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花,董關(guān)萍,吳蔚,黃軻,金薇,姚奇紅,汪玲,傅君芬*
代謝綜合征(MS)是一種肥胖相關(guān)的代謝性心血管綜合征,是肥胖、高血糖、血脂異常、高血壓等多種心血管疾病(CVD)危險因素在同一個體集聚出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guān)[1-4]。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及高蛋白、高熱能食物的攝入增加,兒童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肥胖男童MS的患病率也相應增加[5]。多項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HUA)是CVD的獨立危險因素[6-7],且與MS密切相關(guān)[8-10],有學者建議將血尿酸列為MS的預測指標之一[11]。因男女兒童青春期開始的時間不同,且血尿酸與雌激素相關(guān)的尿酸清除率有關(guān)[12],以往的研究顯示血尿酸預測男童MS比預測女童MS更有意義[9]。本研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評價血尿酸預測肥胖男童MS的價值,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8年6月—2015年10月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湖州師范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兒科、湖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就診的256例肥胖男童為研究對象,其中MS 118例,年齡7~16歲,平均(11.8±2.0)歲;非MS 138例,年齡7~17歲,平均(10.7±2.1)歲。納入標準:(1)符合肥胖兒童的診斷標準,體質(zhì)量位于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zhì)調(diào)研身高別體質(zhì)量的第95百分位數(shù)值以上[13];(2)年齡≤17歲。排除標準:(1)繼發(fā)性肥胖;(2)其他內(nèi)分泌疾??;(3)伴應激狀態(tài)或急性代謝紊亂綜合征;(4)心、肝、腎功能損害;(5)使用影響血尿酸代謝的藥物。本研究經(jīng)3家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所有患兒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體格檢查 脫鞋帽,穿單衣,測量身高、體質(zhì)量、腰圍、臀圍、血壓等,并計算體質(zhì)指數(shù)(BMI)、腰臀比(WHR),BMI=體質(zhì)量/身高2(kg/m2)。
1.2.2 實驗室檢測 受檢者禁食10 h后,于次日8:00采用日立生化儀分別以GPO-PAP法、CHOD-POD法、直接法-選擇抑制法、直接法-表面活性劑清除法測定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空腹血糖(FPG);采用尿酸酶過氧化物酶偶聯(lián)法測定血尿酸。
1.2.3 MS的診斷標準[14]≥l0歲兒童青少年標準:中心性肥胖(腰圍≥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腰圍的第90百分位數(shù)值)為基本和必備條件,同時具備至少下列2項:(1)高血糖:①空腹血糖受損(IFG):FPG≥5.6 mmol/L;②或糖耐量受損(IGT):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餐后2 h血糖(2 h PG)≥7.8 mmol/L,但<11.1 mmol/L;③或2型糖尿病。(2)高血壓:收縮壓(SBP)≥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shù)值或舒張壓(DBP)≥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shù)值。(3)HDL-C<1.03 mmol/L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3.76 mmol/L。(4)TG≥1.47 mmol/L。6~9歲兒童標準:(1)肥胖:BMI≥同年齡同性別兒童BMI的第95百分位數(shù)值或腰圍≥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腰圍的第95百分位數(shù)值。(2)高血壓:血壓≥同年齡同性別兒童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shù)值。(3)脂代謝紊亂:①HDL-C<1.03 mmol/L;②non-HDL-C≥3.76 mmol/L;③TG≥1.47 mmol/L。(4)高血糖:FPG≥5.6 mmol/L。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Z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QR)〕表示,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下面積、靈敏度、特異度、Kappa值評價尿酸及各指標聯(lián)合預測肥胖男童MS的價值;ROC曲線下面積的比較采用Z檢驗;靈敏度、特異度的比較采用Fisher's確切概率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男童臨床特征比較 非MS組與MS組年齡、身高、體質(zhì)量、BMI、WHR、DB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BP、TG、TC、HDL-C、LDL-C、FPG、2 h PG、血尿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指標預測肥胖男童MS的ROC曲線下面積 血尿 酸、SBP、DBP、TG、HDL-C、LDL-C、FPG、2 h PG預測肥胖男童MS曲線下面積分別為0.631〔95%CI(0.562,0.970)〕、0.688〔95%CI(0.621,0.754)〕、0.592〔95%CI(0.251,0.667)〕、0.878〔95%CI(0.833,0.932)〕、0.787〔95%CI(0.730,0.844)〕、0.664〔95%CI(0.598,0.731)〕、0.642〔95%CI(0.571,0.713)〕、0.647〔95%CI(0.576,0.718)〕(見圖1)。血尿酸與TG、HDL-C預測男童MS曲線下面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值分別為5.898、3.432,P值分別為<0.001、0.001);血尿酸與SBP、DBP、LDL-C、FPG、2 h PG預測男童MS曲線下面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值分別為1.168、0.777、0.676、0.219、0.319,P 值分別為 0.243、0.437、0.449、0.827、0.750)。
