握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刮倒”。
三、培養(yǎng)出色的語感能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語感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能力,擁有出色的語感能力能夠快速地理解文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內涵。對于語文閱讀來說,語感能力無疑能讓閱讀變得更加輕松快捷,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為學生閱讀能力的逐步提高打下基礎。
語感能力是一種經(jīng)驗色彩很濃的能力,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而言,日常課本的誦讀就是最簡單的培養(yǎng)語感的途徑。由于小學五年級的課本所選的文章大多是帶有很強烈的、比較明顯的情感色彩,因此對培養(yǎng)學生語感能力是非常適合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可以帶領學生多誦讀課本。但是要讓學生注意誦讀課本不是簡單的張口念出句子,而是要帶著體會的心態(tài),在誦讀的過程中嘗試將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此外,一些科普類、說明類的文章由于帶有很強的客觀性,因此并不是很適合用來作為培養(yǎng)小學生語感能力的材料,教師應當避免讓學生去誦讀這些類別的文章。
四、調動學生在生活中的閱歷,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誰也遠離不了誰。所以,教師可以從學生生活方面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進行閱讀的熱情和激情,讓學生用獨具特色的學習生活方式來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并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在學習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時候,讓學生帶著豐富的感情朗讀課文,感受到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到什么是無私的、偉岸如山的父愛,要教導學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當然,除了感恩教育之外,老師還可以借助課文,適當?shù)仄占耙恍┯嘘P地震的安全防范知識,通過提問的方式“地震的時候,我們該怎么保護自己呢?”引發(fā)討論,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最后老師總結各位學生的看法,歸納總結:“地震的時候,一定不能慌張,及時往外跑,或者可以躲在課桌底下、墻角,互幫互助,等待救援”。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五、加強學生課內外閱讀,發(fā)揮學生自主性
課堂上的教學時間總是遠遠不夠的,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教師要使課上和課外閱讀相結合,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有效的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能力,進而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并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更好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語文教學應該把閱讀教學放在首位,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提高學生語言素質的重要一環(huán)。五年級學生正處于理解閱讀和評價性閱讀的階段,閱讀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閱讀,豐富語文知識,提高閱讀能力,享受閱讀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馬建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7(09):187-188
[2]胡小珍.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時代教育,2017(16):167-167
[3]徐爽.探析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7(02):167-168
[4]林燕娜.探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