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民河
摘 要 伴隨國家與社會長足進步及發(fā)展,科普教育也面臨著革新發(fā)展關鍵的問題,而高中化學由于在所有學科中占據比較重要的位置,教材知識系統(tǒng)是否足夠完善成熟,對于高中學生化學知識掌握情況是有著決定性作用的,現如今在新課改全面號召下,高中蘇教版化學教材編寫過程中較之過去已經做了部分優(yōu)化工作,更加加強編排了元素周期律相關教材內容,而本文也是重點分析對比蘇教版教材與人教版教材在元素周期律上相應的差異。
關鍵詞 不同版本;高中化學教材;元素周期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7-0011-01
教材即按照學科體系對學科內容加以闡明的一類工具用書,更是教學標準延伸與延續(xù),指導著教學活動進行,為教學目標達成奠定了堅實保障。針對多種教材版本展開對比分析,便不難找到各版本所存在優(yōu)勢及劣勢,以促進各版本教材可以取其所長、補己之短,以更進一步實現教材優(yōu)化理想效果,也為中學教學中各版本教材內容的整合教學提供參考。
一、結構體系對比分析
(一)宏觀角度分析
站在宏觀角度進行研究,不妨先對元素周期律在教材中所處位置加以分析:高中化學蘇教版共兩大板塊,包括2門必修和6門選修共8個課程模塊,專題作為教材最基礎單位存在,教材編撰人員剛好將元素周期律中有關原子結構的內容置于必修1課程首個專題位置上,以專題1第三單元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進行呈現,突出其重要地位。這為教材使用者在后續(xù)學習中提供方便,有利于從結構角度學習各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為必修2專題1第一單元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的總結性陳述埋下伏筆;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材的模塊劃分與蘇教版一致,不同點在于以章節(jié)作為教材最基礎單位存在,而有關于元素周期律的內容直到必修2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中才出現。站在宏觀層面來看,我們明顯看到蘇教版教材把元素周期律中有關原子結構的內容放在很靠前的位置上,可以看出它的基礎性特征以及重要作用,放在調整過的位置上,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展開先期學習,讓他們打好基本功,更加有利于減輕學生今后的學習負擔,幫助他們更加容易的完成學習任務。
(二)各章內容結構對比分析
對比蘇教版和新人教版的章節(jié)結構不難發(fā)現章節(jié)內容和章節(jié)數量上兩版教材是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的:首先,蘇教版教材把元素周期律分兩次出現,第一次出現在必修1專題1第三單元,第二次出現在必修2,設置一個單元分為三個框進行講解。新人教版教材卻僅在必修2中出現,分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兩節(jié)內容,共包含六個框的內容,而且元素周期律是緊隨在原子核及其核外電子分布之后的。因為二者排版順序具有差異化,人教版放在相對靠后的位置而蘇教版則是放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同時核外電子分布、原子結構還有元素周期律這三者也被歸類為一節(jié)教學,三者知識點間存在緊密的聯系,放在一起講解有助于知識的相互滲透,也更便于學生理解;其次,順序編排方面,兩版教材也是存在本質性差別的,新人教版教材依據周期表、原子結構以及元素周期方式編排,而蘇教版教材則是依據原子結構、周期律以及周期表的形式排列的。
二、兩版教材編排內容對比分析
憑借深入對比兩版教材不難發(fā)現,對于蘇教版和人教版元素周期律具體涉及內容時,可以看出兩版知識內容暫未表現出過大差異,差不多一樣的知識包含在兩版教材之中,雖說某些知識點改換了名字,但是本質內容還是一樣的,只是在人教版本教材中多了一部分重要知識點記錄。而兩版教材存在差異的地方,最先表現的還是排版思路方面,也正像前文我們介紹的一樣,兩者排布順序有些細微的差別,而且排完版以后的兩版教材,可以看出蘇教教材更多的是針對元素周期律統(tǒng)籌內涵加以陳述,人教版教材所舉的同主族元素性質遞變的例子較蘇教版多,即更多地從主族角度通過講“位”、“構”、“性”的關系陳述元素周期律。
三、兩版教材呈現形式對比分析
蘇教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在元素周期律呈現形式方面有著最為顯著對比差異,人教版呈現主要依靠實驗、圖表與討論等形式,但是蘇教版卻明顯有所改變,在這些內容之上又增添許多整理歸納、問和學、小組討論、思索交流、資料卡片和實踐等環(huán)節(jié),明顯表現出更加多元化的呈遞形式,而且就連圖片等也相較人教版在感官上加強了體驗。蘇教教材非常重視學生化學學習和社會實踐的結合,使用不少實物圖片,顏色更為鮮艷繽紛,這樣的教材無疑更加形象生動,使教材可讀性大大增加,潛移默化的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能領悟化學之美的奧妙,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以及良性情緒培養(yǎng)也極為有利。
綜上所述,高中蘇教教材為江蘇省教育出版公司所出版,學生在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科目內容,新時期素質課改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蘇教版教材也相對人教版做出許多優(yōu)化,特別是元素周期律這節(jié)重要課程做出的優(yōu)化改變就相對更多了,原因在于該課程也作為高中教材改革工作開展的基點,本文上述針對蘇教版和人教版,在高中化學元素周期律相關對比研究內容,可以說是具有較高教育價值的,對于學生更好掌握高中化學知識,理解化學這門藝術也是具有基礎性學術意義的。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課題“高中化學各版本教材內容的整合性教學”(立項批準號:FJJKXB16-147)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馮德琴,高佩德.三種版本必修化學教材比較與教學實踐——以物質結構基礎部分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