圖1 各指標預測肥胖男童MS的ROC曲線Figure 1 ROC analysis of AUC of 8 marke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MS in obese male children
2.3 各指標聯(lián)合預測肥胖男童MS的靈敏度、特異度、Kappa值比較 血尿酸預測肥胖男童MS的最佳截斷點為353 μmol/L,對應的靈敏度為72.9%,特異度為50.0%。TG串聯(lián)血尿酸、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TG串聯(lián)HDL-C或LDL-C、TG串聯(lián)高血壓的靈敏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為0.001)。TG串聯(lián)血尿酸與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TG串聯(lián)高血壓的特異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分別為0.001、<0.001);與TG串聯(lián)HDL或LDL的特異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24)。TG串聯(lián)血尿酸的Kappa值與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TG串聯(lián)HDL-C或LDL-C、TG串聯(lián)高血壓的Kappa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值分別為1.913、0.389、1.057,P 值分別為 0.056、0.697、0.291,見表2)。
表1 兩組男童臨床特征比較Table 1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bese male children with MS and those without
表2 各指標聯(lián)合預測肥胖男童MS的靈敏度、特異度、Kappa值比較Table 2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Cohen's Kappa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arke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MS in obese male children
2.4 各指標聯(lián)合預測肥胖男童MS的一致性 TG串聯(lián)血尿酸與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的診斷結(jié)果一致性Kappa值為0.357,與TG串聯(lián)HDL-C或LDL-C的診斷結(jié)果一致性Kappa值為0.554,與TG串聯(lián)高血壓的診斷結(jié)果一致性Kappa值為0.459。
自1999年WHO正式提出MS的診斷標準以來,全球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家相繼提出多種診斷標準[15-16]。2012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nèi)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在國內(nèi)外MS診斷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我國兒童MS的診斷標準,該診斷標準中雖然尿酸水平不作為MS的一個診斷指標,但多項研究闡明了MS與血尿酸的關(guān)系[9,17-19]。胰島素抵抗是MS的核心,HUA和胰島素抵抗相互影響,HUA能引起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并抑制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另一方面,HUA可致腎小管尿酸/Na+重吸收增加,并且近端小管泌氨功能下降,尿液酸化,減少尿酸排泄。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紊亂,促進黃嘌呤氧化酶增加,導致尿酸合成增加,引起HUA[20],有學者認為血尿酸是MS強有力的獨立預測因子[21-24]。
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MS與血尿酸關(guān)系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涉及預測效果評價,本研究不但對血尿酸及MS各預測指標的預測價值進行了評價,并且對MS各預測指標的聯(lián)合預測價值進行了比較,旨在為臨床選擇預測指標提供理論依據(jù)。
本研究用ROC曲線獲得的血尿酸診斷肥胖男童MS的最佳截斷點為353 mmol/L,對應的靈敏度為72.9%,特異度為50.0%。血尿酸預測男童MS的曲線下面積是0.631,TG、HDL-C的曲線下面積分別是0.878、0.787;血尿酸的曲線下面積小于TG、HDL-C的曲線下面積;與SBP、DBP、LDL-C、FPG、2 h PG的曲線下面積無明顯差異。提示在肥胖男童中,血尿酸預測MS的效果與SBP、DBP、LDL-C、FPG、2 h PG相同,稍遜于TG、HDL-C兩個指標。
因TG在預測MS時的曲線下面積最大,因此本研究將TG串聯(lián)血尿酸與TG串聯(lián)其他指標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TG串聯(lián)HDL-C或LDL-C、TG串聯(lián)高血壓的靈敏度要好于TG串聯(lián)血尿酸。TG串聯(lián)血尿酸的特異度高于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TG串聯(lián)高血壓,而與TG串聯(lián)HDL-C或LDL-C的無差異。TG串聯(lián)血尿酸與TG串聯(lián)HDL-C或LDL-C、TG串聯(lián)高血壓診斷MS的一致性分析顯示,三者對診斷結(jié)果有一致性,而與TG串聯(lián)FPG或2 h PG診斷MS的一致性不高。
綜上所述,結(jié)合本研究結(jié)果、血尿酸的代謝特點及血尿酸與肥胖和MS的關(guān)系,血尿酸可以作為MS的預測指標之一,且與TG聯(lián)合具有較好的預測效果。
志謝:感謝湖州師范學院王春生老師在醫(yī)學統(tǒng)計的指導。
作者貢獻:許小花進行研究的設計與實施、撰寫論文,并對文章負責;許小花、董關(guān)萍、吳蔚、黃軻、金薇、姚奇紅、汪玲進行研究實施、評估及資料收集;許小花、傅君芬負責質(zhì)量控制與審校。
本文無利益沖突。